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新突破架起跨国桥梁——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江磊教授团队应用J-VALVE瓣膜成功开展AR-TAVI治疗,新加坡国立大学学者连连称赞

Clinic門诊新视野  · 医学  · 1 周前

正文

产品简介one-slider.jpg
2025年3月21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活动期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江磊教授团队为一名严重单纯主动脉瓣反流患者成功植入我国自主研发的经心尖瓣膜系统,人工瓣膜释放即刻造影和超声示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新加坡国立大学学者全程观摩了本例AR-TAVI手术,并对手术团队的精湛操作技艺和团队配合默契度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场跨越山海的学术碰撞,不仅代表着亚太医疗共同体构建的里程碑时刻,更标志着中国智造正以原创性突破重构国际TAVI领域版图!未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将与亚太地区接续开展跨越国界的生命对话,奋笔书写对抗瓣膜疾病的东方答卷!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单纯主动脉瓣反流,术前CT评估示,主动脉瓣三叶式,瓣叶基本等大,瓣叶轻度增厚,右窦窦壁轻度钙化;主动脉瓣环周长折算直径约25.4 mm,瓣上2mm、4mm、6mm瓣环折算直径分别为26.2mm、27.5mm、28.8mm,LVOT平均直径25.9mm,STJ平均直径32.1mm,SOV 39.2mm×38.4mm×39.9mm,双侧冠脉开口高度可、左冠高度19.4 mm、右冠高度23.8 mm。

升主动脉平均直径37.6mm,主动脉瓣环夹角51°,主动脉弓、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轻微钙化,左室流出道稍凸出,心尖入路角度123°,心尖厚度10.8mm。

手术策略
根据上述CT评估结果手术团队讨论一致决定,在全麻下经心尖入路置入27mm J-VALVE瓣膜,这是截至术前唯一获NMPA批准上市具有AR手术适应证的TAVI产品,造影角度建议LAO 15°、CRA 6°。
手术过程
手术伊始,术者先行超声心动图评估,提示瓣环折算周长24.8 mm,左室长轴瓣环直径23.6 mm
超声评估
随后,在造影引导下术者给予左胸肋间微创切口,经第五肋间腋中线进胸,打开并悬吊心包,建立工作路径顺利。送猪尾导管至无冠窦底行主动脉根部造影示三窦位于同一平面。
成功建立工作路径
主动脉根部造影
紧接着,术者输送27mm J-VALVE输送器跨瓣并释放定位件,造影和超声示定位件位置良好,故将人工瓣膜后退至瓣环水平,逐步释放J-VALVE瓣膜。
定位件入窦
造影确认定位件位置
J-VALVE瓣膜逐步释放

瓣膜释放后,即刻造影示人工瓣膜形态稳定、位置良好,几乎无瓣周漏;即刻超声检查示平均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143.02 cm/s,平均跨瓣压差8.18 mmHg,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手术顺利结束!

J-VALVE瓣膜植入后造影

J-VALVE瓣膜植入后超声

术后讨论&总结

当东方智造与西方医学智慧深度碰撞,这场跨国学术对话为全球结构性心脏病诊疗注入新动能。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江磊教授在学术交流中强调,J-VALVE瓣膜凭借其独创的可活动定位件设计,有效减少瓣膜位移风险,在单纯主动脉瓣反流治疗领域展现出突破性优势。


此外,双方专家团队就J-VALVE十年随访数据展开深度探讨。江磊教授表示,该产品优异的耐久性能为单纯AR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精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从而为低危TAVI患者和急诊TAVI手术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新加坡国立大学专家团队对J-VALVE的临床价值给予高度评价,期待通过深化国际合作,早日实现创新成果的跨境转化,让中国创新技术惠及更多患者。
J-VALVE介入人工生物心脏瓣膜

J-VALVE是首款获批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双适应证的中国自主创新瓣膜产品,其优势包括:

•    独创可活动定位件设计,双向锚定,减少瓣膜移位风险,全面解决反流问题;

•    自动交界对齐,降低冠脉阻挡风险,实现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

•    丰富的尺寸型号,解决大瓣环植入难题。



专家简介


111.jpg

江磊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市南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任职:青岛市医学会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亚太结构性心脏病青年俱乐部黄金会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会心血管外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外科分会介入治疗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委会主动脉夹层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血管外科技术与工程分会委员,青岛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业务专长:先心病、瓣膜病等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大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常规开展其他心脏手术,多项技术为省内首次开展。2017年9月开展山东省第一例经股动脉TAVI手术。目前大血管介入个人手术量居山东省前列,TAVI手术量为山东省首位,国内前列。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Clinic門诊新视野|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