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多人被困!泥滩上演“拔萝卜”救援

湖北应急管理  · 社会安全  · 6 天前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在枯水季节,池塘、河湖、沟渠等地方存在的安全隐患,即使表面干涸,下层土壤仍然松软,人员容易陷入其中。文章还介绍了陷入泥潭时的自救方法和应急小妙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泥潭存在的安全隐患

池塘、河湖、沟渠等长期被水浸泡的地方,即使因退水而表面干涸,下层土壤仍然松软,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踏入后没有“落脚点”,人员容易陷入泥潭,存在安全隐患。

关键观点2: 陷入泥潭的自救方法

若不慎陷入泥潭,应尽量扩大身体与沼泽地的接触面,控制下陷速度。身体不再下沉后,抓住身边的附着物,例如树根、草丛等,小心谨慎地移动身体。有人同行时,应躺着不动,等待救援。

关键观点3: 应急小妙招

在户外尽量不要走无人踏足的野地,尤其是在一些靠近水体的地带。如果必须要穿越,可以采用“投石问路”的办法,向前方地面抛掷石头或用力跺脚,判断地面是否稳妥。


正文

枯水季节

一些河滩、湖岸、池塘

会因干涸露出部分地面

看似干硬平坦

若轻易涉足

则可能“吃”人

↓↓↓

女子摸螺蛳被困枯水鱼塘 

图片


老人下塘抓鱼“无法自拔”

图片


男孩身陷淤泥一度被埋至颈部 

图片


女孩为拍照陷入湖边泥潭 

图片


危险泥潭在哪里?


池塘、河湖、沟渠等长期被水浸泡,土壤含水量大,即使因退水而表面干涸,下层土壤仍然松软,踏入后没有“落脚点”,人员容易陷入其中。



在户外尽量不要走无人踏足的野地,尤其是在一些靠近水体的地带,如果必须要穿越,可以用“投石问路”的办法,向前方地面抛掷石头或用力跺脚,如果地面颤动,说明该处落脚并不稳妥。



泥潭为何令人“越陷越深”?


沼泽是一种特殊的非牛顿流体。一般的非牛顿流体,当不存在扰动时,它看起来就是液体,而一旦遭到外力强烈干扰,它就成了固体。


图片


沼泽正好相反,给沼泽施加的作用力越大,沼泽的黏度反而越小,流动性越强,因此人在沼泽中越是用力挣扎就陷得越深。


图片



长时间被困在泥潭、海滩等地

不仅身体被挤压 容易失温

还可能面临涨潮带来的溺水风险


万一不慎陷入淤泥怎么办?

控制下沉
01

万一陷入泥潭,应尽量扩大身体与沼泽地的接触面,控制下陷的速度。若发觉双脚下陷,应该把身体后倾,轻轻跌下。跌下时尽量张开双臂以分散体重,这样可使身体浮于表面。


攀扶附着物
02

身体不再下沉后,可以尝试靠近干燥地面,或抓住一些身边的附着物,例如树根、草丛,借力小心谨慎地移动身体。每做一个动作,都应让泥有时间流到四肢底下,不要慌忙,急速移动只会使泥或沙之间产生空隙,把身体吸得更深。


等待救援
03

如有人同行,应躺着不动,等救援人员抛救援绳或伸一根长竿过来,拖拉自己脱险。急速乱动不但帮助不大,而且会很快精疲力尽。





安 全 分 割 线 


  @应急达人们:

你还知道哪些

科普冷知识、应急小妙招

热切盼望你的投稿

hbyjglxjzx@163.com

一经采纳,必有回响图片

欢迎来撩图片


图片




图片
往期推荐
召开在即!看点前瞻摔倒后第一个动作是……


毛҉毛҉毛҉毛҉毛҉……进入高发期,重要提醒!

刚吃完就抢救!这些“野菜”真不能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来源:湖北应急管理综合
❒ 编辑:张源源
❒ 审核:周鹏程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