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从全球化到本地化的转变标志着中欧商业合作动力结构的深刻演变。这一变化正在重塑中欧两个地区满足本地需求的方式,促进经济包容性的发展。
文丨鲁乙己
近年来,从全球化到本地化的转变标志着中欧商业合作动力结构的深刻演变。这一变化来自于让生产者更贴近消费者的迫切需求,正在重塑中欧两个地区满足本地需求的方式,促进经济包容性的发展。我们需要认识到,本地化并不与全球化相悖;相反,它是对全球化框架的重新构想,一种由新技术赋能、有助于构建更具分散性和适应性的全球网络的框架。通过优先考虑本地化,企业正在适应现代供应链挑战,并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这种做法不仅加深了欧洲与中国之间的联系,还为建立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
然而,建立这种伙伴关系不仅仅需要战略上的契合,它还依赖于双方的互信和透明度。克服文化及业务层面的差异仍然是一项重要挑战,加强沟通以及建立共同治理框架能够为更全面且持久的合作铺平道路。毕竟,信任是任何成功关系的基石,在这一背景下,它将决定中欧合作的未来轨迹。
对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追求为中欧的共同成长和信任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欧洲和中国都认识到,一致的技术目标与环境目标会带来巨大机遇。这种双重关注为打造更加绿色、更具包容性的全球经济提供了契机,在此过程中,合作性举措能够推动本地乃至全球范围的重大进步。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宁德时代(CATL)与宝马之间的合作,双方专注于开发可持续的电池技术,以支持欧洲汽车的电动化转型。此类合作不仅推动了技术创新,还凸显了地区间统一环境目标的重要性。匈牙利计划在德布勒森市实施一项 20 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项目,将该国第二大城市打造成欧洲最大的电池生产中心之一,显示了中欧在本地化方面的商业合作如何能够惠及当地经济。同样,欧洲芯片制造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宣布与中国第二大定制芯片制造商华虹半导体公司合作,计划在2025年底前在深圳生产微控制器芯片。这些合作项目展示了创新驱动型伙伴关系超越国界、培养全球责任感的潜力。
这一合作愿景的核心是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对于中国和欧洲而言,投资于劳动力发展对于跟上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至关重要。旨在培养数字技能和革新技能的培训项目能够让员工为应对未来需求做好准备。与高校的合作在培养新一代人才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新型人才不仅应具备专业技能,更应准备好在新兴行业中推动创新。中国和欧洲高校(特别是意大利和法国高校)近期达成的合作项目强调了将人才置于经济进步核心的重要性。今年早些时候,同济大学举行的中法大学校长论坛探讨了如何通过可持续的高等教育培养工程人才。同样,意大利总统塞尔焦•马塔雷拉出席的中意大学校长对话会促成了新的高校合作协议,并启动了一项扩大欧洲青年来华交流的计划。
成功合作的另一个支柱在于增强供应链的韧性。新兴技术为强化供应链运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确保了企业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干扰。数字工具带来了更好的透明度和更高的效率,这是打造稳健且在全球市场具有竞争力的供应链的关键所在。例如,京东物流与欧洲企业合作优化跨境电商供应链,就彰显了技术驱动的供应链韧性的潜力。通过采用新技术,企业能够应对不确定性,并建立起在日新月异的世界中蓬勃发展所需要的灵活性。
对于寻求拓展欧洲业务的中国企业来说,采取战略性和协作性的方式对于建立信任至关重要。成功不仅仅意味着进入市场,还需要深入了解当地动态,致力于遵守欧洲的法规和商业惯例。中国企业必须明确自身目标,并寻求与欧洲企业建立伙伴关系以实现这些目标。与当地政府和行业机构进行公开对话是发现机遇和应对监管框架的重要第一步。合作举办活动,如研讨会和论坛,也能够促进更紧密的联系,更清晰地了解项目的可行性。
遵守欧洲法规——包括欧盟的外国直接投资审查机制、《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以及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于确保顺利进入欧盟市场至关重要。除了遵守法规外,通过与成熟的欧洲企业合作,利用当地专业知识有助于中国企业克服进入市场面临的挑战。这些合作能够提供对语言、文化和传统影响下的当地市场细微差别的宝贵见解。
与值得信赖的欧洲合作伙伴建立合资企业可以进一步巩固这些关系,共同分担投资风险并共享资源。此外,与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合作能够获取当地专业知识,同时提升创新潜力。此类合作伙伴关系不仅有助于与公共机构建立良好关系,而且表明了向当地经济做出积极贡献的承诺。
中欧双边关系即将进入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寓意着双方对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赋能的未来的共同愿景。2025年将迎来中欧建交50周年,这一里程碑是回顾已取得的进展、展望未来几十年更深层次、更具活力的伙伴关系的重要时刻。政策制定者、企业和学术机构应优先开展能够发挥双方共同优势的合作项目,确保长期发展和互利共赢。通过拥抱合作、创新和以人为本的举措,中欧可以成为全球进步的领导者。这不仅仅是一种互利的伙伴关系;更展现了两大经济体携手应对当今时代的挑战和机遇的宏伟愿景。携手并进,我们可以推动意义深远的变革,开创一种惠及全世界的合作模式。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作者系中欧数字协会主席
责任编辑 冯涛 tao.feng@ftchinese.com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