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均半边脸,内娱演技强得可怕!?

创意铺子  · 创意  · 6 月前

正文



内娱现在人均「古希腊掌握 x 种演技的神」,其中被奉为顶级的,是「半张脸演技」


艺人「半张脸,能有不同的表情和细节。


一左一右,一上一下,每一个部分拆开来都是实力的表现。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半张脸」的演技开始变味了。


明星们的一个表情,引来了无数粉丝的过度解读,真演技变成了假尬吹。


大家评价演技,已经不再满足于对声台形表的批判和分析,而是进化到了对半个面部的解读。


最开始,解读半张脸是网友们对好演员的肯定。



比如《周处除三害》里尊者的「半张脸」。


光线的阴影和他的面部表情结合得非常巧妙。


半张脸笑意盈盈、半张脸阴险狡诈,天使、恶魔就在一念间。



《隐秘的角落》里,秦昊把岳父岳母从山上推下去后,被警察问话。


在光影的加持下,秦昊的表情有心虚,也有窃喜。


没光的这边是不为所动的冷漠,有光的这边是假模假样的悲痛。



更早的还有潘粤明,在《白夜追凶》里他慢慢贴近镜头后意味不明的扯出一个笑。


沉稳和挑衅在一张脸上融合得很好。



游本昌在《济公》里的表演,更是被奉为教科书式的“半张脸演技。


在烧家后,半哭半笑,直戳人心。


父母亡故、妻子疯癫、鸠占鹊巢……生活的苦和无奈用一个表情就诠释的淋漓尽致。



这些演员们都用实力证明了半张脸演技。


但是现在有很多明星跟风,把半张脸演技作为营销自己的一种手段。


半张脸演技有真有假。


网友们对「半张脸」演技的态度也是从欣赏到嘲笑


一场过度解读的闹剧,让现在的影视演员人均「半张脸」。


甚至有时候的用词也非常浮夸...



前几年大火的《延禧攻略》,也有对半张脸演技的审判。


富察皇后死后,聂远左脸冷若冰霜,右脸心如刀割。



但也有很多人认为,这种哭戏不过就是正常的表演,落泪只是悲伤的一种情绪外放。


不能因为一只眼睛流泪,就证明他们的演技多么多么高超。这种五花八门的解读,都是因为有粉丝滤镜。



为什么只靠半张脸,就能评定一个演员演技的好坏?


演员对面部肌肉有极强的控制力才能达到半张脸表情不同的效果。


面部表情需要调动多个面部肌肉协同作用。


由于面部肌肉复杂且精细,这些肌肉的运动方式和程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表情效果。


一般情况下,一个表情牵动的是整个面部。



但「半张脸」的表演需要准确地调动特定区域的肌肉,且要确保另一半脸部保持适当的表情或静态


除此之外,演员在演戏的过程中,既要时刻保持对角色的情感状态的专注,同时还要注意控制自己的面部肌肉。


演员需要仔细研究角色的情感状态,理解他们内心的冲突和想法,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面部表情。



心理学上看,面部表情是内心情感的外在反映。


人们的面部表情往往是对称的,左右两侧脸部的肌肉运动和表情变化非常协调。


这种对称性有助于他人准确理解和解读我们的情感状态。



当面部表情出现不对称时,可能意味着内心隐藏着某种情感或心理状态的不一致。


也就是说,可能是由于我们试图掩饰或控制真实的情感,才会导致左右脸的表情不一样。


因此,只有演员深刻理解到角色背后的故事,才会做出符合角色本身该有的表情。


半张脸可以被视为演员表演具有丰富性、层次性,对角色揣摩到位的表现。



但是,现在的半张脸演技也存在尬吹的情况。


演员面部的轻微不对称,很容易被错误解读成“演出了不同的情绪”。


任嘉伦这张图就非常出圈。


一张脸被粉丝切割成了四片,解读出了五种不同的情绪。希冀、哀伤、欣慰、苦涩、坚强……


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不就是因为任嘉伦的脸不够标准对称吗?


大小眼、不对称的鼻孔和嘴唇。



如此解读的话,只看静态图,人人都能算顶级演员。


从老演员们的半张脸,到年轻一代的半张脸,这之间隔着的不只有演技。


网友们群嘲半张脸演技,归根结底就是反感没演技的演员说自己有演技。


观众看一个电视剧,关注的无非是剧情、镜头语言和演技。演员本身的演技就不在水平线上,还要尬吹自己演得好,就会产生过度营销。


一个演员的演技好不好,大众自有判断。


粉丝硬吹和大众对这个演员的现实印象之间产生了割裂感。粉丝们「错把鱼目当珍珠」,只会触发旁观者的逆反心理。



过度营销也导致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在热搜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种词条:xxx超强爆发力、你可以永远相信xxx的演技、xx绝美落泪……


点进去一看,很多明星却没有实质性的提升或突破,十几秒的高光视频打动不了观众。



演技不够,营销来凑。


很多流量偶像,为了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只能通过营销来提高曝光度。这种情况在选秀出身的偶像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因此,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爱豆营销演技是内娱偶像产业发展出现的一种畸形产物。



有了流量,就有了价值。


即使他们的演技并不出色,但依然能够获得大量的商业机会和资源。


但是演技营销的效果并不理想。


优秀的演员在开拍前,就已经深入理解了角色,着急的该如何演绎,甚至还能加入一些独到的想法,让角色变得更加饱满真实。


他们的演技不需要营销也能吸引观众。



没有实力的演员演技营销则会适得其反。


娱乐圈竞争激烈,在演技欠缺的情况下,营销手段可以作为一种补充,帮助演员塑造更加正面的形象。


但观众更看重真实的表演和实力,在表演上缺乏真才实学,很难真正赢得观众的尊重和认可。



与其纠结脸部哪一块的表情细节,不如好好把心放在角色本身上。


粉丝们也需要明白,不配位的营销和捧杀无异。


名副其实和言过其实,自在观众心里。


文章转载自印客美学



下面是铺子的视频号,我们每天为大家提供全球创意、灵感、设计等资讯,戳下方小卡片,记得每天来互动呀




再多解读说

都不如直接演得好

↓↓↓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