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哪本书让你经历「真香」反转?

知乎日报  · 问答  · 1 周前

正文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有些书,一开始阅读总觉得沉闷、冗长、难以共鸣,可当真正读进去时,却在某一刻顿悟、动容,甚至爱不释手。这类「反转式」阅读体验,往往最让人惊喜。那么,有没有哪本书初读无感,后来越读越喜欢?一起来看看答主们的回答吧~



哪本书让你经历「真香」反转?


《阿加莎克里斯蒂全集》

| 答主:济东杂谈


我曾买入了一套《阿加莎克里斯蒂全集》,结果当年只看完了第一本《庄园谋杀案》就弃了。

当时的我特别痴迷于一款名叫《逆转裁判》系列的游戏,这个游戏是讲一名律师如何收集证据、在刑事庭审中翻转判决,寻出真凶。

由这款游戏,我入了推理悬疑的坑,也看了诸如《占星术杀人魔法》等推理的书籍,自然也知道了推理女王阿加莎的作品。

但不知道是叙事习惯的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我看《庄园谋杀案》总觉得有些寡淡,不流畅。同时对英伦的贵族不感冒,又对主角黑斯廷斯的「舔狗」形象不太喜欢,所以仅仅只读完了这第一本书就放弃了。

当时我的对阿加莎的看法是,会不会是成书的年代太早了,所以她的作品现在来看就像一些老书一样有点过时了。

时间来到了疫情时期,被困在家中的我由于实在无聊再次翻开了阿加莎的系列套书。

第二本是《高尔夫球场案》,感觉风格和《庄园案》差不多,主角黑斯廷斯更舔了,我也不懂为什么要设定一个军人出身的主角居然会为女人犯错。反转人物女佣表现太高调,也被我早猜出来了,阅读体验一般。

又隔离两天后,实在无聊的我拿起了阿加莎的第三本:《罗杰疑案》。

翻开书后一如既往的翻译腔,一如既往的平淡叙事毫无波澜,以及一些难记的人名。

再看看,再看看……

卧槽!(震惊到无法形容)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叙事性诡计,这也是全世界第一本叙事性诡计的小说。

在阿加莎之前,世间无此法门。在读阿加莎之前,我不知有此法门。

真的,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我可以负责地说,这本书属于不读后悔系列,又属于一旦剧透就毫无乐趣系列,所以为了还没读过的朋友,我就不剧透了,也不建议看相关影视作品或者电影解说。

一定,一定要先读原书!

这本书的体验对我而言实在是太好了,没有了舔狗黑斯廷斯,没有啥憋不出屁的英伦贵妇,反转劲爆,太过完美。

此后我抱着兴趣把阿加莎的作品读了个七七八八。客观的说,有神作,有佳作,有的感觉一般,有的感觉很烂。

但只要是神作,都感觉是不读后悔系列,都怕被剧透。

其中最可惜的是《东方快车谋杀案》,这一部我刷 b 站时,刷到过解说电影,结果就被提前剧透了。

实在可惜,真的,悬疑类的经典作品,一定不要看各种影视解说,也最好不要先看电影,提前看了就完了,白浪费了好作品。



《长恨歌》

| 答主:杨梅好了

王安忆的《长恨歌》。

小说的开篇非常重要。大部分小说会以极具冲击力的故事情节与人物矛盾开篇,快速地吸引读者,而后逐渐将情节展开,引人入胜。而《长恨歌》的开篇,以大段的篇幅对上海这座城市进行了细致、琐碎、甚至于冗长的描述,这种不带情节的白描过于枯燥,对于读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说实话,当时读这一段时差点就放弃了,因为当时未发觉这种写法的深意,认为更像是作者在以深厚的文学功底秀文笔,实在乏善可陈。

直至第二节,这种白描才结束,人物逐渐登场,故事徐徐展开。主角王琦瑶经历「上海小姐」的光鲜,又经历隐姓埋名的蛰伏,一系列浮华幻梦之后,在新时代刺目的光芒中黯然死去。

《长恨歌》的精彩不在于故事的情节有多么跌宕起伏,而是以王琦瑶的悲剧,解构时代变迁下上海这座城市的本质,演奏一曲时代的挽歌。

读完整本书再回头看,才发现这个开篇是极具深意的,是在为整本书奠定基调。

弄堂的「曲折深长」、流言的「无孔不入」、鸽子的「盘旋又终将飞走」,都隐喻了主人公王琦瑶一生被时代裹挟、无法自主的宿命感。

而「王琦瑶」一节,则很明确地指出,《长恨歌》的主角是「王琦瑶」,但并不是王琦瑶。

上海的弄堂里,每个门洞里,都有王琦瑶在读书,在绣花,在同小姊妹窃窃私语,在和父母怄气掉泪。上海的弄堂总有着一股小女儿情态,这情态的名字就叫王琦瑶。

「王琦瑶」成为了上海女儿的代名词,进一步讲,是上海这座城市的代名词。她的命运与上海这座城市同构,她从「沪上名媛」到「孤独老去」的一生,恰是上海从繁华旧梦到现代转型的缩影。

从这个角度来看,开篇的白描是在对整个故事进行预言。王琦瑶的悲剧,又或者是上海这座城市经历时代起伏后的落寞,早在小说的伊始,便已经预示了「长恨」的结局。

繁华易逝,浮生若梦,而弄堂深处,流言仍在低语。




《水浒传》

| 答主: 实践出真知

《水浒传》啊。

重读水浒,再品细节,就会发现书里太多的细节值得推敲,精读之下有所感悟。

说几段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比如:

林冲买刀:我职位小,可是我不服

林冲看了,吃那一惊……喝彩道:「端的好把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

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明知高俅大概率不会与自己比刀,仍幻想「慢慢和他比试」,暗喻小人物对权力的复杂心态——既畏惧又渴望获得认同。

鲁智深买肉:郑屠也是有脑子的

郑屠道:「却才精的,怕府里要裹馄饨,肥的臊子何用?”鲁达睁眼道:“相公钧旨分付洒家,谁敢问他?」

郑屠面对「切十斤瘦肉臊子」的刁难,第一反应是猜测客户需求(裹馄饨需精肉),展现服务业者的经验直觉。郑屠对普通顾客嚣张(强占金翠莲),面对鲁达「经略府差人」却唯唯诺诺,揭露市井阶层对权力的畸形敬畏。

武松打虎前的「三碗不过冈」:酒家的责任规避套路

酒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出门倒。初入口时醇浓好吃,少刻便倒。」

店家强调酒劲,实为规避「醉客遇虎」的责任,类似现代餐饮业「小心地滑」的告示。武松连饮十八碗证明酒量,暗含男性通过「挑战极限」获取身份认同的心理,至今仍见于酒桌文化。

杨志卖刀:即使落魄,我也不能掉价

杨志道:「祖上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牛二喝道:「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

杨志按「刀的价值」定价,牛二按「使用功能」还价,揭示不同阶层对同一物品的价值观鸿沟。杨志宁可饿肚子也不降价,映射旧时贵族「饿死不贱卖祖产」的扭曲自尊,类似现代破产富豪卖藏品时的心理挣扎。牛二用「撕破你衣服」「抢刀」试探底线,体现市井无赖「试探-升级」的压迫策略。

何九叔藏骨殖:小人物会站队才能获得久

何九叔见武松来寻,急去取出这袋骨头,并十两银子放在桌上道:「都头息怒,这个便是证见。」

何九叔收西门庆银子时「怕他事后灭口」,偷藏一块骨殖,展现平民在强权夹缝中的自保智慧。见武松势凶立即交出证据,如同现代职场中「留痕」应对站队风险。他假装中邪躲避验尸,反映小人物避免卷入冲突的本能,恰似当代「打工人装傻避坑」。

王婆说风情:专业人干专业事

王婆道:「大官人,你听我说:但凡捱光,要五件事俱全——潘、驴、邓、小、闲。」

王婆将男女私情拆解为「潘安貌、驴大行货、邓通财、小意体贴、闲工夫」,堪称古代 PUA 教程。她分步引诱潘金莲,每步都预留抽身余地(如「借缝衣名义」),类似现代诈骗中的「渐进式诱导」。最后让西门庆「自撕裙子」制造自愿假象,暴露媒婆行业的阴暗法则。

这些细节如同宋代社会的「切片」,其中的人性算计、生存策略至今仍在职场、市井、社交场中重复上演。施耐庵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写出了「规则之下的人如何活着」——而这正是最本质的现实主义。




《三体》

| 答主:烟雨任平生


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

这三本书在我的书架上吃灰许久,数次翻开,读了几页就放弃了。

前几章《科学边界》写的毫无吸引力,汪淼像个平平无奇的科学家,他的女神杨冬也像每一个女神一样平平无奇。

硬着头皮读到「射手和农场主」,感觉有点意思了。

(注:射手和农场主,是两个涉及宇宙规律的假说。)

再到后来,宇宙闪烁,汪淼进入三体游戏,遇到周文王、墨子。三体人脱水、重生,在三颗不规则运动恒星造成的极端环境中挣扎求生,苦苦寻找三颗恒星运行的规律,三体人被烈焰灼烧、被极寒冰冻,文明一次次毁灭又一次次重生。

与此同时,在地球上的叶文洁因为特殊的经历选择了背叛人类,向宇宙发射了地球的坐标。

地球彻底暴露,而三体星球被光粒击中,三体人组建了庞大的舰队入侵地球。

在三体文明的科技面前,地球文明是蝼蚁,然而把人类看作虫子的三体人忘记了一个事实:虫子从来没有被真正战胜过。

以上是《三体》第一部的主要内容。讲述了三体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地球三体组织被剿灭的过程。

第二部《三体Ⅱ·黑暗森林》讲述了面对三体人的入侵,人类高层推出了「面壁计划」。面壁人罗辑一步步揭示宇宙中的「黑暗森林法则」。

第三部《三体Ⅲ·死神永生》讲述三体危机解除后,人类为应对来自宇宙的黑暗森林打击,建立太空掩体,却未正确解读云天明发出的情报,导致太阳系走向覆灭。

总之,《三体》三部曲是一本让人拿起就放不下的书,虽然三本书加起来很长,总共 80 多万字,纸质书 1300 多页,跟四大名著的字数差不多。

但是我想说,这 80 多万字,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

这 80 多万字里,涵盖了时间和空间,有近百个科幻创意。无论是思想钢印、水滴、智子、光粒、球状闪电、二向箔这些自然科学的创意,还是面壁者计划、太空掩体、、歌者文明些社会科学的创意,任意选其中的一个,就能写一篇独立的科幻小说。

然而在《三体》中,刘慈欣像不会枯竭的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往外扔创意。

让人震撼的除了科幻,还有人文,大强的「虫子是杀不死的」;罗辑望着星空,对着自己说「面壁者罗辑,我是你的破壁人」;执剑人程心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放弃了按钮......

最让我震撼的,是章北海临死前的那一句:「没关系的,都一样。」

章北海是个坚定的失败主义者,他最早认识到以人类现在的物理水平,注定会失败的事实。

为了得到恒星级宇宙飞船,他暗杀了几位航天界的前辈,他表现得对人类的胜利最有信心,主动请求增援未来,并在地球舰队和水滴接触前,带领「自然选择」号逃亡,为人类文明保留了火种。

章北海是唯一一个实施逃亡的舰长,他为人类保留了火种,却在最后选择了原谅。

五艘战舰,燃料不足、配件不足、食物不足......一部分人死,或者所有人死,明白了,那就我来做吧。

就在章北海准备按下次声波氢弹发射按钮时,他犹豫了。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没关系的,都一样。」

只要人类能够延续,就算死的是我,又有什么关系,章北海是个真正的战士。




《儒林外史》

| 答主:黍黎

《儒林外史》。

以前读书的时候,《儒林外史》中选读的篇章是范进中举,主要讲述了范进中举前后周围人对他的态度变化,尤其是老丈人。

后来读了这本书后之后,发现《儒林外史》里除了范进这个人物,其他人物也是很值得考究的。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中国吝啬鬼的典型是严监生,只因为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

但是读完这部书才知道,严监生对自己吝啬,对家人并不吝啬,妻子生病买最贵的药材给她医治,大哥严贡生霸占邻居的猪、假借条勒索,他都出面帮忙处理,不仅拿两千钱打发差人,请人吃饭;还帮哥哥解决官司,拿几两银子折个猪价给王小二,在衙门使费,共用去十几两银子。同时,他还料理酒席,致谢出主意的两位舅爷。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吝啬呢?对家人都很好,唯独对自己很不舍得。因为学生时代没有读过全书,就很容易以偏概全,留下刻板印象。

这本书后面的结尾其实让我很伤感,一代又一代的儒林人物的追求以及老去,就像我们现在一样,为了碎银几两奔奔波波,看遍人生百态,尝遍酸甜苦辣。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书曾让你经历「真香」反转呢?

答主@可丰 以故事性的语言分享了《基督山伯爵》的阅读体验,赞扬大仲马对越狱与复仇题材小说的驾驭能力。

答主@清泠子 认为《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这本书教会她「巧者劳而智者忧,『聪明』的灯油不要也罢」的道理。


4 月 7 日—4 月 27 日 ,@知乎人文 主办的「2025 饱读计划」正在进行中,参与圆桌讨论,一起翻开书页间的风味人生吧!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圆桌活动,看更多精彩回答~


题图来源:《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知乎热门文章


为什么「甲亢哥」中国行直播火爆全网?


如何确定一袋米中的米粒数量是偶数还是奇数?


生活中有哪些让你觉得特别可爱的事情?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精彩回答


觉得不错就点点「点赞」「转发」「推荐」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