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爆竹已经放得尽兴,正月里的丰盛家宴也吃得心满意足......但地道中国年的仪式感,从不止于此,还有一件重要的期待尚未从你我的春节心愿清单上划去,那就是:赏灯!
燃灯、放灯、逛灯会,是新春必须要提上日程的一环。年节的冬夜当然不同于往日的沉静,全国各地哪怕深夜也仍然是灯火通明、绚烂如昼。在“光明之城”泉州,各式花灯点亮刺桐城的不夜天;在灯会界年年出圈的自贡,以光怪陆离的巨型灯彩玩转“赛博朋克”的艺术;北国哈尔滨,则以冰雕冰灯筑成冰雪之国,引得全国来客打卡驻足.......
五光十色的灯彩,不仅承包着新春最为绚烂丰盛的视觉记忆,也盛放着国人的“极致浪漫”。
宫灯、鱼灯、冰灯、走马灯.....
各地灯彩有多缤纷出奇?
如果说春节是一场浓墨重彩大戏,那灯火如昼的琳琅灯市,就最完美的压轴之景。在普遍认知中,新春放灯的习俗起于汉而兴于唐,尤其随着唐玄宗燃灯三日的制度鼓励下,民间的新春灯会愈发隆重、盛大。
每到灯会举办之时,城区往往人潮拥挤,足不着地。孩子们被父母们架在肩头,流连于千炬万盏、火树银花的繁华景象间,为着各式神奇的灯彩惊叹不已;在辛弃疾吟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名句之后,少男少女们也都在摩肩接踵的人潮间,暗自期待着一幕浪漫的相遇.......
民众对元宵节灯市的热情,促使民间制灯行业的发展“卷上加卷”,各地灯彩的形状各有各的曼妙,浙江及皖南一带喜欢用竹篾绑扎成活灵活现的鱼灯,在粉墙黛瓦间摇头摆尾的穿游;北国人民则擅长就地取材,自从辽金时期,东北地区的冰雕冰灯就已是寒冬必不可少的一景;而北京的宫灯,则有浓厚的宫廷韵味,工匠以细木为骨架镶以绢纱和玻璃,绘上各种图案的彩绘窗扇,简直精致至极.......
小小的灯盏之中,也凝结着一代代手艺人对非遗技艺的至臻追求,在“光明之城”泉州,花灯以刻纸、针刺工艺和料丝镶装技艺为长,刻纸上诞生的图纹花样个个活灵活现;而粤式的走马灯更是栩栩如生,蜡烛点燃后引起空气流、带动灯胆旋转,各式人物、花鸟等形象不断运动、变幻,堪称南派美学的集大成之作。
而如今,最原始的新春赏灯环节也不断改造创新,在结合了当代先进的声光技术之后,灯会俨然已经是一场场充满活力与创新的“现代艺术展”。且看“年年办灯会,年年是状元”的自贡,曾以“生命之树”、“精卫女神”等赛博朋克风格的灯组强力出圈,今年更是有高达18米的“白素贞”和14米的“小青”深情对望,以“青城双姝”灯组成为这个蛇年炙手可热的打卡点。
泉州,黄山,自贡,南京.......
哪里的元宵灯会最热烈?
一盏盏灯彩为城市的夜空披上了鲜亮颜色,而从南到北,因灯会而声名鹊起的城市,宛如星罗棋布的星辰点亮祖国的版图,渲染出一幅光明的画卷——
流光溢彩的秦淮灯彩,
照亮南京的夜空。
摄影/方飞
这几年来,在信息与交通的通达下,南方的众多灯会大城愈加“出圈”,吸纳着全国各地涌来的人潮。见证六朝盛世的南京城墙下,荧荧河灯在秦淮河水中蜿蜒漂流,高耸入云的巨灯在古城中拔地而起;在黄山脚下的小镇,随着铿锵有力的鼓声,嬉鱼灯队伍从祠堂游动而出,巨大鱼灯闪着五彩光芒,把吉祥送到家家户户;在海峡这头的福州,一艘艘宝船靠岸伫立,复现着闽人扬帆出海的历史传奇,而两马灯会的海灯,宛如小家与大家之间紧密牵连的纽带......
而北方的辽阔平原之上,人潮与灯火,串联起一幕幕难能一见的灯阵壮景:河北邯郸的苇子灯阵,男女老少手提苇子灯倾巢而出,彩花配彩灯,灯阵映人影。数百盏苇子灯在夜幕下排出若干阵型,宛如繁星点渲染天际;而被黄河流经的北方诸省,都流行着一种九曲黄河阵,以弯弯曲曲的灯阵模拟黄河之龙曲,黄土高原之上,九曲阵中灯光齐明,横竖成行,犹如巨龙飞腾、焰火满天,蔚为壮观。
一“火”一“丁”既是光明与希望,也是人丁的兴旺。一个团圆中国年,一盏盏灯成为了春节独一无二的 “气氛担当”,点燃着万家温暖、渲染出无边浪漫,更折射着春节的精粹与东方之美。
文 | 阿智
图片编辑 |=G
头图 | 九阳、鱼一条
封图 | 杨学琛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