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揭示着全球财富流动的轨迹。
这是胡润研究院连续第14年发布“全球富豪榜”,这份榜单,不仅刷新了多项历史纪录,更折射出全球经济结构的深刻嬗变——科技新势力颠覆传统格局,财富版图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构。
榜单数据显示,全球十亿美金企业家数量首次突破3400人大关,达到3442位,较去年增加163人,增幅5%。这些顶级富豪的总财富同比增长13%,创下历史新高。
美国以870位十亿美金企业家夺回全球第一宝座,较去年激增70人。这得益于美股科技股的强劲表现,纳斯达克指数在截至2025年1月15日的统计周期内上涨28%,为硅谷富豪们贡献了巨额账面财富。
中国以823人稳居第二,虽较峰值减少300余人,但结构优化显著。印度则以284人跃居第三,增长13人,本土科技巨头信实工业与塔塔集团,以及IT服务外包产业的繁荣,成为印度富豪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从榜单上还可以发现,AI、芯片、新能源已经构成新的“财富铁三角”。埃隆·马斯克五年内第四次成为世界首富,其财富较去年激增82%至3.07万亿元人民币,去年,特斯拉股价因AI技术整合与超级工厂扩产飙升,SpaceX的星链计划商业化加速,进一步巩固其“科技狂人”的财富护城河。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以1.94万亿元人民币位居第二,财富增长44%,40岁的马克·扎克伯格因其Meta在AI领域的投资获得回报,以1.77万亿元人民币的财富首次跻身世界前三。胡润百富创始人胡润表示,“全球富豪榜讲述的不仅是个人成功的故事,更是全球经济趋势的密码。”
在这场由科技驱动的财富重构中,谁能解码未来,谁就能占据先机。小米创始人及高管共9人登上全球富豪榜
农夫山泉的创始人钟睒睒凭借卖水和卖药,曾连续多年稳居内地首富的宝座。然而,去年,钟睒睒旗下上市公司农夫山泉股价下跌15%,万泰生物股价下跌近7%,他的总财富较去年缩水13%,失去中国首富的宝座。取而代之的是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张一鸣早年经历了多次创业尝试,最终于2012年创立了字节跳动,并凭借今日头条和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迅速崛起。如今,他凭借字节跳动4350亿元的估值,首次成为中国首富。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是今年财富增长最快的企业家之一。根据胡润研究院的数据,小米创始人雷军以2200亿元的财富位居全球第50位,较去年增长超过110%,这也是他首次跻身中国富豪榜前十。雷军作为小米的掌舵人,自小米成立以来,就以其独特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领导力引领着小米不断前行。从最初的智能手机业务,到如今涵盖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电动车等多个领域的生态链布局,雷军始终保持着对新技术、新趋势的敏锐洞察。在雷军的带领下,小米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还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广泛认可。值得一提的是,雷军在社交平台上还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他在抖音的粉丝数量已超过4400万,这不仅体现了雷军的个人魅力,也反映了小米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高知名度和影响力。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雷军如果能抓住机器人科技浪潮,有望问鼎中国首富。除了雷军之外,小米还有8位创始人及高管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小米的联合创始人林斌以800亿元财富位居全球第219位;洪峰、黄江吉、黎万强三人财富均为210亿元,并列全球第1306位;许达来以145亿元财富位列第1893位;刘德以100亿元财富位居第2575位;周光平家族和王川家族分别位列第2764名和第3206名。这些高管在小米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与雷军一起,共同制定了小米的发展战略,推动了小米多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小米业绩的增长神话
团队成员的造富神话,离不开小米集团强大的业绩增长。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小米集团总收入同比增长35.0%至人民币365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41.3%,达人民币272亿元,创下新高。具体来看,小米的智能手机业务依旧是其业绩的主要支柱。2024年,小米的智能手机收入为1918亿元, 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685亿台,同比增长15.7%,市场份额为13.8%,全球排名第三。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在2024年首次突破千亿规模,全年收入达1041亿元,同比增长30%;互联网业务全年收入达341亿元,同比增长13.3%,创历史新高;小米集团智能电动汽车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8亿元。小米集团表示,2024年,Xiaomi SU7系列交付量达136854辆,接下来,将扩充产能,保障交付,全力冲刺2025年小米汽车交付35万台的目标。二级市场上,自去年年初以来,小米集团股价一路狂飙,从最低约12港元每股一路涨至今年3月最高59.45港元每股,区间最高涨幅超过380%,截至3月28日收盘,小米集团报收51.05港元每股,总市值12820亿港元。回顾小米集团的成长进程,似乎每一步都踩准时代发展的脚步。2010年,
小米公司的创立,正值智能手机市场蓬勃发展的初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小米选择了与众不同的道路——以“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为使命,通过互联网营销模式和高性价比策略迅速崛起。2015年,小米进入扩张期,开始构建生态链体系,投资了超过300家企业,覆盖了智能硬件、家电、生活消费品等多个领域,形成了“手机×AIoT”的战略框架,与此同时,小米也加快了全球化布局的步伐,通过与国际运营商合作、建立海外销售网络等方式,将产品推向全球市场。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逐渐饱和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小米意识到必须向高端化转型,以满足用户对更高品质、更个性化产品的需求。2021年,小米启动了“五年千亿研发计划”,加大在芯片、AI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在智能手机领域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小米也开始布局智能电动车领域。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风起云涌,雷军决定开启造车之路,他高调宣布:“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所积累的战绩,押上全部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2024年3月28日,小米集团正式发布小米 SU7。雷军重申小米汽车的长期目标:通过15到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车企,为中国汽车工业全面崛起而奋斗。从智能手机领域的颠覆者到智能电动车赛道的破局者,小米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一次跨越式蜕变。如今,这家曾以“性价比”标签席卷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的企业,正以“技术硬核”的姿态,在两条万亿级赛道上书写着中国智造的新叙事。仅限淘系、京东、拼多多、快手、抖音等
平台卖家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