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市养老床位从总量上看已较为充沛。下一步的重点,就是从“增量”向“提质”方向转变,推动全市养老机构服务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今年年初,我们发布了“养老机构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我们提出了一个愿景目标,即到2027年,养老机构住养服务品质、医养结合水平、专业科技含量等都得到全面提升,让老年人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为此,品质提升行动中,重点就是聚焦“六件事”, “医、护、食、住、心、安”,这都是老年人最关心的。
“医”,重点是加大医养结合。有条件的养老机构(100张及以上床位)“内设医疗机构”应设尽设。不具备条件内设医疗机构的,我们也和卫健部门一起推动,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建立签约关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上门提供服务。还包括深化“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服务,让在院老年人看病更加方便。
“护”,就是提升照护能力。尤其是聚焦失能照护、认知障碍照护等刚性需求,进一步提升照护服务的专业化。
“食”,就是全面提升养老机构膳食服务水平。我们提出,要根据住养老年人的特点、口味和特殊需求,分类制作餐食,而且要综合考量“营养、温度、软硬度、特殊饮食”等各类需求,同时也要兼顾“色香味”,以此不断丰富菜品种类,优化老年人的膳食结构。
“安”,就是让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安全放心。包括消防安全、食品安全、还有电器、治安、人身安全等,都是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推进智慧赋能,加快智慧养老院建设,也是养老机构品质提升行动中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全市已建成70多家智慧养老院,到今年年底,我们的目标是全市率先打造100家智慧养老院。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入住管理、餐饮管理、健康管理、专业照护、安全防护、管理运营这6个方面,不断加强相关智能技术和科技产品在养老机构的场景应用,让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
就餐问题也是老年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至去年年底全市共有405家社区长者食堂。今年,我们将继续新建30家社区长者食堂,目前相关项目均已启动建设。

今年出台的适老化改造新政,主要举措之一是完善补贴机制——

提高了补贴上限。补贴上限由每户不超过3000元,提高到不超过5000元。
延长了补贴期限。不要求一次性用完,补贴以三年为一个周期,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在一个周期内可多次申请适老化改造并享受相应补贴标准,累计补贴金额不超过每户5000元即可。

目前全市已经有多个适老化改造的样板间,大多数都在街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部分服务商也在自己的卖场里设置了适老化改造样板间。
去年,本市将康复辅具产品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近几年,我们推出了“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活动,让康复辅具更多走进寻常百姓家。在每个街镇都有社区租赁点,如果市民有需要,可以到就近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试用。在所有销售的产品中,目前最受欢迎的是三类产品,助听设备、护理床和助起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