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总局2月14日发布公告称,核准于泳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寿资产”)总裁的任职资格。
根据国寿资产公告,于泳,经济学硕士,现任国寿资产党委书记、总裁,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等。曾任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总裁助理,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银行保险部总经理助理等职务。具备经济、金融、保险、投资等经济金融领域专业知识,拥有丰富的境内外保险、投资领域市场经验和管理经验。
截至2024年底,国寿资产合并管理资产总规模近6.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合并管理第三方业务规模超9200亿元,较年初增长28%;服务实体经济投资规模近3.8万亿元,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投资规模显著增长。
担任国寿资产高管近10年
履新总裁之前,于泳已在国寿资产担任高管近10年,推动保险资金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于泳此前表示,相较于其他活跃在金融市场的资金,险资天然具有看重中长期、服务长远利益的基因,在助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具有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在于泳看来,险资可以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具体来看,保险资金可以通过股权投资或非标债权对科创产业园及各类科技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在初步应用化及产业孵化阶段,开展股权投资;而进入相对成熟的产业化阶段后,保险资金则可通过股权投资,以及投资以股票和公募基金为代表的二级市场,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支持。”于泳进一步解释。
以国寿资产为例,据于泳介绍,作为中管金融企业的主要投资子公司,国寿资产充分发挥保险资金基因优势,立足专长、精准发力,充分发挥品种投资优势,加快投资能力建设,聚焦重点领域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国寿资产成立了专注于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科技行业的跨部门投研互动小组,加强对科技相关产业的全面理解与认识,促进提升科技领域的投资比重和决策质量。
以更高起点推进第三方业务发展
截至2024年底,国寿资产合并管理资产总规模近6.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合并管理第三方业务规模超9200亿元,较年初增长28%;服务实体经济投资规模近3.8万亿元,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投资规模显著增长。在2024年IPE全球资管机构排名中,国寿资产位列全球第32位,蝉联中国榜首。
今年1月,国寿资产部署2025年工作时强调,公司将紧紧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金融保险集团建设新蓝图,以“333战略”为方向指引,持续深化“四位一体”改革创新,全力推进七大攻坚行动。
一是以更高站位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高质量完成中央巡视整改任务,持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二是以更高水平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力度,加快完善科技金融投资体系,主动为资本市场发展多做贡献,当好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
三是以更高目标强化投资收益能力。要提升全球化全领域资产配置和投资管理能力,精准布局中长期投资,深化资负联动;固收投资要着力稳配置、强交易;权益投资要把握市场机会,提高投资效率;另类投资要落实“一核双翼、三线并进”要求,加强投资风险管控;研究要形成合力,完善“政研、产研、投研”体系。
四是以更高起点推进三方业务发展。发挥一三方协同发展机制,提升产品配置能力,增强营销价值贡献,加大跨境业务力度。
五是以更高效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强化战略引领,优化人才队伍,深化科技赋能,增强管理服务质效。
六是以更高标准提升风险防控效力。提升风险主动防御能力,健全风控机制,强化审计能力建设。
七是以更高协同促进子公司发展。基金公司要完善产品矩阵和销售模式;香港公司要升级跨境资产配置,拓展三方销售渠道;纽约代表处要在公司国际化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