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何以能建·不平凡的高度

中国能建  · 国企  · 2 天前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大坝建造过程及其关键点。托木尔峰南麓的大石峡大坝是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达到247米,面临恶劣自然环境和施工难度。然而,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应用,以及建设者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成功建造了这一世界水电新高度。该工程解决了阿克苏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为绿洲提供生态用水。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建造过程及其关键点。

文章详细描述了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大坝建造过程,包括其面临的技术挑战、恶劣自然环境、施工难度以及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应用。

关键观点2: 大石峡大坝的建设难度。

介绍了大石峡大坝的最大坝高达到247米,难度极大,被认为是工程奇迹。

关键观点3: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应用,实现了对坝料的开采、运输、掺合、水量调节、摊铺和智能碾压全过程实时监控,提高了项目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关键观点4: 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工程建成后解决了阿克苏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为绿洲提供生态用水,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


正文


7435.3米,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巍峨耸立。


247米,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托木尔峰南麓拔地而起。


一个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个是人类的工程奇迹。



今天,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大坝顶端,见证一项世界纪录的诞生。


01

“峡谷之王”托起大国重器



大石峡大坝最大坝高247米,相当于80多层楼的高度,属300米级面板坝筑坝,世界范围内尚无此等级、同类型的筑坝技术规范。



摸着石头过河已是不易,在最大风力达14级,最高气温达39.5℃,最低气温达-22℃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勇闯“无人区”,难度可想而知。


而大石峡大坝还有自己本身的“老大难”。“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具有‘五高、三复杂’的特点。”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郭光文介绍说,“五高”即高坝、高边坡、高地震烈度、高泄洪流速、高挖填强度,“三复杂”即地形地质复杂、自然气候复杂、环境复杂。



与此同时,大坝面板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相当于22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大坝总填筑量1890万立方米,可填满7560个标准游泳池,巨大的施工量再次增加了难度。


困难重重,如何建造?精神意志是第一位的。在大石峡项目营地流传着这样一首诗歌:“在大石峡,我要做一棵树。站成丰碑,有着挺拔的姿势,一半在泥土里扎根,一半在狂风中飞扬,一半用树荫护佑战友,一半用身躯遮挡骄阳,非常坚强、非常自豪,从不退缩、从不彷徨。”


“精神上有怎样的‘海拔’,就能攀登怎样的高度。”中央企业劳模、新疆工匠培育对象、中国能建总承包公司大石峡项目部副经理徐树梅说道。



六年来,项目建设者继承了在建设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世界最大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淬炼而成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三特”精神,在 “峡谷之王”——天山温宿大峡谷中开山、碎石、拦河、筑坝,1890万立方米的砂砾石,碾压成坝,稳稳地嵌入V字形峡谷中。


他们创造了世界水电“新高度”,擦亮了大国建造“金名片”,担当了“世界水电看中国”的无上荣光。



02

传统建造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由传统技术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也是大坝成功浇筑到顶的密钥之一。


中国能建总承包公司总经理,葛洲坝三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义重说:“从清江水布垭到新疆大石峡,面板堆石坝一直是公司的拳头施工产品之一,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更是站在了世界面板堆石坝的建设之巅。它实现大坝建设由传统建造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促进了坝工技术进步和重大装备升级。”



“智能”已经成为大石峡项目的一大“标签”。而早在2020年10月18日,特高混凝土面板坝学术交流会暨智慧大石峡建设第一届高端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祖煜、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贾金生等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就提出建议:大石峡项目要加快智能管理的应用推广,提高项目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为此,项目部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河海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校进行合作,为大坝装上敏锐的“神经感知系统”和发达的“智能大脑”,实现了对坝料的开采、运输、掺合、水量调节、摊铺和智能碾压全过程实时监控。



研发坝料运输过程监控系统,实现对于运输车从料源点到坝面的全过程定位与装、卸料监控的自动化管控。


研发坝面智能摊铺-碾压系统,实现对于摊铺厚度、平整度的精准监测以及摊铺路径的智能导引,达到了施工过程和结果的“双控制”。


研发无人碾压智能控制系统,给碾压机安装智能感知体系,实现无人碾压机协同智能规划、智能避障、智能循迹等功能,保证车体运行安全与作业质量,达到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管理目标。



施工现场遍布360度无死角的镜头,大坝碾压实时路径、碾压次数、碾压力度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等各种数据,实时反馈给项目管理人员和相关设备,助力做出科学优化的判断和决策。项目人员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北斗定位等先进技术,让这座四千万吨的智慧大坝自己“会说话”,随时保证大坝性能最优。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登华也高度评价:大石峡工程建设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水利工程智能建设技术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


03

守住大漠“生命之水” 


大石峡水利枢纽建设工地的下游——阿克苏地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素有“中国红富士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枣园”“中国白杏之乡”的美誉。这里季节性缺水,盛夏时节冰川消融时,山洪和融雪叠加,会形成突发性洪水,但春秋时节水少,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



“有水则为绿洲、无水则为荒漠”,守住大漠“生命之水”是新疆人民世世代代追求的目标。2000年前,古人用坎儿井收集雨水灌溉农田,在荒漠中开拓出绿洲文明;2000年后的今天,建设者们用现代技术筑成的水利枢纽守护着下游800余万亩农田。


大石峡水利枢纽水库的蓄水量达到11.7亿立方米,相当于80个西湖,建成后将结束阿克苏河流域无山区控制性调节水库的历史,缓解阿克苏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为阿克苏地区提供生态用水,让新疆绿洲绿更浓。



站在坝顶,大石峡峡谷凛冽的寒风如芒如剑,将山川雕刻,胡杨依然屹立,飞雪再添一抹秀色。大漠胡杨,这一原本生长在新疆的普通植物,在一代代边疆建设者战天斗地的过程中,已化为精神象征,历久而弥坚。“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已经融入每一名建设者的心中。


水患,变水利,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河流演绎出生命的热烈与澎湃,延续的是故事,传承的是精神。


247米,成就不平凡的高度。不久的将来,一库清水将染绿土地,滋养满地繁荣,浓荫蔽日,万物生长。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马新政

校审:储信艳

来源: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公司


180米“大象”,亮灯!
中标!58.86亿元,百万千瓦工程!
中国能建党委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有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决胜年末!中标喜讯连连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