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深圳滋养262.3万户民营企业背后的多重密匙......

深圳特区报  · 深圳  · 8 小时前

正文


2024年,民营企业数量达262.3万户

初创型民营企业从设立

到成长为科创板上市公司

平均年限为13.35年

比全国平均时限快1.05年

深圳民营企业平均寿命约为6年

17%的民营企业能存活10年以上

……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

23日在发布会上透露这样一组亮眼数据,

展现出深圳民营企业数量众多

成长速度快、创业成功率高

蓬勃发展之势


深圳全力打造群众满意、企业称赞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众多企业选择投资深圳

扎根深圳背后的重要密匙是什么?

郭子平特别提到

是“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贴心服务

让老板们在深圳自在经营、发展壮大



密匙一:“毛细血管”般的产业链供应链网络


“深圳有数十年积累的如同‘毛细血管’般的产业链供应链网络。”郭子平介绍,深圳及周边的珠三角地区是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重镇,形成极具配套能力的“1小时产业圈”。以深圳为中心,90%的零部件可在1小时车程内完成采购,1周内可实现从产品原型到产品、再到小批量生产的过程,科研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创新产品。


目前,深圳在无人机、智能机器人、智能手机等多个新产业新赛道,实现了核心零部件制造供应全覆盖。无人机领域超1700家企业在深圳聚集,国内50%以上的无人机芯片、机体结构、电机、电池、飞控系统等主要零部件及整件都在深圳生产。


全国首个“空地协同”智慧物流运营中心-丰翼宝安低空智慧物流运营中心在深圳启动。深圳特区报记者 毕晗 摄


密匙二:构筑起“链接全球”的枢纽能力


“深圳精心构筑了‘链接全球’的枢纽能力,拥有全球领先的通达速度。”郭子平表示,深圳构建了与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的航空出行网络,宝安机场和香港国际机场合并的国际货运航线超过200条,生鲜、芯片等高附加值货物可4小时飞抵日本、8小时抵达欧洲。盐田港每周提供近100条航线联通全球,电商货物14天可直达美国,新能源汽车从出厂到欧洲只需18天。


繁忙的深圳机场。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深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打开世界地图做生意。2024年深圳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达到9738家、增长21.7%,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6.5%;企业境外投资备案项目数量达到1134个、中方投资额达到118.5亿美元,分别增长19%和9%。从东南亚工业园到中东科技城,深圳企业足迹遍布全球超140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布局机构超过8000家。


深圳正努力打造全球创新规则的“实验室”,至今累计形成的国际、国内标准已经达到1.08万项,超充、低空、智能网联等重点领域标准正在引领全球的产业发展。


密匙三: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贴心服务


“深圳‘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贴心服务,让‘社恐’的老板们可以自在经营、发展壮大。”郭子平介绍,要素保障方面,为广大小微企业精准画像,量身定制金融解决方案,创新推出个体深信贷、科技初创通等专属信贷产品。截至2024年底,深圳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高达1.9万亿元,连续五年领跑全国大中城市。同时加大引领产业发展新基建的力度,建成合成生物、材料基因组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1.1万台科学仪器设备,这就大幅降低了企业研发投入的成本。


服务企业方面,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人才引进落户、企业迁移登记、信用修复、水电气视网联合报装等23个事项平均压减办理环节超过60%。针对企业在办理政务服务时面临的“找不到、看不懂、难理解”的问题,“i深圳”APP上线运行AI政务小助手“深小i”,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提供权威、精准、拟人化的政策解答和办事引导,让政策获取像点餐一样轻松、政策解读像聊天一样易懂、政务办事像网购一样便捷;针对涉企检查执法过多过频问题,在全省率先推出“行政执法监督码”,试点推行“扫码入企”,避免扰乱企业正常经营,为企业减负率达到40%。



密匙四:以更优营商环境打造最好创新生态


“深圳是一个具有强大创新基因的城市,一个能够帮助企业从无到有、从0到1、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创新发展的城市。”郭子平表示,深圳将对照营造应有尽有、无所不有,高效便捷、性价比高,单方面突出、综合优势更强的产业生态要求,全方位提升企业服务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将深圳打造成为全球创新创业和投资发展的最佳首选地。


加大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力度。在去年向民间资本推介23个、总投资1260亿元重大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将在能源、交通和水利等重点领域,继续向民间资本推介超过200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并建立民间资本对接渠道,提供包括政策咨询、项目筛选、融资指导等一站式服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推动更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对现有科技和产业领域的财政扶持资金进行全面梳理和重构,采用更加便捷高效的方式加快资金兑付,大幅提升“即申即享”“免申即享”政策事项的覆盖率。


持续加大应用场景开放力度。推动应用场景开放由“政府出题”向“企业张榜”转变。目前,已经梳理第一批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能力供给清单达到了161项,全年向企业开放的应用场景将超过100个以上。


进一步规范涉企监管执法。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在重点领域实现100个以上“一业一册、一业一单”跨部门综合监管场景,强化涉企执法司法专项整治,让企业轻装上阵、安心发展。


更好助力企业开拓全球市场。建设线上线下联动的企业海外综合服务平台,持续举办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服务对接活动。近期,将上线运行“人工智能辅助境外投资备案”系统,将企业境外投资备案审核时间压减50%以上。



此前报道:

深圳在重点区域推出“零租加速营”等青年创业孵化器
人工智能,深圳何以为先锋?

深圳重磅发布会宣示: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

三个字,看深圳民营经济活力

智能算力超62E!深圳亮出科创成绩单

深圳:推动全社会研发投入继续保持10%以上增长

免费!延长至15天!深圳明确了→








采写|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编辑|冯思颖

审读|秦天 王雯 甘霖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