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广西外贸的发展情况,包括进出口的逆势上扬、特色优势产品的出口、大宗商品进口值的创新高等。同时,文章还提到了广西在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开放型外贸新体制、推进加工贸易企稳回升等方面的努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广西外贸的蓬勃发展
2024年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563.9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出口和进口均实现增长。东盟连续25年保持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特色优势产品出口和大宗商品进口值均创新高。
关键观点2: 多项“首次”和“新高”的创下
广西的工业产品不断拓宽“出海”之路,多项产品首次出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同时,广西在跨境电商、边境贸易改革、药食同源通关便利化改革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关键观点3: 广西外贸的未来发展策略
广西将继续推进开放型外贸新体制的形成,强化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同时,将深化对越经贸合作,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加强外贸综合服务能力建设。
正文
镜头流转广西
见证外贸的蓬勃发展
立时代潮头,向广阔未来
......
外贸
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024年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
全区外贸逆势上扬、稳中提质
2024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563.9亿元,同比增长9.4%。
其中,出口4427.9亿元,同比增长22.1%。
数据显示,2024年广西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7500亿元,创历史新高,已连续4年增长7%以上。
2024年,广西对东盟贸易进出口3978.2亿元,增长17.2%。
其中,对越南进出口2955.8亿元,增长16.4%。
机电产品、劳密产品是广西前两大类出口商品,2024年分别出口2481.8亿元、880亿元,分别增长19.4%、26.8%。
汽车出口176.1亿元,增长6.6%
锂电池出口157.9亿元,增长96.8%
纸制品出口106.7亿元,增长48.2%
2024年,广西进口大宗商品1787.8亿元,进口值创历史新高。
其中,金属矿砂、纸浆分别进口1077.6亿元、44.4亿元,分别增长16%、12%。
2024年
通过持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
推进通关便利化
“桂字号”产品不断加速“出海”
创下多项“首次”和“新高”
韧性活力十足
柳州螺蛳粉首次出口乌兹别克斯坦
广西新鲜蔬菜首次出口马来西亚
北海海鸭蛋首次出口澳大利亚
富川脐橙首次通过跨境电商出口印度
广西冷冻浓缩橙汁首次出口印尼
武鸣沃柑首次出口东欧国家
……
广西的工业产品
也不断拓宽“出海”之路
“质”的含金量也进一步提升
广西产光伏组件首批发往波兰
这是首次销往欧洲
↑海外销售的柳州新能源汽车。图源公众号@柳州统一战线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
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一路走来
我们
挺膺担当、攻坚克难、精准施策
......
面对愈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实施专班驻点督导、每日监测调度等工作机制,推动外贸增速实现逆势上扬,连续创造单月历史新高 ,迈上单月900亿元的新台阶。
重点实施“工贸强基”工程,成立重点外贸项目服务工作专班,推动30个重大项目进出口规模增长400亿元以上。
紧盯重点展会促成交,先后组织超800家次外贸企业参加第135届、第136届广交会,广西交易团出口成交额增长13%。
深挖重点国家市场潜力,先后牵头组织多批次赴越南、印尼、老挝、新加坡、日本等RCEP国家举办系列经贸活动,广西与RCEP国家进出口占比近60%。
↑举办2024年中国(广西)商品博览会暨“桂品出海”日本站活动。
↑组织企业赴美国参加2024年秋季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品及礼品展览会。
创新发展“跨境电商”新业态,开展“跨境电商+”系列活动,支持跨境电商“三仓”建设,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2倍以上。
创新推动边境贸易改革发展,出台《边民互市“一平台三市场”建设实施方案》等,2024年互市落地加工进口商品增长68.7%。
创新推进药食同源通关便利化改革,药食同源通关便利化改革适用品种扩大至39种,2024年通过药食同源改革进口商品增长超150%。
踏浪前行风正劲
砥砺扬帆争朝夕
下一步,我们将
持续打造开放型外贸新体制
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推动全区外贸提质增量
深入推进“工贸强基”工程,推动更多潜力规上工业企业外贸破零倍增;深入实施“跨境电商+产业带”工程,推动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通过跨境电商拓展海外市场。
做大一般贸易,推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加工贸易企稳回升,促进保税物流提质增效,加快外贸新业态发展。
持续深化对越经贸合作,滚动实施好桂越经贸合作三年行动计划,服务推动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加快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拓宽中越跨境贸易通道。
实施“百展千企”计划,深耕RCEP成员国市场,拓展中东和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积极开拓欧美国家市场,优化广西商品国际市场布局。
加强外贸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强化进口贸易重点平台建设,推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发挥好境内展会平台作用,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抓订单。
文稿:外贸处、加贸处、边贸处
责编:黄朝全、赖宇丹
主编:刘洋
校对:吴素倩、王安平
排版:邹紫薇、关馨华
投稿:gxswtwxgzh@163.com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部分选自互联网,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做公益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商务君添加署名或删除(联系号码:0771-275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