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由耶鲁毕业、在世界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工作多年的奶爸创立,旨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推荐优质教育资源。 |
最近韩国明星金秀贤和金赛纶的事大家都听说了吧?
28岁的金秀贤对16岁的金赛纶说出 “我什么时候能抱着你入睡,那就真的能睡个好觉了” 这样的话,看得我火冒三丈!金赛纶和友人聊天还称金秀贤为 “前男友”“初恋”,这恋爱关系基本坐实。
“为啥一个韩国女明星自杀的新闻,能在热搜上挂一个多月?”
当我看到韩国明星金秀贤和金赛纶的热搜又又又又更新时,忍不住想到了这个问题。
有网友说,这件事在韩国讨论的并不多,反而国人一直在跟它“死磕”。
是啊,为啥咱国人就非要死磕这件事呢?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说道说道。
俩人最新的消息,是金赛纶家属放出的最新证据。当年28岁的金秀贤对16岁的金赛纶发送这样的话:
“我什么时候能抱着你入睡,那就真的能睡个好觉了!”
“想你了!”
“即使你亲我,我也不知道。”
金赛纶和友人聊天记录里,只要提到金秀贤,用的称呼都是
“前男友”
“初恋”
这下,金秀贤与未成年金赛纶的恋爱关系也几乎被定论。而这起事件之所以能在国内热搜挂一个多月的原因也愈发清晰:
死磕,是因为我们都恨透了恋童癖,是因为这件事刺穿了我们的良知红线,是因为这件事给我们所有父母都敲响了警钟。
而目前金赛纶家属拿出来的种种证据,都直指“未成年侵害”,哪怕这位大名鼎鼎的韩国欧巴说出再动人的情话,也 绝不是什么浪漫情节,而就是实实在在的成年人利用权力与年龄差实施的操控 。
而更令人心寒的是,竟有人用“童星早熟”“自愿恋爱”来模糊事件本质——当孩子尚未长出完整的判断力翅膀,任何“自愿”都可能是被精心设计的陷阱。
恋童癖,比我们想象得更隐蔽。而一个孩子遭遇侵害的概率,比我们想象得更高。
最近看到一部真实的记录片,里面就讲了一个曾经的高中女生在一段“你情我愿”的不对等恋爱关系中,如何被摧毁的故事。
女孩名叫阿睿,在一个零食店里打工,认识她是在纪录片《是坏情绪啊,没关系》里。
她选择用马赛克遮住自己的脸,全程只能模模糊糊看到她的表情变化,看不到五官。
她最大的爱好是搜集植物标本,家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盒子,装着形形色色的植物种子,理由是“种子里蕴含着潜力”,成为一棵大树或一株小草的潜力。
她喜欢画画,会画各种各样的植物,也会随心所欲画各种场面,比如把人肢解,比如跟性器官相关的画面。
她时常觉得大脑中有一种强烈的怒气和恨意无法控制,还时常想象有一个人,这个人没有脸也没有身份。她就用各种东西去打他、伤害他。
这个人是谁呢?
阿睿想了很久,后来她把自己的脸套在这个人的脸上,感觉“合适了”。
她恨的是她自己。
她一次次观察自己,得到的结果都是厌恶。她讨厌自己,全身上下找不到一点儿让自己满意、喜欢的点。
可在两个初中同学眼里,曾经的阿睿是那么光芒万丈。
男同学说,阿睿是学霸,年级第一。还说,那时暗恋阿睿的男生有很多。
另一个男同学则直接承认:喜欢阿睿,至少六年。
那时的阿睿在大家眼里是一个会发光的女孩,让暗恋的男孩都喜欢到自卑的女孩。
那时的阿睿踌躇满志,把北大文学院视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但仅仅两三年后,阿睿身上的光就消失了,成绩下降,眼神暗淡。
她的改变,源于下一个要见的男人。
这个男人是阿睿的高中老师。
相遇那年,阿睿15岁,老师40岁左右。
高一上学期时,阿睿沉浸在被老师“宠爱”的幸福里。他会带她在田野里游玩,会对她说“我喜欢你”。
在老师的讲述里,15岁的阿睿把自己摘到的野花送到他面前。那一刻,他就注意并喜欢上了她。
有一次出去玩儿的时候,老师亲了阿睿。后来老师把阿睿带到了新家,发生了关系。
那次发生了些什么,阿睿完全想不起来。
在这之后,俩人的隐秘关系一直持续了很久,从高一下学期一直到大二上学期。
但阿睿的精神状态在高三已经很不对头了。
她说自己坐在教室里,脑子会不由自主地回放发生关系的画面。想着想着就很崩溃,甚至忍不住想要大叫几声。
为了控制情绪,她就使劲儿地咬自己,或者拿小刀扎一下自己。
晚上睡觉时会频繁地做噩梦,要么是诡异的发生关系的场景,要么是被妈妈发现并追杀。
一个噩梦惊醒后,又一个噩梦袭来。
那时,她的感觉是,害怕。
上大学后,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当时还是个未成年人,也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
“为什么他要这么做?”
为什么他和一个未成年人发生关系?
为什么他作为老师,要选择这么做?
为什么在她不懂性的时候,要经历这些?
……
这些问题,像恶魔一样纠缠着阿睿。哪怕在她大二主动提分手后,依旧成为绕不开的阴影。
阿睿给自己想象中的伙伴小鱼子写信:
我觉得我一定必须等到一个答案,我真的很难过。
和初中同学见面后,阿睿鼓足勇气,决定和这个老师再见一面,确定答案。
阿睿问:“为什么是我呢?你会不会觉得有点不忍心?”
老师没有回答,反问:“你想审判我吗?”
在阿睿追问下又说:“我想了,没有答案。”
过程中,没有争吵但并不愉快。
阿睿说,自己全程没有太强烈的情绪波动,很开心,她称这种状态叫“解离”。
她想起自己上高三时,有一次情绪崩溃了。从老师车上下来后,她就蹲在路边哭。原本已经开车离去的老师又开回来,把她拽到车上,大声地质问:
“是不是想把我钉在耻辱柱上?”
那时,她只觉得情绪崩溃全身没有力气,压根就不知道“耻辱柱”指的是什么。
现如今再回想起来,结合这次见面得到的“答案”,阿睿内心的感受终于得到了证实:
他是一个懦弱的人,不敢给自己答案;
他是一个满嘴谎言的人,所谓的爱情不过是自我满足。
她用十年的自我内耗、自我伤害、自我沉沦,终于确定了这一事实,也给俩人的关系定下了性质。
老师一句句“这是爱情”和自己的痛苦感受曾让阿睿苦苦挣扎:
我是一个受害者吗?
还是一个不幸的、谈了段糟糕恋爱的人?
这不是爱情,这是玩弄。
这不是恋爱,这是一个恋童癖对未成年女孩的伤害。
这不是孩子的错,这是恋童癖的耻辱。
后来,阿睿画了一幅画,一只小鸟被击中后像烟花一样绽放。
精神科医生说,这幅画里潜藏着“想往前”“想变好”的力量。
成年后的阿睿,终于可以大声告诉自己:
“我没做错。”
那些年给自己的愤怒和攻击,也终于可以还给本就应该担责的成年人。
她在跟老师见面时,怼了对方一句:
“对,我是想审判你。那又怎样呢?”
她把那么多年的自责、攻击,扔给了摧毁自己人生的男人。尽管那个男人还想要逃避、推脱,但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阿睿不再负重前行。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问:
“阿睿那么痛苦的时候,父母在哪里呢?”
是啊,父母又在哪儿呢。
精神科医生问:
“没有跟父母求助过吗?”
阿睿的回答是:
“没有这个习惯。”
从有记忆开始,阿睿就没有感受过被爱。
妈妈从来都是面无表情地看着她。爸爸则脾气暴躁,打她就是家常便饭。俩人的共同点就是,格外关心阿睿的成绩。
有一次,他们全家一起吃饭。阿睿不小心把菜掉到了桌子上,爸爸起手就是一巴掌。一颗门牙掉了,阿睿不敢哭,含着泪吃完饭,发现又掉了一颗门牙。
还有一次,阿睿在学校写作业。爸爸发现她不太认真,就拿着铁做的戒尺和钢管,骑在她身上使劲打。
那次打的她走路都困难,没法洗澡,去学校都是妈妈背着去的。
对爱的渴望,成了老师捕猎阿睿的最佳武器。
阿睿说,自己从没想过能跟一个成年人在一起这么快乐。
她在老师一声声“喜欢你”中,得到了某种类似父亲般的关爱。
对被爱的迷恋,让她选择对父母隐瞒这段关系。
对被爱的失望,让她在痛苦时选择独自承受,直至身患抑郁自杀。
让孩子感受不到爱,就是在关闭孩子的求助通道,就是在把孩子往深渊中推,就是在把孩子往恋童癖、坏人手里送。
我在查阅资料时,看到太多让人震惊的例子:
小学女生被保安猥亵;
幼儿园的孩子被亲爷爷侵犯;
青春期的女孩被继父侵犯;
6岁男孩被舅舅猥亵;
13岁男孩猥亵5岁妹妹;
……
这些不是遥远的社会新闻,而就是正在发生的现实悲剧。我们总以为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就是爱,却忘记真正致命的伤害往往来自情感荒漠—— 当孩子连最基本的“被看见”“被珍惜”都成为奢望,施害者递过来的任何“温暖”都会成为致命毒药 。
此时此刻,看看你身边那个正在熟睡,或是正在写作业的孩子吧。TA是否知道真正的爱从不需要用身体交换?TA是否相信无论发生什么,父母永远会张开双臂说“这不是你的错”?我们要教会孩子的不仅是识别危险触碰,更要构建起坚不可摧的情感护盾—— 当家庭成为随时可以停泊的港湾,当父母的眼神永远盛满理解而非评判,孩子才能长出拒绝伤害的勇气 。
阿睿用十年时间在画布上重构了自己的人生,那只被击穿却绽放成烟花的小鸟,终于挣脱了耻辱感的锁链。此刻她最想告诉天下父母的,或许不是如何识别恶魔,而是如何让孩子永远不必在家庭之外寻找光明。
当我们用真正的爱与理解浇灌孩子的心灵,那些黑暗中的触角,便再难找到滋生的缝隙。
同时,不放过一个伤害孩子的人, 也是我们 中国人一追到底的原因。
往期推荐:
👉 孩子周围究竟潜伏着多少恋童癖?如何自保?
1
END
1
|
微山西 · 今年,社保卡将实现一个逆天的功能! 8 年前 |
|
占豪 · 广东人的由来和组成,万万没想到是这样 8 年前 |
|
风青杨 · 《别让孩子成为一只流泪的蜗牛》看哭了所有人 7 年前 |
|
工程客 · 住建部:未来5年建筑业发展8大风向标! 7 年前 |
|
五饼二鱼 · 一个千万不能消失的视频,价值千万,一定要传递给家人、亲人和好友! 7 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