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补“红包”点燃春节购物车,谁在下单,谁在加班?

刺猬公社  · 科技创业 科技自媒体  · 21 小时前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描述了国家补贴政策在春节期间对家电和数码产品销售的积极影响。政策涵盖了手机、平板、智能手环手表等消费电子产品的补贴,以及冰箱、洗衣机、电视等家电产品的以旧换新政策。文章提到了政策的出台导致电子产品消费市场呈现新的面貌,优惠活动丰富,消费者购买意愿上升,电商平台也积极参与其中。同时,国补政策也刺激了高端手机市场的销售,部分手机品牌通过降价参与国补政策。虽然国补政策带来了一系列优惠,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快递延迟、签收流程繁琐等。文章还提到国补政策拉动的消费刺激效果显著,形成了乘数效应,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国家补贴政策涵盖电子产品和家电产品,刺激消费

政策包括手机、平板、智能手环手表等消费电子产品的补贴,以及冰箱、洗衣机、电视等家电产品的以旧换新政策。政策的出台使得电子产品消费市场呈现新的面貌,优惠活动丰富。

关键观点2: 电商平台积极参与国补政策,提供购物便利

淘宝、京东、唯品会等平台开设国补专区,汇集可使用国补购买的商品。消费者只需按照页面引导领取国补资格,自行下单购买即可。

关键观点3: 国补政策刺激高端手机市场销售,品牌采取降价策略

为了提升高端机型的销量,使其同样能参与国补政策,手机品牌纷纷降价。消费者只需购买符合补贴标准的手机,即可享受优惠。

关键观点4: 国补政策出现新问题,如快递延迟、签收流程繁琐

参与国家补贴的商品订单在签收时有着与普通商品不同的细致流程,如现场签收、快递员帮忙开箱激活等。这导致快递延迟、签收流程繁琐等问题。

关键观点5: 国补政策拉动的消费刺激效果显著,形成乘数效应

国补政策通过刺激消费,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经济规模增长。从过去的家电下乡到如今的电子产品补贴,都体现了国补政策的乘数效应。


正文

国补加码下,家电、数码迎来最热“春节档”。
文|啊游 
编|陈梅希

今年春晚,一群身穿红马甲、手转红手绢的黑色机器人跳起秧歌的瞬间,围在电视前的亲朋好友都瞪大了眼。
年近60岁的大伯看到科技已经进化至如此地步,十分激动,开始幻想机器人何时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刚从上海返乡的堂姐,觉得当下真正能改善人们生活的还是3C数码、智能家居等科技产品。
仍在上大学的堂妹,则敏锐地抓住话茬,边嗑瓜子边问:“能不能给我换个手机,现在有国补很便宜的!”
堂妹口中的“国补”,是指1月20日的开始施行一项国家补贴政策。
消费电子产品今年首次被纳入补贴范围,消费者购买6000元以下的手机、平板、智能手环手表,可以享受15%的价格补贴,补贴上限为500元。与此同时,以往在家电和汽车领域的“以旧换新”等补贴政策也仍将持续。
政策一出,在消费端,有不少刚刚接过家庭采买大权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性价比,纷纷将“科技年货”列入了过年必买清单。
而在销售端,线下实体店迅速张贴起优惠海报,京东、淘宝主页均开设了国补专属入口,各大3C数码、家电品牌也陆续推出了各自的“国补直播间”……
商务部数据显示,自1月20日至2月1日,国补政策施行不到两周,已经有 1470.4 万名消费者申请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总申请量达到1886.7万件。
当政策窗口期恰逢农历新年假期,这个春节,电子产品消费市场正在呈现新的面貌。
优惠海报高高挂
忙碌完走亲访友等春节事宜后,大年初四一早,我就与堂妹去逛了逛附近商场的几家手机品牌专卖店。
作为忠实米粉,我们最先去的是小米专卖店,一进门就看到样机展台上摆放的政府补贴标识,上面写着的“至高补贴20%”尤为显眼。
由于仍处于春节假期,店内只有一名员工,正在带着一家三口体验店内的样机。据店员介绍,店内的国补政策支持与以旧换新的优惠政策叠加使用,目前在手机类目中,小米15系列卖得最好。
小米15系列搭载了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采用了全新的3nm工艺制程芯片,性能强功耗低,去年10月底一经开售就有许多米粉抢购。
为了讲清楚具体的优惠情况,店员给我们算了笔账:“小米15标准版(12GB+256GB)的零售价是4499元,国补政策可以优惠15%也就是500元,如果再能有一千左右的以旧换新抵扣,只需要两千多元就能拿下。现在买小米15系列很划算,性价比直接拉满了。”
的确是个很诱人的选择,但是秉持着“货比三家”的消费理念,我们转头又走进了隔壁的华为店面。
华为门店的“国补”海报更是显眼,高高的挂在门口上方,同样突出了“至高补贴20%”的内容。店内顾客比小米更多,大多是带着小孩儿的父母,在选购儿童智能手表和儿童平板。
一位妈妈告诉我们,孩子平时总说想要智能手表,正好最近看到买智能手表也可以使用国补优惠了,就趁着过年来店里选购一款,当做送给孩子的新年礼物。她看中了华为儿童手表5X,原价1598元,使用15%的国家补贴再叠加上当天店内品牌直降500元的额外优惠,最终她只花费了858.3元。
据店员透露,因为优惠可以叠加使用,所以除了国家补贴,店内直降500元的品牌优惠也是过年期间吸引大批消费者前来线下选购的重要原因。
OPPO的线下店面里则是眼神清澈的大学生居多,他们对于产品换代的需求比较高,也更追求性价比。
小折叠系列一直在年轻女生群体中很火爆,堂妹也想趁机在店内体验下样机,看看价格是否能有更多的优惠。于是我们一进门就询问店员Find N3 Flip的样机在哪里,没想到店员直接告诉我们:“这款店里已经没货了。”
看到我们稍显落寞的神色,热心的店员给我们解释道:“今年的国补1月20日就开始了,很多年轻人提前做了攻略之后,政策一落地立马来店里排队买新手机了。你们现在才行动已经有点晚了,但是不要紧,我们年初六、初七就会再补一批货,你们到时候再来。”
店员还告诉我们,其他一些热门型号的热门颜色也快卖断货了,目前店里的OPPO Reno13白色已经卖光,紫色还剩一台。
距离商场不到500米的路口,还有一家苏宁易购,秉持着“来都来了”的过年习俗,我跟堂妹当即决定再去看看家电。
一进去我们就愣住了,“国补享不停,换新到苏宁”的宣传海报在天花板上挂了好几排。放眼望去一片红黄配色,让人心里涌起一股“大过年的总得买点啥”的购物欲,以及一种“现在不买就亏了”的急迫感。
在2025年新推出的国家补贴政策中,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这8种家电品类将跟去年一样继续支持“以旧换新”政策。
此外,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这4类家电也被纳入了今年的补贴范围。结合消费电子产品与家电产品整体来看,今年的国补政策在品类上无疑进行了大幅扩容。
而具体到家电产品的补贴细节上,政策将上述12种家电产品分成两大类,其中2级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补贴标准为产品销售价格的15%;1级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补贴标准为产品销售价格的20%。
从不同品牌柜台前随处可见的折扣海报来看,除了国家补贴外,不少企业自身也会提供一定的补贴比例,“政企双补”甚至能高达50%。

国补加码年货节
线下大卖场锣鼓喧天吸引消费者前去购物的同时,电商平台更是没闲着。
不同于2007年到2013年期间的“家电下乡”主要围绕着线下门店展开,自2024年7月底开始的“两新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中,电商平台正在成为愈发重要的销售渠道。
去年11月,京东发布2024年三季度财报,成绩亮眼。京东CEO许冉在财报电话会上特别提到了以旧换新和国补成效。而随后发布三季度财报的拼多多,在解释为何营收、利润同比增速放缓时,其联席CEO赵佳臻也表示有受到“错过政策机会”的影响。
于是,2025年新的国家补贴政策推出的同时,京东、淘宝、拼多多,甚至是唯品会均积极参与其中。
电商平台帮助消费者省去了线下选购时,逐个产品询问店员是否享受国补政策的麻烦。
淘宝、京东、唯品会等平台,通过在主页开设“政府补贴”或“国家补贴”的专属入口,把所有可以使用国补购买的商品汇集到了同一个专题页中,用户只需按照页面引导领取国补资格,然后自行下单购买就可以了。
唯一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同一品类的国补资格每个人只能领取一次。目前国补优惠政策采取的是分地区领取,因此线上购买时填写的收件地址所在地需与领取国补资格的城市保持一致。如果是自己在北京上班,但想给身处河南的父母添置新家电或数码产品,就需要依据河南省的相关规则领取国家补贴。
除了传统的货架电商平台,今年抖音电商也在商城内上线了国补专区,并且有不少品牌和企业选择在抖音开设“国补专场直播”,试图通过更为多样的销售渠道打开国补期间的产品销量。
但不论形式如何变迁,面对任何的补贴与优惠,消费者最关心永远只有一件事:真的便宜了吗?
在北京文化行业工作的南方,认为一件商品便宜与否是对比出来的。去年7月,她终于放弃已经使用了5年的电脑,选购了一台全新的笔记本。但没过多久,2024年的国家补贴政策出台后,坐在南方对面的老板Tim就告诉她:“这款电脑用国补买可以便宜2000块钱了。”
尽管南方平时对于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需求并不高,但仅仅1个月不到就“亏了”2000元,她还是感到很惋惜。而与南方正相反,“Tim自从看到我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立马觉得国补的确省钱,能看出来他的购买意愿直线上升。”
实际上,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大部分消费者都会提前看好攻略,计划好怎样才能让自己获益最大。
以手机国补为例,政策规定优惠上限是500元,这就意味着价格在3333元至6000元之间的手机能够享受的补贴是相同的,当原价格越接近3333元时,人们心理上就会觉得补贴用得越划算。
精明的手机品牌们,更是深谙用户的消费心理。按照规则来看,价格三四千的中端手机无疑会因国补销量提升,而价格在6000元以上的高端手机则无法参与国补。
于是,为了提升部分高端机型的销量,使其同样能参与国补政策,手机品牌纷纷开始“降价”:小米14 Ultra原价6499元,降价至5999元;vivo X100 Ultra原价6499元,降价至5199元;Phone16 Plus128G版本原本为6999元,为了参与国补也降到了5999元……
新的一年,南方没有再错过国补优惠。1月20日政策落地后不久,她就在京东使用国补优惠买了一款可以监测血压和心率的智能手表,准备送给婆婆当生日礼物。但这一回,钱的确是省下来了,可她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我在婆婆生日前好几天就下单了,快递进度虽然一直显示‘今天即将送达’,但等了两三天,直到婆婆生日都过了,商品也还没有送到。”后来南方跟送货上门的快递员交流之后才发现,参与国家补贴的商品订单,在签收时有着与普通商品不同的细致流程。
为了防止有人利用国补优惠进行二手套利,国补订单需要消费者现场签收,快递员会帮忙开箱激活,并且拍照、扫码留存。一整套流程下来相当耗费时间,尤其是政策刚推出、拍照留存系统还不稳定时,快递员面对大量国补订单,根本忙不过来,直到流程与系统逐渐成熟后,一切才终于开始有条不紊地运转。
逐渐释放的乘数效应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很出名的概念——乘数效应。
它指的是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变化所引发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具体来说,它描述了初始支出或收入的变化如何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活动放大,最终导致总需求或总产出的增加或减少。
而国家补贴的意义正在于,政府通过发放补贴的方式,刺激人们进行消费,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经济规模增长。
其实早在2008年,我国就曾推出过类似的“家电下乡”政策,一年后的2009年紧接着又推出了“节能惠民、以旧换新”。
正是在这期间,大伯给家里添置了几台空调;并用“以旧换新”给当时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我的堂姐,购入了一台戴尔笔记本电脑。在网络购物尚未成熟,618、双11双12等电商大促以及平台百亿补贴还没出现的时候,“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构成了大伯以及我父母那代人的补贴记忆。
随之而来的效果也十分显著。据报道,从2008年到2013年间,家电下乡等相关政策,拉动的家电消费约为7204亿元。
如今17年过去,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发布一项名为《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者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的文件,再度重启了国家补贴政策。
从去年的数据来看,2024年的国补政策共吸引了3600多万名消费者使用补贴资金,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超6000万台,带动销售额超2600亿元。
参与其中的电商平台家电销量也有明显提升。天猫数据显示,去年三季度大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同比增长170%以上。京东数据则显示,省电空调、扫地机器人、烘干机、零水压智能马桶、功能沙发等在内的519个家电家居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
也许正是看到了国补政策所带来的消费刺激仍在发挥功效,所以今年的国补政策选择了在品类上持续扩容,在价格上持续加码。
一个有趣的巧合是,就在1月20日新的国补政策落地当天,苏宁易购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这家已经接连4年亏损的企业,终于扭亏为盈。
随着2025年的国补政策逐渐步入正轨,截至2月1日,国补政策施行不到两周,已经有 1470.4 万名消费者申请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总申请量达到1886.7万件。
新一轮的乘数效应,仍在逐渐释放。

参考资料:

  1. 知危,给一整个国家加上杠杆:家电补贴都改变了什么?

  2. 远川研究所,3000亿,一次史上最大的薅羊毛行动

媒介合作联系微信号|ciweimeijiejun
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如需和我们交流可后台回复“进群”加社群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