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eepSeek高薪招聘,揭露了AI行业人才大战的真相

前程无忧51job  · 求职  · 2 天前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的高薪招聘情况,引发市场关注。DeepSeek招聘的职位年薪保底约50万元,部分职位年薪可达百万元级别。公司青睐“年轻高潜”人才,对很多岗位的从业经验要求并不严格。对于核心岗位,公司看重应聘者的学术和研究能力。然而,高薪仅限于核心技术骨干,大部分AI岗位的劳动有重复性。行业面临AI人才缺乏的问题,但能够匹配的“人才池”目前还很有限。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DeepSeek高薪招聘引发关注

DeepSeek招聘的职位年薪保底约50万元,部分职位年薪可达百万元级别,实习生岗位待遇也颇具吸引力。

关键观点2: DeepSeek青睐“年轻高潜”人才

公司对人才的核心标签是“年轻高潜”,即年龄在1998年出生左右,工作经验最好不要超过五年。对于大部分核心岗位,DeepSeek非常看重应聘者的学术和研究能力。

关键观点3: AI行业人才需求引发热议

AI行业面临人才缺乏的问题,高薪吸引人才的同时,也注重在全球范围内搜索人才。行业确实需要人才,但能够匹配的“人才池”目前还很有限。

关键观点4: AI行业高薪仅限于核心技术骨干

虽然进入AI行业看似意味着高薪,但高薪仅限于核心技术骨干。大部分AI岗位的劳动有重复性,真正有价值的岗位数量并不多。


正文


近日,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深度求索)高薪招聘人才的信息引发市场关注。



据悉,DeepSeek招聘的职位年薪保底约50万元,部分职位年薪可达百万元级别,即便是实习生岗位,待遇也颇具吸引力,公司给实习生岗位提供每月3000元的租房补贴,正常上班的情况下,实习生每月薪资可达万元。


随着DeepSeek的火爆,AI行业的人才需求再次引发热议,什么样的人最吃香?


01

 欢迎“年轻高潜”人才 



仔细分析DeepSeek的招聘需求,就可以看出,他们对人才的核心标签是“年轻高潜”,即年龄在1998年出生左右,工作经验最好不要超过五年,“聪明、理工科、年轻、经验少。”

 

这个需求与其他同类型的大模型公司很类似,青睐聪明的年轻人;乐于在自己的体系内培养年轻人。

 


除此之外,公司对很多岗位的从业经验都没做太多要求,从目前网络上的信息来看,要求从业经历的仅有“资深UI设计师”。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在一些媒体采访中表示,如果追求短期目标,找现成有经验的人是对的。但如果看长远,经验就没那么重要,基础能力、创造性、热爱等更重要。

 

而对于大部分核心岗位,DeepSeek非常看重应聘者的“学术”和“研究能力”

 

比如“深度学习研究员”岗位,明确会优先招聘曾在国际顶会或期刊发表相关论文的候选人,同时也会关注应聘者的竞赛成绩。

 

此外,DeepSeek唯一开放的实习职位就是“深度学习研究员”。日薪为500元,一周工作四天,并有转正名额。


02

 进入AI行业就意味着高薪吗? 



公开资料显示,与其他行业相比,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司给应届生开的薪酬普遍较高,尤其是算法类岗位。

 

比如,2024年,中国内地互联网大厂为算法岗位的硕士毕业生(应届)提供的年薪在50万至70万元之间,来自核心实验室的博士生,年薪通常在120万至150万元之间。

 

与国内相比,美国顶尖AI大模型公司对高端技术岗位的定薪有着相当的竞争力,据悉,OpenAI年薪范围在25万-50万美元之间(折合人民币约180-360万元)。

 

乍一看,进入AI行业似乎是风口的猪都能飞起来,事实真的如此吗?

 


有行业资深猎头表示,面对清华、北大、复旦、交大这几所学校的重点实验室博士毕业生,大厂给出超过200万的年薪很常见。


如此高薪只局限于核心技术骨干。比如DeepSeek看起来薪资很高,是因为他们要招到最优秀的技术人才,需要在核心实验室里“锁定”相关资源。

 

有从业人员表示,真正有价值的AI岗位数量并不多,大模型的核心代码主要是靠少数大神。相比之下,大部分AI岗位,都是在安装运行开源代码,调整参数,有很多重复劳动。


03

 抢人大战与以往不同 



艾媒咨询相关报告显示,高达91.3%的受访企业面临AI人才缺乏的问题。其中,AI数据工程师、AI机器人工程师、AI算法工程师、AI产品经理、AI教育培训人员五类岗位的需求量最高。

 

为了吸引和留住AI人才,多数公司纷纷开出高额薪酬,同时他们的招聘也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将搜索范围扩大到了全球,以加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大模型公司新一轮的“抢人大战”是否已掀开帷幕?

 


多位业内观察人士称,十年前的互联网叫“抢人”,现在的大模型则是“精挑细选”。

 

换句话说,很多大模型公司的岗位并不都是高薪,且招聘数量有限。他们讲究“少而精”,只有部分相当核心的岗位才能拿到百万以上。

 

有医学AI从业人员表示,国内做基座类模型的人才90%都出自清华,真正会调模型、训练模型的甚至不超过200个人。从这个角度来看,行业确实需要人才,但能够匹配的“人才池”目前还很有限。



来源:

[1]九派新闻:实习生月薪过万!DeepSeek梁文锋谈招聘标准:偏好应届生

[2]每日经济新闻:实习生月入过万元、研究员年薪百万元……DeepSeek高薪求贤,AI人才争夺战已打响

[3]36氪:年薪差距 10 万美元,同是工程师,数据表明:搞 AI 的收入远超其他同行






RECOMMENDED
往 | 期 | 推 | 荐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