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返朴』2024年12月文章汇总

返朴  · 科学 科技自媒体  · 2 周前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报道了关于医疗、数学、科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和人物专访等内容。从具体描述上可分为以下几类:可能治愈艾滋病的医疗策略、数学领域的突破和研究、科学家的人物专访和科研成就、科学理论及实验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领域的历史回顾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多种医疗策略对抗艾滋病

文章报道了世界艾滋病日附近关于可能治愈艾滋病的医疗策略的最新进展。

关键观点2: 数学领域的突破和研究

包括MIT中国博后的超高效3D晶体管研究,以及关于数学的重要概念突破等。

关键观点3: 科学家的人物专访和科研成就

对隐藏尘封档案中的科学家、最畅销乳腺癌药物发明人等进行专访和报道。

关键观点4: 科学理论及实验的研究进展

包括科学理论的研究进展如暗能量简史,以及科学实验的最新发现等。

关键观点5: 历史回顾与纪念

包括对著名科学家如李政道、玻色的生平与思想的纪念和回顾,以及对重要事件或人物的历史回顾和纪念等。


正文


12 

2024


12月1日

几种可能治愈艾滋病的医疗策略丨世界艾滋病日

12月2日

实现重要概念突破!MIT中国博后研制超高效3D晶体管

数学并非你想象的那么战无不胜

12月3日

隐藏在尘封档案中的科学家,她是最畅销乳腺癌药物的发明人

中心极限定理:从1733到1937,一场跨越两百年的传奇

12月4日

欧洲数学发展的关键人物:专访数学家Jean-Pierre Bourguignon(上)

作弊如此普遍,高校教师们已忍无可忍

12月5日

两种核物理科学范式的对话

一项“荒诞”研究,让她比肩3位诺奖得主

12月6日

《美国数学月刊》面世130周年,我们何时有一份《中国数学月刊》?

看似简单的水竟然有70多条反常特性,甚至大家还不能完全理解这到底是为什么

12月7日

爱发表情包的人,往往情商更高;发现果糖促癌机制 | 科技周览

欧洲数学发展的关键人物:专访数学家Jean-Pierre Bourguignon(下)

12月8日

语言学家教你怎么做讲座

什么是卷积?

12月9日

随机对照试验,是医学的金科玉律吗?

忙碌一场却是掠夺性会议?Nature告诉你如何避雷

12月10日

数学思维到底是什么?如何训练?

远离的月球,刹车的地球——潮汐锁定

12月11日

中国高被引论文暴增,但中国诺奖之路或更长 |来论

谷歌量子芯片发布震惊全球,但这并不是新鲜事

12月12日

科学可以被计划吗?

丘成桐:悼念我的老朋友 Richard Hamilton

12月13日

量子计算大牛Scott Aaronson:我不理解为什么有人能自信看衰 AI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莱布尼茨—牛顿公式?

12月14日

澳大利亚一实验室323份致命病毒下落不明;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续签5年 | 科技周览

重磅发布|2024 Science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12月15日

新西兰宣布科研基金新政,科学家们“炸了锅”

陈仙辉院士:室温超导体到底什么时候能实现?目前为止我们也没法预料

12月16日

“5倍声速”搭上“星链”,高超声速无人机时代拉开序幕?

“太长不看”让我们失去了什么?

12月17日

从近视宅男买早餐到彭罗斯逆矩阵:矩阵的秩|N文粗通线性代数

当我们在被大火烧毁的山上放起音乐,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12月18日

他因业余爱好丢掉教职,却把自己修成了大师

中国粒子物理“学术谱系”,从这7人谈起

12月19日

熵究竟是什么?它可能是物理学中最具争议的概念

暗能量简史

12月20日

自由、激情、高效:巴黎高师何以盛产菲尔兹奖得主

12月21日

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续签,能暖化两国科技关系吗?

生酮饮食、轻断食、素食:全网都在教你怎么吃,科学家怎么说?

12月22日

黑色塑料藏毒引发恐慌?源头是相关研究少算一个0;澳门大学宣布不再录取内地国际生 | 科技周览

从享誉国际到隐姓埋名——王淦昌先生的科学成就和人生轨迹

12月23日

李政道先生与芯片上的格点量子色动力学

12月24日

陶哲轩:不要过早痴迷于某一个“大问题”或“大理论”

Pierre Cartier:数学家的团结与超脱之旅

12月25日

退过学、辞过职,90后小伙科研只为爱好,成果登上Science

高校的这场“革命”,正陷入“无力”境地

12月26日

在政治与学术之间: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特别记忆 | 熊卫民访谈

12月27日

没有博士学位的她,曾是结构生物学家最想“合作”的人

玻色的生平与物理思想——纪念玻色诞辰130周年

12月28日

人脑“转速”慢到超乎想象;新研究认为暗能量可能并不存在 | 科技周览

羊的物理学——从相变到集体运动

12月29日

哥廷根数学的人和事

12月30日

他32岁领衔国家级研究所,壮年移居中国,并发现“仰韶文化”

12月31日

送别的四重奏:对科研生命的深沉叩问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返朴」,查看更多历史文章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