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仅38岁的“中国媳妇”离世,前一天还在更新……这个致命的“小问题”很多人都有→

东方网  · 上海  · 1 周前

正文

4月6日,抖音账号“阿根廷奇娜”发布了讣告:


“本人杨淙,带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告知各位家人们,吾妻杨奇娜于2025年4月2日上午,因突发低血糖与世长辞,终年38岁。”


杨奇娜曾被央视、新华社等多家官媒报道过,是来自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的网红洋媳妇。讣告发布后,不少网友感到震惊,因为4月1日杨奇娜还在该抖音号更新了两条与家人一起做农活的视频。


△杨奇娜个人抖音号发布了讣告(图片来源:抖音账号截图)


2022年1月,在长汀县长汀智慧旅游小程序上线暨长汀验客达人探秘攻略启动仪式上,杨奇娜被汀州文旅集团聘请为“长汀形象大使”。


就杨奇娜突然去世的消息,记者联系福建省古韵汀州文旅集团有限公司,一名汀州文旅集团的工作人员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很惊讶:“啊?杨奇娜去世了?这个我们不知道啊。”


该工作人员介绍,杨奇娜2022年与该集团签约,但只签了一年合同,次年没有再续聘,所以她对杨奇娜的近况并不了解。“你说的这个(去世)我们也不了解,没有续聘就没有再继续关注。”


△2022年,杨奇娜曾被聘为“长汀形象大使”(图片来源:长汀县政府官网) 


随后,记者联系了长汀县文旅局,该局工作人员同样对杨奇娜去世的消息感到吃惊,他表示将去核实相关信息。随后该工作人员回复记者称:“消息属实,但具体情况我们也不清楚,只有问家属才知道。”


记者私信了发布讣告的抖音账号“阿根廷奇娜”,但对方并未回复,该账号有66.1万粉丝。


据中新社报道,杨奇娜原名薇薇安娜·卡多索,来自阿根廷。2004年,薇薇安娜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邂逅了来自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的中国留学生杨淙,二人一见钟情,结下跨越太平洋的异国姻缘。两年后,她跟随杨淙,带着刚出生的儿子来到长汀。杨淙妈妈给她取了中文名字杨奇娜,大家通常叫她奇娜。


△4月1日杨奇娜的账号还更新了视频(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2016年底,中央电视台摄制组来到长汀客家山寨丁屋岭,拍摄了杨奇娜和杨淙补办传统客家婚礼的节目。此后,她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开门大吉”挑战赛、“中华情”文艺演出等活动,成了当地的网红。


图片


图片




警惕!低血糖会致命


低血糖,顾名思义就是指体内血糖的浓度低于正常下限。现在普遍认为,这个下限值是 3.9mmol/L。对于正常人,如果血糖低于 2.8mmol/L,就会出现相应的低血糖症状;对糖尿病人来说,当血糖低于3.9mmol/L时,就应引起重视。


糖是人体的能量来源,低血糖代表着体内能源缺失,可能导致大脑、心脏等重要脏器受损,比如认知功能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心源性猝死等。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和神经缺糖症状两大类。


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包括饥饿感、乏力、出汗、心率加快、震颤、焦虑、收缩压增高、感觉异常等。神经缺糖症状是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葡萄糖耗竭后而引起的,症状包括抽搐、意识改变、精神行为异常,轻者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重者昏迷。如果低血糖严重并持续,可导致死亡。




出现了低血糖,该怎么办?


出现了低血糖,如果神志清醒,可以自主进食,可以自行补充碳水化合物(糖),这里要提醒一下,一定要避免吃了过多的糖。避免低血糖缓过来了,结果又高血糖。


如果已经昏迷或者无法完成独自进食,就必须输液或者肌注胰高血糖素来纠正了。


在缓解了低血糖后,需要进一步排查可能造成低血糖的原因,纠正各种危险因素。比如对于发生无感知低血糖的患者,应该放宽血糖控制目标,严格避免再次发生低血糖。




特别警惕:这种无症状低血糖非常危险!


一般来说,低血糖的症状是比较好识别的,但有些低血糖却善于伪装,它就是无症状低血糖,患者可在不知不觉中尤其在夜间睡着时就陷入昏迷状态,非常危险!常发生在老年人、老年糖尿病患者或长期频繁低血糖的患者身上。


它容易选择以下4个时刻“突袭”,尤其需要警惕:

1. 清晨运动时

糖尿病患者适当运动有助于血糖的降低,但运动过度,就会造成低血糖。尤其是有心血管并发症的患者,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运动前可适当摄入碳水化合物,切忌空腹运动。

2. 服用降糖药时

胰岛素和磺脲类的降糖药若使用过量,很容易造成低血糖。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的强化治疗使低血糖更易发生。因此用药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添加剂量。

3. 吃过饭后

有的糖尿病患者营养搭配不当,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过于单一,导致饭后1至2小时血糖骤升骤降,造成大的血糖波动。因此糖尿病患者饮食要吃混合餐,使营养均衡发展。

4. 夜晚睡觉时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半夜都会发生夜间低血糖,若睡前血糖值低于6.5mmol/L,最好加喝一杯牛奶,以防止夜晚能量消耗过快。




平时怎么预防低血糖?


  • 首先要做好原发病的规范治疗,控制常见病因,比如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


  • 避免过于严苛的血糖管理,老年人谨慎使用强化治疗(即短期额外使用胰岛素)。《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 2021 年版)》也提出来了“去强化治疗策略”,促进老年糖尿病的精细化管理。


  • 避免饮酒,因为酒精也会影响血糖代谢。


  • 避免过量运动,通过在体育锻炼前后监测血糖,可以及早采取措施预防低血糖。


  • 有低血糖风险的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为自己配备葡萄糖或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并始终将它们放在手边。


  • 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万一出现低血糖又不能自救的情况,方便路人救助,争取抢救时间。


  • 如果自己的孩子有低血糖风险,家长应随身携带糖果,在孩子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让孩子吃下补充糖分,补充糖分后 15 分钟再次检测血糖是否恢复;孩子如果要运动,也应该在运动前后检测血糖以避免发生低血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将孩子的情况同步给老师与学校。



来源:东方网综合上游新闻、科普中国

编辑:董俊成、小能手

审稿:钱程灿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