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起,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市委金融办、市财政局、市版权局、上海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等部门,从构建体系机制、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入手,形成“市级有保障、区级有支持、银行有动力、企业有收益”的全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体系,在实践中促进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推陈出新,有效帮助中小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化解融资难题。
一、主要做法
(一)凝聚部门合力,高站位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工作
一方面是加强业务指导,明确目标任务导向。上海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的指导意见》《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做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的工作方案》《上海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业务专项方案》《上海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前补偿”试点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上海市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工作文件,在产品创新、绩效考评、尽职免责、银企对接、资金扶持、风险补偿、融资担保等方面,持续完善体系机制、明确绩效目标。
另一方面是优化风险补偿,推动银行敢贷愿贷。上海建立市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开发担保基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保证金”产品,试点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前补偿”模式。前者是在上海融资担保基金中创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坏账‘保证金’”专项产品,支持合作银行在贷款不良发生满2个月后提出担保补偿申请,无需核销,即将净损失的约80%划拨至“保证金”账户,作为未来核销完成后的兑现保证。后者是在财政风险补偿资金池中单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前补偿”资金池,支持试点银行在贷款不良发生满90天后提出“前补偿”申请,无需核销,即补偿净损失的25%;2024年10月,上海市政府办公厅还专门印发《关于加强本市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若干措施》,进一步优化“前补偿”机制,取消不良贷款风险补偿的不良率门槛,并提升补偿比例至55%。
(二)激发银企动力,高效益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实现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降低融资难度。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会同市财政局推动上海各区面向中小企业制定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保险贴费的扶持政策。同时,充分调动各方工作动力,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分别纳入各区党政领导班子年度绩效评价、各区营商环境测评、国家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推荐等工作,还推动了部分银行将专利商标质押贷款业务纳入了对分支机构的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和绩效奖励制度。
二是完善评估体系,提高业务效率。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指导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上海技术交易所基于全国专利技术历史交易数据,构建形成“专利确权、估值、预警、处置”的一体化服务机制;推动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与市融资担保中心加强合作,市融资担保中心采信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出具的知识产权评价结果,作为向合作银行提供政策性融资担保的估值依据,形成流程更加简化、评估更加便捷、成本更加优惠的知识产权质押模式;主导开发并推出公益性免费商标品牌评估模型;联合上海金融监管局推送了27家银行开展“专利质押线上全流程无纸化办理工作”;还在9个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窗口开通了商标质押登记点。
三是加强宣传培训,畅通对接渠道。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联合相关金融主管部门认定125家“上海市银行机构专利商标质押贷款特色网点”;搭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免申即享平台,牵头将上海各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政策、银行金融产品服务信息及相关联系方式汇编成册,向全市发布;每年开展“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需求调研,组织银行定向对接;定期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领航人才”培养项目,累计对218名银行营销及风控人员开展培训;推动各区2019年以来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银企对接”“入园惠企”等活动超过300场。
(三)注重创新活力,高质量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水平
2019年,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牵头成立“上海市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联盟”,迄今已有银行成员20家;2023年以来,又联合市委金融办、上海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等四部门认定15个“上海市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中心”,持续推动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以更好适配中小企业需求。一方面,是围绕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各项环节,探索创新知识产权许可收益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并购贷款、知识产权跨境交易贷款等新模式,如上海银行专利商标许可收益权专项贷款、上海农商银行知识产权跨境交易贷、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建·沪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方案、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专利开放许可质押贷款等。另一方面,是持续推动银行将知识产权要素纳入企业授信评价体系。如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推出知识产权要素占重要评分指标的“科创企业专属授信评价模型”、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推出的纯线上信用类贷款“智慧知产贷”、兴业银行上海分行推出的“科技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
此外,上海还深入探索市场化推进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推动首单全市场化增信的“国金资管-徐汇漕河泾开发区知识产权第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于2024年1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发行。同时,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信托新模式,联合上海国际信托公司探索以专利权作价入股等为标的物的信托新模式。
二、工作成效
一是全市质押融资规模显著提升。2019-2023年,上海近30家商业银行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累计实现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490.7亿元,年均增长70%;登记项目2299笔,年均增长86%,惠及企业约两千家;2024年,上海累计实现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约320亿元,涉及项目2223笔,分别同比增长40%和62%,2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贷款项目占比约九成。
二是上海工作经验获得全国推广。上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经验先后入选2021年中国服务贸易“十三五”发展成就展和2022年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最佳实践案例。2023年,上海两案例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首批20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保险典型案例。
三是金融机构工作氛围营造良好。上海已有30家银行、多家保险和担保机构及若干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业务。部分银行在全行范围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将知识产权作为企业评级授信、增信增贷的重要条件和客户营销维护的手段和工具。
三、经验启示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是化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抓手和有益补充。知识产权信息的有效运用能够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好地判断企业当前技术实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更有针对性地为科技型企业从初创、成长、壮大、科创板上市等不同阶段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但我们也看到,目前还存在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宣传推广需要进一步加强、融资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上海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评价企业发展潜力和市场地位的重要作用,实现知识产权普惠金融“贷”动实体经济发展功能,以更大力度、更高要求、更优举措,主动作为、奋力一跳,推进上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提质增效,有力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知识产权的经济和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