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球科学》微区原位硫同位素新技术研究进展

Marine Sedimentology  · 科技自媒体  · 12 小时前

主要观点总结

该文章综述了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和二次离子质谱(SIMS)测定硫化物硫同位素的新进展,介绍了关键技术难点和校正方案,并讨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还提到了标准物质缺乏的问题以及新技术在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矿产资源勘查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LA-MC-ICP-MS和SIMS测定硫化物硫同位素的进展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LA-MC-ICP-MS和SIMS在测定硫化物硫同位素方面的新进展,包括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等的微区δ 34 S准确测定,测试准确度和传统整体分析测试技术相当,测试精密度在0.17‰~0.45‰。

关键观点2: 硫化物硫同位素标准物质的缺乏

目前硫化物硫同位素标准物质主要是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等矿物,缺乏其他硫化物类型的标准物质。改进仪器设备或开发新的高质量硫化物硫同位素标准物质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观点3: LA-MC-ICP-MS和SIMS的技术难点和校正方案

文章介绍了LA-MC-ICP-MS和SIMS面临的关键技术难点,如质谱干扰和同位素质量分馏效应等,并提到了相应的校正方案。

关键观点4: 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讨论了LA-MC-ICP-MS和SIMS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降低大气中S的背景、改进激光剥蚀系统、深入研究SIMS的基体效应等问题。

关键观点5: 新技术在地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微区硫化物硫同位素分析对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矿产资源勘查等多个学科提供支持,新方法和技术的分析准确性和精密度已经达到了传统整体分析测试技术水平。


正文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哦


综述了十余年来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和二次离子质谱(SIMS)测定硫化物硫同位素的新进展,着重介绍了质谱干扰和同位素质量分馏效应的关键技术难点和校正方案.LA-MC-ICP-MS和SIMS都可实现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磁黄铁矿、镍黄铁矿、辉钼矿的微区δ34S准确测定,测试准确度和传统的整体分析测试技术相当,测试精密度(重现性)在0.17‰~0.45‰.目前硫化物硫同位素标准物质主要是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闪锌矿等矿物,缺乏其他硫化物类型的标准物质.改进仪器设备硬件或关键部件,系统深入调查仪器中的同位素质量分馏和基体效应,开发新的高质量硫化物硫同位素标准物质将是未来微区原位硫化物硫同位素测试主要发展方向.
微区硫化物硫同位素分析对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矿产资源勘查等多个学科提供支持.目前的主流仪器设备LA⁃MC⁃ICP⁃MS和SIMS已经开发了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磁黄铁矿、镍黄铁矿、辉钼矿等多种矿物类型的δ34S分析测试方法.新技术新方法的分析准确性和精密度已经达到了传统整体分析测试技术水平.标准物质的缺乏是限制LA⁃MC⁃ICP⁃MS和SIMS进一步开展硫同位素分析的重要制约因素.目前研究最广泛的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已经有大量的天然标准物质被开发,但是其他硫化物类型的标准物质依然缺乏,比如石膏、重晶石、方铅矿等重要的硫酸盐矿物或硫化物.人工合成标准物质是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标准物质的研制效率. 
未来LA⁃MC⁃ICP⁃MS技术需要进一步降低大气中S的背景才能满足对低硫样品或者高空间分辨率S同位素分析的需要.现有的激光剥蚀系统在高空间分辨率尺度上,存在显微效果不佳、激光束斑能量不均的问题,需要在硬件设备上进行改进.SIMS的基体效应问题是影响其工作效率、结果准确性和使用范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深入研究SIMS的基体效应、克服基体效应是该设备的重要研究内容.
图1 不同微区技术(LA-MC-ICP-MS和SIMS)测定硫化物δ34S值与整体分析技术(IR-MS或者MC-ICP-MS)参考值之间的关系
图2 LA-MC-ICP-MS和SIMS测定硫化物标准物质δ34S值的重现性(不确定度,‰)



文章刊登在《地球科学》第49卷第11期

张文, 胡远, 卢山松, 胡兆初, 曾显丽, 杨盛均, 刘振严, 2024. 微区原位硫同位素新技术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 49(11): 3890-3903. doi: 10.3799/dqkx.2024.097

Zhang Wen, Hu Yuan, Lu Shansong, Hu Zhaochu, Zeng Xianli, Yang Shengjun, Liu Zhenyan, 2024. New Progresses in Analytical Methods of in situ S Isotope Measurement. Earth Science, 49(11): 3890-3903. doi: 10.3799/dqkx.2024.097

更多论文信息,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加入学术交流群

备注“姓名+单位+ES”



扫码添加小编微信,拉你进入《地球科学》编辑部学术交流群,群内不定期开展答疑会、分享学术研究、学术直播等高质量活动。


往期回顾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近70年中国变质岩石学-变质地质学的研究进展

造山带橄榄岩岩石学与构造过程:以松树沟橄榄岩为例

片麻岩穹窿与伟晶岩型锂矿的成矿规律探讨

岩浆作用与地球深部过程

从岩浆岩看青藏高原地壳的生长演化

地壳生长及深部物质架构研究与问题:以中亚造山带(北疆地区)为例

→辽东白云-小佟家堡子矿集区控矿构造及成矿有利区预测

→晶粥储存、侵入体累积组装与花岗岩成因

→交代岩石圈地幔与金成矿作用

实验地球科学的前沿与发展战略

实验地球化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展望

实验岩石学发展现状与趋势

实验矿床学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实验流变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高温高压装置研制和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构造地质学

纪念马杏垣先生

关于大陆构造研究的一些思考与讨论

秦岭造山带是印支碰撞造山带吗?

关于发展洋板块地质学的思考

大陆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

增生型造山带结构解析与时空制约

洋板块地质与川藏铁路工程地质关键区带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构造热事件时代及演化

中条山地区涑水杂岩新太古代烟庄正长花岗岩年龄及成因:对华北克拉通地壳演化的制约

→俯冲带结构演变解剖与研究展望


地学与健康

"同一健康"视角下医学地质学的创新发展

优化生态环境保障人民健康


古生物学

地史时期生物对冰室气候形成的作用


沉积和盆地动力学

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晚期前陆盆地沉积特征与盆山过程

陆相断陷盆地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研究进展

渤海海域秦南凹陷东南缘沙一段混积岩优质储层成因及勘探意义


石油地质学

非常规源岩层系油气形成分布与前景展望

→”双碳”目标下我国油气产业发展的思考

→我国陆上未来油气勘探领域探讨与攻关方向


地球物理学

从高分辨率地震层析成像看青藏高原软流圈的物质运动


《地球科学》

青年学者论坛回放

→黄康俊|金属稳定同位素示踪地球增氧事件

→张   文|激光微区锆石Zr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及参考物质研发

→Marize Muniz da Silva|巴西São Francisco地块 Mineiro带后碰撞岩浆作用

→Dionatan Ferri Padilha|巴西南部Dom Feliciano带后碰撞玄粗质和超钾质岩浆作用

→王选策|地球系统中的挥发分和物质循环——对非俯冲带岩浆的新观点

→陈   印|中国北方砂岩型铀成矿作用及其与构造演化和油气藏的联系

→荣   辉|基性岩侵入对铀储层成岩-成矿作用的影响:以松辽盆地钱家店铀矿床为例

→兰中伍|南秦岭岩浆作用与浅表环境响应

→余文超|贵州遵义下石炭统九架炉组铝土矿物源:来自地球化学与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的证据

→岳  汉|从2021年青海玛多地震到松潘-甘孜块体的长期形变模式

→王  墩|2021年Mw7.4青海玛多地震的震级、地震动场及破裂过程

→邓阳凡|华北东南缘综合地球物理特征及其对徐淮弧形构造带的启示

→谢国治|胶东半岛高Ba-Sr牙山侵入体的成因及其与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关系

→白江昊|长江中下游地区A型花岗岩成因:放射性成因Ca-Nd同位素制约

→李振洪|川藏交通廊道重大灾害防控专题

→王   栋|川藏交通廊道冰雪灾害风险评价

→汤高明|青藏高原典型地表地质灾害机理及分类

→崔一飞|川藏交通廊道泥石流级联调控风险防控原理与方法

→刘金高|金伯利岩与碱性玄武岩的成因联系及深部地幔演化

→丁   兴|富氟流体活动及其成岩成矿效应 

柳保军,雷超,郑金云 | 专题十:南海陆缘盆地动力学及其能源效应

施小清,杨晓帆,戴恒 | 专题十一:地下水环境的刻画与模拟

高晓英,罗涛 |专题十二:微区分析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梁琛岳,刘博 | 专题十中亚造山带南缘构造与成矿

Alexander Humphreys ,Johann Hohenegger | 专题十四:热带大型底栖有孔虫

 付伟 ,李登峰,李占轲,等 | 专题十五:战略性矿产资源研究与勘查进展

雷宏武,张晓博 | 论坛专题十六:地热能地球科学

李斌 ,张志遥 | 专题十七 :深层油气论坛

李博 ,吴琼,李严严 | 专题十八:强震区滑坡崩塌灾害防治技术方法研究

程晓敢,石许华,林秀斌 | 专题十九:盆山过程与动力学

黄发明,张东明,李旭 | 专题二十 :机器学习与灾害风险

郑义,虞鹏鹏 | 专题二十一:华南大地构造演化与关键金属成矿

黄发明,李为乐,谭道远 | 专题二十二:地质灾害风险智能评价

陈红汉,罗群,李文正,王海学,唐大卿 | 专题二十三:走滑断裂与油气

侯晓坤,贾智杰 | 专题二十四 :工程地质与防灾减灾

王全荣,杜尧 | 专题二十五:地下水系统参数获取与污染成因

董志文,王欢业,蒋宏忱 | 专题二十六:青藏高原环境-地质-微生物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