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清明节的含义、历史演变、相关风俗以及天气现象。清明节是时令节气与民俗情感的交织,可以祝福“春天快乐”。文章还解释了清明节与寒食节和上巳节的融合过程,以及清明时节多雨的原因。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清明节的意义和演变
清明节是时令节气与民俗情感的交织,是混合了多种元素的节日。它最初只是节气名称,后来慢慢演变成节日,如今由清明节气、寒食节和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来。
关键观点2: 清明节的相关风俗
清明节融合了不同风俗,包括祭扫(寒食节风俗)、祓禊(上巳节风俗,人们到水边沐浴洗去一年晦气)和春游踏青等。这些风俗在演变过程中逐渐融入清明节。
关键观点3: 清明节与天气的关系
清明节时节的天气多以阴雨为主,这是由于冷暖气流交汇、低气压影响以及海洋暖湿气流输送水汽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正文

人间四月,春和景明
仲春与暮春交替之际
又逢一年清明时节
清明既标志着
时令节气的更迭轮回
也承载着
深厚的民俗情感
清明节能送祝福吗?
清明其实融合了三个节?
为什么清明爱下雨?

频频为你逐一解答
↓↓↓
每到重大节日
朋友间互祝节日快乐
已成一种习惯
但在清明节
有人收到类似
“清明节快乐”的祝福
或多或少会感到不快乐
那么
清明节到底
能不能祝快乐呢?
中央民族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蒙曼介绍
清明节是一个
混合了多种元素的节日
可以
慎终追远 缅怀先人
也可以
踏青游春 尽享春光
所以在这一天
既可以追思我们的祖先
也可以祝福我们自己
春天快乐
清明节是
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也叫
“踏青节”“行清节”
“祭祖节”
二十四节气中
也只有它
既是节日又是节气
最初清明只是一个
节气名称
到了唐代
才慢慢演变成节日
如今的清明节
由清明节气
寒食节和上巳节
三者融合而来
是节气兼节日的日子
在演变过程中
清明节融合了不同风俗
祭扫是寒食节的风俗
祓禊(fú xì)
是上巳节的风俗
(人们到水边沐浴
洗去一年的晦气)
从唐代开始
祓禊演变为春游踏青
祭扫纳入国家礼制
逐渐融入了清明
戳↓感受
人间春和景明
共享“春之盛宴”
“清明时节雨纷纷”
是我们都会背的一句诗
是什么让清明逃离不了
下雨的魔咒?
清明一般在
阳历4月5日前后
这段时间除了
处于干季的云南
南方几乎年年细雨绵绵
北方的天气也总是
阴沉沉的
冷暖气流交汇
清明正是冬去春来
冷空气势力
逐渐减弱的时候
副热带高压
开始加强西伸
海洋上暖湿空气
开始活跃北上
它们经常在南方交汇
造成了阴雨绵绵的天气
低气压影响
低气压系统存在时
会出现下雨天气
每次低气压一过境
就会出现
阴沉、多雨的天气
海上暖湿气流
海洋暖湿气流
受气压影响
输送水汽
清明前后
大气层里水汽较多
一到晚上就容易凝结成
毛毛雨
因此清明下雨天气特别多
△为何一到清明就下雨?(央视频号:央视三农)
今日清明
请风替我们拥抱
借光代我们重逢
心若不忘
就未曾离开
让我们共同
为亲人祈寿
为朋友添福
珍惜眼前的美好



节气与节日相遇
欢愉与追思相随
在传统而又独特的日子
在追忆祖先的同时
也祝福自己
春天快乐
▍主编:梁 妙
▍编辑:孟祥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