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分享一下读书方法?这是很多小伙伴常常留言问我的问题。
我经常在豆瓣和朋友圈分享每月的书单和短评,也在公众号发过年度阅读书单和总结(见下)。每次分享后,总有朋友留言想了解我是如何保持高效阅读的。
2024年终盘点:今年我读了156本书,推荐最喜欢的五本!
其实,这几年我的阅读一直保持这样的节奏:2024年,我读了156本书,2023年和2022年也读了100多本书。我还记得上大学时,有人说:“大学四年,每年读100本书,四年就能读400本!”当时的我觉得,这根本不可能!我自己上大一时就试过,读完一本小说都要花半个月时间,哪里能读那么快?但是,我现在真的读得越来越快。
作为研究者,很多时候我们读的是学术专著,对于阅读的要求更高,尤其需要更好的分析和整合能力。所以有些朋友会对我的阅读量感到困惑:
是不是读得快就读不精?读得精就读不广?
在我看来,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并不冲突。这正是我今天想要分享的主题——如何在读得快、读得广的同时,也能读得精。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分享我的9个读书方法!你会发现:“写作是最好的思考,思考是最好的阅读。”从研究的角度来看,不要为了阅读而阅读。阅读是为了思考,为了写作。反过来也一样。书,永远是别人已经写成的。但思考的大脑和书写的笔尖,则是从你自身出发、向外延展的最佳工具。
对于做学术,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写作!大缸学苑/宇凡老师在下月开讲的《寒假论文写作和发表训练营》会系统讲授,也会涉及使用AI工具提升论文写作。这个训练营,还会带你拆解优秀论文、快速仿写出自己的论文。
如何读得快?学会“不读”和“跳读”!
要想读得快,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读”和“跳读”!
面对一本书,当你知道哪些部分可以不读时,自然就能读得更快。而且,我们做学术并不是在读小说,大量书籍其实并不需要从头到尾读完。我自己也出版过专著(《历史社会学的逻辑》),但我并不期待读者完整通读这本书。在设计章节结构时,我也会特别考虑可读性,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是:读者可以随时从任意章节开始阅读,无需按照顺序读完全书!因此,如果连作者都不指望读者逐页细读,你又何必强迫自己这样做呢?
从做学术的角度来说,当你读得多时,自然就能判断哪些部分可能不需要读。以下是几种常见情况:
第一,论文集中的选篇。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查找某些特定文献,它们可能收录在论文集中,这种情况下自然没必要读其他章节。我自己也曾在一些论文集中发表过文章。例如,当我发表英文book chapter时,评审人通常会建议我尽量与文集主题紧密结合。换句话说,论文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大杂烩”。尤其是国外的学术出版社(与国内不同)往往是大型商业公司,会围绕热门议题组织论文集,而其中真正值得读的部分确实不多。
比如,2024年10月,我读过的论文集选篇中就包括1993年出版的《Social Exchange and Welfare Development》中的一章,作者是Esping-Andersen。熟悉社会政策研究的朋友一定知道,他的《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是一本经典之作。在这篇论文中,虽然作者并未涉及方法论,但由于我的研究需要对他的方法论进行分析,所以这一章节对我来说特别有价值。因此,我只需要读这一篇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读整本文集呢?
第二,著作中的重点相关部分。很多著作虽然说是“专著”,但实际上仍是作者将多篇论文整理并汇编在一起。我自己的专著《历史社会学的逻辑》也是这样。当初,我也只有一个模糊的专著计划,陆续发表了5篇期刊论文,之后才逐渐形成清晰的框架。
当时我觉得这些内容可以集结成书,但为了适应专著的需求,我修改了原有内容中的2-3章,并增加了2章新的内容。因此,对读者来说,整本书的每一部分并不一定都和你相关了,甚至不同部分之间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内容重叠。所以,你当然需要挑最重点、最相关的部分来看。当然,挑选著作中重点相关部分的前提是:你对自己的研究课题有非常明确的把握!
比如,2024年8月,我阅读了概念史/思想史芬兰学派代表人物Kari Palonen的作品《A Political Style of Thinking: Essays on Max Weber》。这本书非常难找,我是通过馆际互借才借到的。所以,我主要关注其中未收录在他之前期刊论文的部分,尤其是他专为该书撰写的导语。
*《A Political Style of Thinking: Essays on Max Weber》书籍封面
第三,厕所读书法!欧阳修就说过自己读书的“三上功夫”:马上、枕上、厕上,也就是要抓住零碎时间阅读。
老实讲,我上厕所的时候确实读了大量适合上厕所时阅读的书——传记、访谈、历史等等。这类书通常是线性叙事,既通俗易懂,又可以随时中断。比如,我可以一下子列出来几本在厕所读过的传记和历史书!
人口学家传记:《Kingsley Davis: A Biography and Selections from His Writings》
政治学家传记:Reinhard Bendix的《From Berlin to Berkeley: German-Jewish Identities》
哈佛大学变迁史:《Working Knowledge: Making the Human Sciences from Parsons to Kuhn》
我上课的时候也经常和学生们说:我当初想做历史社会学研究的时候,需要补历史学的基本知识。但是,大家平时都很忙,哪有时间专门补课呢?所以,当初读《剑桥中国史》,就是我在广州上班的时候,用每天上厕所的时间看完的。这个过程,大概花了一年多时间吧。后来,我看欧洲史等方面的知识,也是这么干的!
我的阅读算是非常广的:社会学、行为经济学、欧陆哲学、组织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等。但是,我在某些领域的阅读依然较少。就像同样是商科领域,相较于战略、人力、营销等方向,我更多阅读的是组织研究。
我的阅读虽然非常广,但我很少随意拓展。一方面,我知道如何扬长避短;另一方面,我也倾向于有研究方向地去探索阅读。比如,我确实在文学方面的阅读中很不擅长,大概也是因为从小缺乏这方面的熏陶,所以不喜欢吧。但我的博士论文却会涉及到艺术社会学方面的理论。我知道相较于文学,我更喜欢音乐,也对绘画感兴趣,因此,我更喜欢看音乐研究的作品,比如Nick Crossley和Howard Becker等人的研究。
进一步,这意味着“读得广”可以采取三种策略:
第一,问题式发散阅读。只要你的研究够深入,就一定会发现自己的研究领域可以借鉴其他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例如,“情动转向”这一议题近来非常热门,在传播学和文化研究中已成趋势,但在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才刚刚兴起。所以,为了了解和发展这个方向,我会带着问题意识去专门阅读,并思考这个转向的意义: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和情感社会学研究有什么不同?可以和传统议题如何交叉?这时候,哪怕我是进入一个一无所知的领域,也能把陌生知识衔接到我的旧有库存里。
比如,我最近阅读了Lauren Berlant的《残酷的乐观主义》。此前,我曾读过她的文章和选篇,也知道她在情动转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同时,在阅读政治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时,我也特别关注过她提出的“残酷的乐观主义”概念。于是,虽然Berlant主要是从文艺作品研究出发提出的理论,但我依然能够理解到她的思想。
第二,连线式发散阅读。当我们进入一个新兴领域后,好奇心常常会被极大激发。我们也会发现——原来这么多知识我都不知道。于是,我们会像补课一样,按图索骥,不断挖掘,越读越多。
比如,2023年我读过《Hypatia》期刊的一期特刊,是关于知识分子的“看不见的”妻子,比如马克思和托克维尔的妻子研究。最近,英国社会学会也组织了类似的讨论,因为正好发现了一位当代英国社会学家的妻子留下的大量材料。
2024年6月,我带着这样的兴趣,读到了20世纪中叶旅美德裔社会学家Hans Gerth的传记《Between Two Worlds》。很多人可能不熟悉Gerth,但可能知道阎克文老师翻译的《马克思韦伯社会学文集》。其来源,正是Gerth和Mills在1940年代合作翻译的选集。
在阅读传记的选段后,我不仅知道了Gerth旅居美国后的艰难处境,甚至也了解到Gerth第一任妻子的悲惨故事。接着,我又想多了解一下Gerth及其翻译韦伯的故事,于是又找到了Guy Oakes和Arthur Vidich的专著《美国学术生活中的合作、声誉和伦理》(Collaboration, Reputation, and Ethics in American Academic Life)。这本书就是思想史研究,挖掘了Gerth和米尔斯的合作经历。这才会发现《社会学想象力》作者、一位不懂德文但却作为《韦伯文集》合译者的米尔斯,其实是一个“精致的利已主义者”,是一个学术投机分子,是一个两面三刀、横跳欺诈的“成功学厚黑学大师”!
第三,赶鸭子上架式发散阅读!这可不是随便说的。今天你说自己喜欢性别研究,真叫你去读,你感觉自己既没时间又没计划——这很正常呀!所以,想探索、想发散,就需要给自己创造一些机会。我就喜欢用读书会、工作坊等方式逼自己把长期喜欢但又没法现在阅读的领域抓起来。我经常参加的政治理论工作坊,就是这样。
我们的工作坊都是老师邀请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等全球的学者来分享他们的研究。我们必须事先阅读他的手稿或者刚出版的著作章节。讨论的时候,大家围坐在一起——哪怕有坐次排列的教室,大家也会主动融入讨论。接着,负责分享的学者会花最多5分钟介绍自己的研究,然后大家就接连提问交流。要是你事前不读,就根本没法参加讨论了。所以,这就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逼我自己去阅读这些领域!
我在公众号上分享过很多精读技能,比如我前两天的分享:
如何读懂吃透文献?手把手教你精读拆解马克思名著
由于豆瓣读书的功能设计,不太容易找到每年重读的书籍。毕竟,标记了读过和评论,下次再修改时,并不会更新最新的阅读时间。但是,我很容易知道哪些书我是精读过的,因为印象确实太深了!每次重读,我都标记了再读时间和相应评论,你能够看到的不断重读时的变化。比如,Howard Becker的《艺术界》(Art Worlds)一书,我是这样标记的:
【240906】四刷。对照中英,全面又读了一遍,重做一遍笔记。希望把博论两章写好~!
【240626】三刷。修改论文,重点再读。
【240601】二刷。终于可以把art worlds研究用到我的博士论文了!开心!!!
【220921】农村嫁妆的缝被子、建筑工作自己搞的塔、立体照片的消失、爵士乐的传播、触觉艺术的探索,居然能放到一块…………芝加哥学派的实用主义精神在于这种“越界的类比”,这是Hughes到Goffman/Becker的发展,但现在的芝加哥学派在类比上,老实很多。
从这里你能看到我是如何精读的。我也来分享几个策略:
第一,带着不同的目标进行重读。像《艺术界》这本书,我开始读的时候更关注趣味性,后来阅读时的工具性会更强。开始阅读的时候,我更关注整体的框架,但后来阅读的时候我更加关注其中两三个重点章节,比如对艺术家的分类和艺术界的变迁。
第二,带着训练的方式进行阅读。我们可以把精读想象成练英语听力——有精听和泛听。精听就是训练,不是为了理解意思,而是要抓一个个细节,反复死磕。只有精听,才能让自己放慢下来,沉下心,学会思考。阅读和思考不是割裂的,但在阅读中养成思考的习惯并不容易。比如,我在读《艺术界》的时候,会以中英对照的方式放慢脚步。中英文语感不同,语法也不同,所以阅读不同语种时,看到的重点也会不同。
第三,带着写作的要求进行阅读。写作是最好的思考,思考是最好的阅读。我常常为了写作的目的而进行精读。尤其是现在为了写博士论文,会特别用几个理论框架,那么这方面就是我要重点来读的。我在读的时候,也自然会带着我的写作思维:我要怎么用?我怎么提出批判?我可以创新吗?我真的理解了吗?如此等等。
而且,写作模式会让自己注意“可完成性”:毕竟为了完成论文写作,不可能无限制让自己探索和精读。同时,当我在推进论文时,会遇到新问题,于是又会回过头再读,这时候便会豁然开朗许多!比如,本来更青睐Becker的另一本书作为我的框架,甚至也写了论文,还得到不错的评审意见。但,后来我还是放弃了,转向《艺术界》这本书。同样的,起初我所青睐的《艺术界》前几章,被我的材料拒绝了!我的材料告诉我:这不行,要改。于是我才重视起后面几章的内容。
最后,还是想和大家分享下我的局限。我的阅读非常限于学术模式,尤其是从要求自己作为学术交流与生产者的角度出发。如果你只是享受阅读的过程,不喜欢也不想发表,那也非常好
>> 想写出让导师和审稿人一眼心动的论文?点击了解👇
* 从选题到成稿、发表,助你一口气通关论文写作和发表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