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州最被低估的美食高地,是——

企鹅吃喝指南  · 美食  · 1 周前

正文

每年我们写广州美食榜单,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低调片区,年年都能在竞争最激烈的正餐圈占据一席之地。

就是我们心中认为广州美食最卧虎藏龙之地:芳村

若你没有仔细探访,芳村只是全国最大的花卉市场、全国最大的农产水产交易市场之一。

但会吃的老饕看来,这里可是实打实的老广生活区,里面藏有百年的古村落,如今声名远扬的云吞、牛杂名家,都起源于此。

前段时间芳村坑口的「生菜会」(已被列入非遗的百年庙会)盛况,还在小🍠上火了一把,吸引方圆百里的人专程来买生菜、吃生菜包、生菜鱼丸、吃生菜席,完整保留了市区体会不到的老广民俗风貌。



市区打车不过半小时,就能走进这低调的芳村,不用准备太多钱,10元级就能尝尽纯朴动人的庶民美味

芳村美食指南,我们5年前就写过了,每一栋不起眼的自建村屋,都藏有小神店。如今回看,选店依然很稳,99%的信息仍然适用(当时挖到的新店,现在也成了小🍠上的爆文推荐)
图片
图片

篇,我们来着重挖一挖芳村的小吃,基本市区所有的小吃,在这里都有更加保质保量,更实惠的出品;还一些道地风味,也只能在芳村才找到。
今天就带大家再访芳村,看看这宝地还有多少值得发掘的美味!

◎桃子石磨肠粉

把这样一家肠粉作为芳村的开屏小店,是觉得它很能代表芳村小吃的普遍形象

开在弯弯绕绕的居民区深处,只做街坊生意,不为游客服务,所以某评上没有收录,地图上没有定位,出品口碑只在小范围相传,没有熟人带路,真的很难找到。

尽管如此难找,但值得前往一吃。

店仔蚊型,大概不过5平,室内用餐区只能容下两张小桌,蒸柜只能摆在室外,但即便是这么狭窄的空间,也要置入相比已是庞然大物的石磨,天没亮就开始磨纯米浆,当日磨仅限当日卖。

室外的蒸柜是单屉的,也就是一次只能做一份,效率低,却能保证每份都热力均匀,守住最佳熟度。

如此朴实无华的一碟纯米浆肠粉,仅售4元起,最贵的鸡蛋牛肉肠也不过10元,是市区吃不到的物价

蒸出来的肠粉厚薄适中,入口柔滑带微微的回弹,纯粹的米香不用多言,吃时再加点自家制的辣椒酱,辣度中等,香气更浓。

小店也有自我要求,猪肉肠会细心地问是要肉碎还是肉片,甚至记得每一个街坊的口味偏好,不为赚大钱的低廉售价,真是至真至诚的经营之心

◎水养石磨肠粉

和前一家相比,这家肠粉地理位置就容易找得多,位置就在百合园市场内,同样是几平米的小店也要做石磨肠粉。

不禁感叹,在市区还愿意做石磨米浆的少之又少,在芳村却俯拾皆是🥺。

点了一份肉碎肠,上桌时素面朝天,豉油适量,其实这就是好肠粉的底气,因为纯米浆吸力迅猛,能瞬间把豉油吸满,立马过咸,不仅米味盖掉了,还导致口感变柴,所以要先扫食油再淋豉油,延缓肠粉的吸力,更能保住米香与口感。

*有时见到泡了一汪豉油的肠粉,一是粉浆里不是纯米,有加入澄面或生粉,所以吸附力不高,二是拉得太厚,也需要更多豉油调味。

这里的肠粉是透薄风格,更加炫技,夹起一著能看到莹润的米浆之光,这种薄肠粉口感极滑,所以要趁热吃,嗦着吃,三两下嗞溜完,才是对这门手艺的尊重。



如此一份,仅需5元起(白粥还免费任装!),真是优秀得价不配位。

如果是早上来,也推荐在这家店的隔壁的「老油条」买现榨的油条和咸煎饼等(单价仅需2元!),有空气感的脆香,搭配着肠粉白粥一起吃,没有比这更低价的满足感了!

P.S,本篇收录的店有部分就在这市场的附近,可将此店作为起点,走出一条逛吃逛吃路线~

◎兄弟居小食店

说到老广早餐,这家兄弟居就是芳村的代表老字号之一,经营近30年,是一代芳村人的回忆。

从早到晚都人流满满,是从学生到老人家都依赖的一家店。

一份鸳鸯肠+一份艇仔粥就是蛮经典的早餐组合,这里的肠粉就是厚皮的版本,所以份量更扎实,口感也更有嚼劲,但嫩滑度就会欠缺,和前两家相比,技术含量要低一点。

肉也大块鲜嫩!

艇仔粥配料虽然比传统版本要少(例如翻不到猪皮,不确定是不是个例),但份量很足,煲得米粒开花,粥底够香够绵,相信其它生滚粥也不错吃。

如此早餐组合共20元,在市区人看来物超所值了,但芳村街坊就撇撇嘴,说已经是这区最贵的物价,快吃不起了啊这就是芳村人引以为傲的privilege嘛)

除了早餐,这家的花肉蒸饭也很受欢迎。

◎焯记美食店

接下来,距离弟居仅几步之遥,还有另一家老字号,吃牛三星。

13元有这么大一碗,内里扎扎实实地填满牛心、牛肝、牛腰(甚至没有一丁丁萝卜酸充数),能令内脏派狂喜。

除了是牛骨汤作底外,这家还会另外浇一勺排骨酱汤上去(店里有排骨面这个品类,熬煮排骨的汤也不浪费,这很老广),所以整碗色泽偏深,口味也更加复合,不需要另外调味已很香浓。*但如果是牛三星的原旨派,估计就不会太喜欢。

很多人喜欢配上粉面,但我们实在吃不了 ,因为是这么大一缸!👇🏻

◎芳村牛杂妹

芳村还有一个很低调的称号,就是牛杂必争之地,如果是牛杂拥趸,或是较资深的foodie,肯定都有听说过当年称得上传说的「阿婆牛杂」,其发源地就是在芳村。(至于后来阿婆年纪大不再推车仔卖牛杂,阿婆牛杂更成为了一个商标,继而变成连锁店,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直到现在,芳村依然是牛杂车仔档胜地,而且还是相对少见的清汤派牛杂,不夸张地说,芳村即便是小小的一个车仔档牛杂,其风味也能把市区的一众牛杂店比下去。

我比较喜欢去的,是红棉大厦对面合兴苑门前的车仔档,合共有两家,一家被称牛杂姨,另一家被称牛杂妹,位置更有利,经营时间更长(20多年)的牛杂姨在社交网络上更红,更多人知道,相比之下,稍稍曲进去内巷的牛杂妹(经营7年多)名气要低一些。

这次特别说一说牛杂妹,是个人更欣赏的风味,因为是纯牛骨熬制的高汤,所以汤底更清醇,一定要另外打一碗汤呼呼地喝

而且品类选择多,看这如日式烧鸟般的摆盘,牛杂各部整齐分明,且鲜度很好,例如牛百叶用的是鲜牛百叶,所以是原生的黑色。

真正新鲜的牛杂,才经得起清汤的氽烫,这里有几个部位特别推荐,能本真地呈现鲜牛杂的食味。

首推牛肠,奶白无暇的肥膏满腔,入口是干净的牛油本味,因为新鲜,外壁还保有生命的弹性,嚼起来是微弹不腻的。

然后是牛肚各部都要点,包括毛肚、矜贵的金钱肚和比较少见的牛肚边,这是牛肚壁最厚的位置,所以弹性十足,仿佛生前的牛劲化作一股阴力与后臼齿角力。

还有这一串牛心顶(我看着不太像?评论区可以指正一下),就是脆、滑、爽的综合,口感的起伏度令人上瘾。

如此优质牛杂,每串售价仅需2-4元。

小店做得用不用心,在一些细枝末节也能洞察,例如青菜非常新鲜,嫩绿嫩绿的,韭菜会圈线成只有指头大小的捆筒状,这样煮时就能把汤收在腔内,入口就有爆汤效果(当然这点牛杂姨也有)。

还有酱料有足足五种可选,除了基础的蒜蓉辣椒酱、海鲜酱、茄酱,还另外有自家制的油辣椒和辣椒圈豉油,尤其是后面两种,太好吃了,为了吃这个酱,又多点了几串牛杂……

更难割舍的还有这一罐咸酸(也就是酸萝卜),一般牛杂店会配点切粒的咸酸免费加,但这里的咸酸是要按份收费的,但值得。

是厚切成一大片的萝卜经腌制而成,非常的爽脆无渣,酸味柔和明亮,还带不扰人的辣,能瞬间醒胃提鲜,太好吃太脆爽了,像在吃上等的冰镇萝卜!

站在车仔边,热呼呼地一口牛杂,一片咸酸搭着吃,冰火交融味之美,此刻的满足值已被推至最高。

最后多说一嘴牛杂姨,因为知名度已经很高了,其实也不需要我们再介绍,要说两家对比起来,价格差不多,口味就各有特色,例如牛杂姨的汤底更浓厚带酱香,专注于牛杂,其它品类相对少其中牛筋、牛膀、牛腩特别好吃,大家看需求自选叭~

◎常见面雄记竹升面

来芳村,也一定要来这间叫「雄记」的老字号,试试这碗细蓉(云吞面)

看菜单有点端倪,面就分为全蛋面、纯蛋清面两种在市区较少见这种划分,且后者单价还要贵个3块。

但值得多付这3块

纯蛋清面,顾名思义就是去除了鸭蛋黄,独留下鸭蛋清与面粉、碱水压成的面团,和全蛋面相比,前者是韧爽,后者是脆爽,入口有跃动的弹牙,且神奇地比全蛋面有更重的蛋香。

每天卖的也是鲜竹升面,这么多年来都是老板一个人压,在这巨型大茅竹竿上有律跳跃,只压当日的份,卖完收工(当天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要看压面得一早来)


这一碗云吞纯蛋清面,15元,比市区动辄30、40的云吞面还要本真。 体积是非常传统的小粒,拖着金鱼尾,云吞皮就是用纯蛋压成,口感薄滑,内馅的猪肉肥瘦比例佳,包有浓浓的肉汁。

最绝的是!那猪味,对,就是猪有猪味的那种猪味,已经好久没吃到猪味这么纯粹悠远的云吞了(真的会为此眼湿湿🥺)

店主说他们多年来都是用新鲜的黑毛土猪作馅,成本是高点,但胜在猪味香呀!

最后,也从雄记引出一嘴背景:

将时间往回拨,广州的云吞面可以用日占时期作为一个分水岭,战前,广州已有颇具规模的云吞面店,为了躲避战乱前往香港再起炉灶,直接创造了香港云吞面的历史,如今香港能叫得出名头的麦字派、何字派、忠字派等云吞面,均属同一广州家族祖源。从战后到近代,广州的云吞面店又有新的家族占领市场,位于沙面市场超过30年历史的「永记」是近代的云吞世家代表之一,其家族的各辈,分别开了颇有名气的「自造竹升面」,「庆云居」(我们都有写过),还有其它云吞面店等等遍布各区,彼此和谐地各自为营,雄记属于家族里的大长辈级,没想到来吃这样一家小小的云吞面店,竟也触及广州云吞面的发展缩影。

◎麦子仪原味炖品

来到炖汤小店,芳村也是卧虎藏龙。

这间「麦子仪」就是我们的私藏,虽然开在隐藏的巷子深处,但勇于做品类丰富的靓汤,且许多选材在市区都喝不到

来看一看菜单,大概就懂我的意思,猫爪草、春砂仁、灯心草、金线莲、三子、五红……要么是少见的煲汤组合,要么是听也没听过的药材。许多还是抢手货,去晚了还吃不上。

这个季节,我们会喝一些清热去湿又化痰的汤品,而这些基础原盅炖汤,售价不过20元左右,价格和市区差不多,份量却是市区的2-3倍大,且汤料都要顶破汤面。

甚至还有预订的汤品,会用更少见矜贵的食材,价格能冲上80元一盅,订的多是熟客,也展示了店家煲汤的专业度

广州喝汤注重食材季节,此时可以先来一盅「淮山茯苓木棉花扁豆炖龙骨」,木棉花作为广州的市花在这个季节开遍全城,散落各处,时会见到一些阿婆随地大小捡,回家晒干后就能拿来煲汤。本身味道清雅,令会汤头更添清醇。

近年高端餐厅很喜欢用的金线莲,在这里也能看到,也试了这份「金线莲石斛七宝炖瘦肉」,用的是连茎的金线莲,风味会相对厚重一些,但整体还是炖汤的清甜。

这家的汤调味极轻,普遍风味遍淡,很有老广的煲汤风格,但如果喜欢汤料厚重派,就无法get到其妙处。

一般炖汤店都会配有一些快餐,这家的快餐配汤的套餐才35元左右,份量哗然,所以中午附近有不少居民会来这里当快餐饭堂,有靓汤有饱饭,真是企理又妥帖。

◎私人定鸡

芳村也能给各种神奇小店一些生存空间,例如这家「私人定鸡」,很多人过来就为了吃一碗鸡饭

这碗鸡饭是来自增城(广州下属的一个区,知名荔枝增城挂绿产地 ),增城较知名的鸡饭有朱村鸡饭,以整鸡焖成,份量较大,但这碗是廖村鸡饭,会先将鸡切件单独焖炒过,饭呢就是用浸鸡的鸡汁与鸡油焖煮,最终鸡肉鸡饭拌于一锅,更适合单独按碗售卖。

这一碗鸡饭夹着鸡粒,香气噗噗,但是15元一碗,在芳村是不是有点高了啊?

原来这个价格有成本所在,这家店叫「私人定鸡」,也是因为鸡饭只是其中小小的副产品,本身老板在乡下经营大型的生态鸡场,鸡种售价相对就高(还是特供到政府的鸡种 )肉质上也能吃出区别,鸡皮是脆中带点韧劲的,鸡肉也更有嚼头,和市区常见的软趴趴鸡肉不可比。

自家做供应源头,自然也能得到一手的鸡杂货源,所以在这里吃鸡饭时,也可以加一碗鸡杂汤。

汤头醇香没有多余的药膳味干扰,鸡杂满满当当,除了鸡黄鸡肠,还有将要成型的大鸡蛋……汤不够可以再加,只需10块钱,划算~

◎鸡鸽皇

吃下来发现,芳村一些组合别致的店,都是拥有自家农场的供应商,例如这家「鸡鸽皇」,主打的是鸡汤粉+爆汁红烧乳鸽的组合。

红烧乳鸽尤其推荐,因为店家在清远拥有农场,所以选的也是当地自养的中鸽,体积相对大,肉质也更扎实,事先已卤制与风干好,于店内的冰箱悬挂保存,每次会现点现烧。

大概是这种小店规模里吃过完成度最高的红烧乳鸽了,外皮香脆还保有一定的油脂,香气横陈。

烫手也要趁热开撕,汁水像涌泉一样淌出,招牌上大大的「爆汁」二字果然没有虚假宣传。

相比之下,鸡汤粉是略逊色一些,主要是汤头味道较寡,但自家养的鸡皇有饱满油脂,十分香口,加分!所用的广西粉又滑又薄,也加分!

总体很值得为红烧乳鸽而来,鸡汤粉就按需吃吃~

◎潮汕啊茂烧鸡

芳村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景点」,那就是菜市场,例如荔塱和中市,都是邻近地区城市要跨区跨市来逛的市场,然后推着小车装个满满当当的农产海鲜回家。

图片

那么顺便也买一只烧鸡吧。

这家「潮汕啊茂烧鸡」,是附近芳村居民的烧腊爱店,一般而言烧腊明档是鲜少做烧鸡这个品类的,因为不能大批量烧好,要想得到最佳口感,得现做现卖,对于明档来说效率太低。

但这家店的烧鸡,就会下单后才烧制,要等个10分钟左右,就会烫手地上到砧板上,麻利斩件,冒着热气打包好。

看着专业的烧鸡打包,大饭盒配小饭盖,不绑口,让它自然空气流通,不然就会闷软了酥脆的鸡皮,口感尽失。

烧鸡一般会配点淮盐,但这里只配了自调的甜酸酱,可见对自己的调味非常自信,不蘸料吃起来,嗯,确实腌料的香气已渗至由表及里,咸度恰好,连酸甜酱都觉得多余。

因为是潮汕人开的明档,所以有许多潮汕风格的凉拌菜也可以买一买,例如自家菜脯,凉拌猪耳、猪脚等等。

◎神奇芋头茶

再来见识一下芳村的神奇小店「神奇芋头茶」,这应该是整个广州独一家的品类了。

芋头茶」可以理解为凉茶的一种,是古老的民间药方,原材料除了一些中草药外,最重要的一味是尖尾峰野芋头,且要是来自两广产地的品种,共冶一炉再熬足10个小时以上,才能「出味」。

从口味来说,这是一种人人都能接受的风味,不像传统凉茶喝得人命苦,主要是甘甜调的,煲汤阿伯甚至会加一点点盐(为了让它更甜??),与罗汉果的风味近似。

4块钱一碗,给你这么多的功效👇🏻*注,我们不保证此为科学根据

虽然功效可信度不高,但我们广东人对于凉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心理依赖,这一碗下去,好像老痰是有降了一点🤏🏻。

◎花湾甜品

来到芳村,还有必吃的糖水店推荐,过去我们曾经推荐过「甜园」,是心中芳村Top 1的糖水铺,这几年,竞争似乎更激烈了,例如这家「花湾甜品」,竟然开到了芳村鹤洞。

这间来头不小的,它的前身,正是市区糖水一级战区文明路的老字号「玫瑰甜品」(也是我们认为区域内最好的糖水店,后来据说易主了),店主选择在芳村开了这间店,延续玫瑰的经典出品。

首先,每次去玫瑰必点的「杏仁豆腐」,这里当然也有,经过这么多年,这道甜品多了许多组合,例如芒果西米杏仁豆腐,可以理解为清甜版的杨枝甘露,杏仁豆腐依然清爽透滑,杏香淡雅,不会失望的味道。

其次是凤凰奶糊」,用的奶与蛋都很醇香,组合后顺滑微甜,作为热食的糖水很适合这几天倒春寒的广州 。

另外还有芝麻糊、炖蛋等也没有出错,倒是经典之一的糖不甩,就做得相当一般,主要是糯米团煮得太过,口感粘腻,不推荐了。

但这家店,还是令人感到可惜,小店夹在高耸的住宅和公寓之间,做的主要是外卖生意,店内自然没什么氛围可言,也不见那位中气十足的老板阿叔,过去总是亲自下单,亲自介绍,很爱干扰顾客点单,点得太多还会生气,这些都是玫瑰的「人味」。

虽然出品尚算在线,但感觉缺失的部分,就如这煮坨了的糖不甩一样,是无法恢复的吧。

◎梨村茶铺

写了一堆传统的小吃,那么来间不传统的奶茶店。

这间「梨村茶铺」主打的是鲜果茶,只要每次经过芳村都要专门喝上一杯,可以说,如果市区有这么一家店,基本没其它奶茶店什么事了。

所处的区域不算旺区,但工作日的上午也有这样的外卖单量,足见口碑。

经典和季节性的饮品都喝过了,这家店最稳的还是经典款,首推这杯「现榨老椰龙眼冰」,龙眼冰在广州的糖水界都很少喝到了,没想到在一家奶茶店喝到了让人留恋的一口,选用的是新鲜的龙眼,部分榨成汁,部分留果肉,甜度把控得极好,独留龙眼的清甜香气,加上椰香十足的老椰,整体非常舒服清爽。

还有秋柚海盐菠萝冰、鲜酪奶茶也是经典,喝得出是很不错的茶底,不浓不涩,非常顺喉。

饮品本身的调味也很正,基本不需要额外减糖加糖之类的备注,就喝它原本的配方已够好喝,优秀奶茶典范!

最后,推荐几家外带的糕饼粽子店~作为手信也不错。

◎肥姨粽店

这间是在芳村中市附近的老牌粽子店,阿姨们一早就在店前手工包粽子,选材一目了然,熟练地一塞一捏一扎,现包现蒸再卖,给人安心感。

一看价目,瞳孔地震,手掌大的蛋黄咸肉粽,10元可买4个……

最贵的是花肉粽,7元/个。市区的预制品快餐店,估计都没有这个物价……

如果没有赶上刚出炉的粽子,还是要买回家复热一下再吃,给大家看看花肉粽,毕竟如此实惠,不爆馅也能理解,有花肉、咸蛋黄、去皮绿豆,花生,很标准的搭配,花肉煮得入口即化,糯米软粘,整体是好吃的。

看到某评上有人愤而差评说里面只有一团肉,唉,真的很想给这种小店喊冤,成本就摆在那里,不买菜不知米贵呀,几块钱手掌大的肉粽,真的没有抱怨空间了呀……

◎桾城饼家

广州几乎每个街区都有自己的糕饼店,芳村也不例外,这间「桾城饼家」就是开业30年老饼铺,基本是芳村人从小买到大的糕点。

和所有传统饼铺一样,代表的糕饼如鸡仔饼、桃酥、扭酥、叉烧酥、绿豆饼、合桃酥等都有,品类大包围有超过50种可选,都是量大实惠口味在线,10元级就能买上一大斤。

同时也有烘焙类的西点、包类,浅试了一下,发现这里的面包虽然非常便宜,但结构好得超出预期,例如广东家庭很喜欢买的方包(洋气的叫法是吐司啦),这里4元一大包,吃过后发现,应该是同类糕饼里做得水份与弹性最好的。

一些戚风类的包点,也是2块左右一个,竟也能做到蓬松高挺、绵软湿润,虽然奶香偏低,但它才2块诶!

关于广州的自烘焙老饼铺,我们之前专门写过这一篇,可点击提取。

◎盐步联记饼家嫁女饼

最后,也介绍一家专门做嫁女饼的饼铺,这一家「盐步联记饼家嫁女饼」,虽然总店在佛山盐步,但因为芳村本就与佛山紧紧接壤,所以很多生活习惯与购物路线是互通的,联记属于在佛山颇有名气的嫁女饼店(嫁女饼就是喜饼,主要是酥类点心,作为婚嫁民俗中重要的礼仪,广东人对嫁女饼非常看重,要求也很高,一定要用料上乘、好看好吃)

这家店是在芳村设的销售点,能买到联记的经典品类,个人最推荐的是红姜单王莲蓉,红姜基本没有辣度,独留清新的姜味,和蛋黄莲蓉相搭有解腻作用,来看看扎实的用料:

莲蓉和豆沙也很推荐,填得满腔温柔绵滑,甜度轻,一点都不会腻。

还有比较特别的爽糖饼,里面是糖粉+芝麻,看着糖量惊人,但没有甜齁感,芝麻的香气很平衡,但吃起来还是有点腻。

因为广东人对嫁女饼的制作用料要求均高,所以没有婚庆也会馋这味道,偶尔也会用作日常的茶点。

芳村呀,实在太大了,相信我们挖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欢迎芳村街坊留言爆料更多地方美食,我们下次再安排!
* * *


这次芳村的咨讯都整理在这里啦,请划动查看,欢迎一键收藏&转发&点赞

图、文 - Sun Sun 编辑 - mmr
后期- 大桴、设计- 猪弟
感谢周乐乐、安妮对本文提供的帮助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