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了在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上,关于肺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针对肺癌的靶向治疗耐药性问题的研究。文中介绍了乐秀宁教授及其研究成果,包括ORCHARD研究、MARIPOSA研究、SAVANNAH研究等,并阐述了应对靶向治疗耐药性的策略和方向。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其他多项肺癌相关研究的重要进展。
乐秀宁教授是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专家,专注于肺癌和其他胸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她致力于基于最新科学发现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并积极探索新的治疗选择。
ORCHARD研究针对EGFR突变且对奥希替尼耐药的患者,探索了新的联合治疗方案。该研究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并有望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MARIPOSA研究、SAVANNAH研究和SOHO-01研究等都在肺癌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同时,KRAS突变NSCLC相关研究也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乐秀宁教授指出,应对靶向治疗耐药性需要从深入探究耐药机制和精准检测两个方面入手,同时开发联合治疗方案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上,众多肺癌领域的新研究和新成果备受瞩目,其中针对靶向治疗耐药性这一临床棘手难题的研究进展尤为引人关注。在ELCC会议现场,【肿瘤资讯】有幸采访了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乐秀宁教授,就相关研究进展及未来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
MD安德森癌症中心 胸头颈医学肿瘤内科
2003年,取得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学位
2010年,取得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
2010年~2017年,分别于马萨诸塞大学医学中心、哈佛大学医学院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和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作博后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员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会员
乐秀宁教授临床专长包括肺癌、头颈癌和其他胸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她致力于提供基于最新科学发现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并积极参与临床试验,以探索新的治疗选择。她的研究兴趣集中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机制和治疗策略上,特别是在EGFR突变、MET突变和免疫治疗方面。她在多个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同行评议论文,包括《临床癌症研究》、《癌症》(Basel)、《癌症细胞》、《临床肺癌》、《胸部肿瘤学杂志》、《肺病学》、《白血病与淋巴瘤》、《临床癌症研究》、《癌症》、《血液学进展》等,并获得了多项研究资助。
ORCHARD研究为EGFR-TKI耐药患者带来新曙光
在本次ELCC大会上,乐秀宁教授口头汇报了ORCHARD研究的最新进展。
ORCHARD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国际多中心的II期临床研究,旨在探索针对EGFR突变且奥希替尼一线治疗耐药患者的治疗方案。该研究纳入了经奥希替尼治疗后进展的患者,并对其肿瘤进行分子分型。根据是否检测到明确的耐药机制,患者被分为两组:A 组(根据检测到的耐药机制进行针对性治疗)和 B 组(未检测到明确耐药机制的非匹配组)。乐秀宁教授重点介绍了B组患者接受奥希替尼联合Dato-DXd(一种靶向 TROP2 的抗体偶联药物)治疗的结果。截至2024年10月12日,本研究共纳入69例患者,其中35例患者接受Dato-DXd 4mg/kg 联合奥希替尼治疗,34例患者接受 Dato-DXd 6mg/kg 联合奥希替尼治疗。结果显示,Dato-DXd 6mg/kg 剂量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11.7个月,4mg/kg 剂量组的PFS为9.5个月,这一数据令人鼓舞。乐秀宁教授表示,他们期待看到总生存期(OS)数据,并希望这种组合疗法能够真正为奥希替尼耐药患者群体带来获益。
ORCHARD研究的重要价值在于,其为EGFR突变且对奥希替尼耐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联合治疗方案,有望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通过精准的分子分型和个体化的治疗策略,该研究为未来肺癌治疗的精准化和个性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次ELCC大会精彩纷呈,众多研究汇报了重要进展。乐秀宁教授特别关注了几项研究:
MARIPOSA研究是一项针对EGFR突变患者一线治疗的研究,评估了埃万妥单抗联合兰泽替尼治疗方案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该联合方案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OS),有望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OS)达到 4 年以上(数据尚未成熟,未超过 50% 中位数)。这一结果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均是极大的鼓舞,未来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可能会得到更多考虑。
SAVANNAH研究探索了奥希替尼一线治疗进展后、MET过表达和/或扩增的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后线治疗方案。此次大会公布了该类患者采用赛沃替尼联合奥希替尼方案可取得具有临床意义且持久的肿瘤缓解反应。
SOHO-01研究评估了BAY 2927088在经治HER2激活突变NSCLC患者中的疗效,结果显示,其在HER2阳性肺癌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的客观缓解率和持久的疗效。这为HER2阳性经治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本次大会还汇报了多项KRAS突变NSCLC相关研究,例如KROCUS研究等。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都是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为KRAS突变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上述研究不仅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还为未来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同时,其有望改变临床实践,为更多耐药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选择。
耐药性问题是靶向治疗临床应用中难以避免的难题。乐秀宁教授指出,目前临床上应对靶向治疗耐药性的主要策略和措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向:
个体化分析:不仅在实验室层面,更要针对每一位患者、每一个肿瘤进行个体化分析。例如,对于EGFR突变患者,在疾病进展时进行组织活检,以明确耐药的具体机制。
精准检测:在耐药患者中,通过精准的分子检测,明确耐药的驱动基因改变,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组合疗法:从药物研发角度,组合疗法展现出巨大潜力。例如,ORCHARD研究中的Dato-DXd联合奥希替尼方案,其PFS取得重要获益。此外,KRAS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如KRAS G12C抑制剂联合PD-1抑制剂)也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
克服多重耐药机制:未来药物研发的方向可能是在难治性患者群体中,进行精准肿瘤学检测,并开发能够克服多种耐药机制的联合疗法。
乐秀宁教授强调,未来在药物研发领域,尤其是在难治性患者群体中,精准肿瘤学检测和开发能够克服多种耐药机制的联合疗法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随着这些研究成果的不断深入和应用,肺癌治疗的未来将更加光明。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Nydi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Nydia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