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你的名字,真的会影响你的长相

武志红  · 心理学  · 1 周前

正文

作者 | 三二

来源 | 答案如下

ID | WellStudio163



从老家出来的娟子、亮子到大城市打工后,大概率会被要求起个花名——


外企的叫Sherry、Jack、Vivian,互联网企业的叫“阿庄”“铭凯”“石上柏”。


有些公司要求不能重名,有些人甚至剑走偏锋叫“世兰”“天堂鸟”。


名字对个人来说确实很重要。


如果你对自己的名字没有特别的不满,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长相跟自己的名字可能会越来越搭。


在这种时候,你最好别给自己取一个像“二狗”这样的名字。


因为时间一长,同事们看你的眼神可能会像看“狗”。





2017年,以色列的学者们验证了“名字-长相”配对效应


他们选取了真实的人脸照片和姓名,将正确答案与其他四个迷惑项一同展示给被试者,让被试者根据人像照片选择他们认为匹配的姓名。


实验结果发现,参与者准确匹配真实姓名的概率是28.21%,高于随机蒙一个答案的概率(20%)。


其中有85%的面孔,参与者对上名字的概率都高于随机选择[1]。


研究中所给出的示范题目,标准答案为2.Dan / [1]


国内学者重复了类似的研究过程,不仅让人们用长相去匹配名字,还用名字来匹配长相,都发现了类似效应的存在[2]。


说到这,问题来了:


长相往往是天生注定的,名字也不是整容医生手上的刀;


为什么你会长得越来越像自己的名字,以至于人家都能直接猜出来?





前面提到的“名字-长相效应”(即人们倾向于将特定的面部特征与某些名字联系起来),并不是人一出生就有的。


有研究发现,相较于成人,人们对儿童的名字-长相识别的准确率并不高[3]。


国内的研究还进一步发现,名字-长相效应在初中生阶段才有显现[2]。


这也证明了,名字对长相的影响可能是随着成长逐渐形成的。


这主要和社会期待有关系。


在未见某人之前,我们会根据名字想象他们的样子。


比如,一个人名叫王元,我们会预想他有一张圆脸。


这是因为在念出名字时,大脑会同步复演嘴唇的运动动作。


当发出一个圆润的音节时,嘴唇的动作可能会让大脑联想到相似的形状,进而影响大脑对面孔特征的处理[4]。


有研究认为,如果通过名字对一个人长相的想象和事实符合的话,可能会提高印象分[5] / Unsplash


除了样貌,我们还会根据对方的名字来进一步猜测对方的性格。


例如,研究发现,在初次见面时,一个发音简单、生僻字较少的名字,可能会让人觉得更可信[6]。


这是因为好认的名字让人们在初次接触时,觉得脑内信息加工更流畅,让人更容易对此形成积极的评价[6]。


不少人觉得“ABB”式的名字太简单太土,但实际上研究发现,这一类的名字,会让人觉得名字所有者热情、友好且好接近[7]。


也正是因为名字的影响与社会期待息息相关,大家对名字印象联想的重要基础是相同的文化背景。


研究发现,当人们对他国名字和长相进行匹配,成功率会明显地下降[1]。


举个例子,一个人叫“建国”,我们第一反应是,一个至少中年往上的面孔,这是共享的历史认识所决定的。


但如果一个韩国爱豆叫“智敏”,我们没什么感觉,韩国人却能迅速地心领神会“这是一个非常大众的名字”——对标国内,叫“智敏”可能和叫“张伟”差不多。


因此,在面对其他国家或不同文化的名字时,我们的识别能力可能会失灵。因此,前面猜名字那张图,你猜不出来叫“Dan”也很正常。


《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发布的1959-2019年间不同年代我国男女使用最多的10个名字,也就是各个时代的“大众名” / [8]





我们的名字作为一个社会标签,它激发的社会期待,也就是他人对我们身份的认知与预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个人行为[2]。


当别人对你有了某种期待,你可能会不自觉地按照这种期待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打个比方,如果你叫“笑笑”,人们可能会自然而然地认为你性格活泼、喜欢笑。


他们可能会经常开玩笑说这跟你的名字很配。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发现自己的笑容真的变多了。


而别人对你的印象也渐渐变成了一个总是笑眯眯、看起来很可爱的人。



这种现象在学术上被称作“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2]。


名字虽然无法直接改变你的五官,但你的发型、表情特征等,却有变化的空间。


已经有研究证实,即使遮去五官,只是对发型进行识别时,名字-长相匹配的效应依然存在[1]。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很喜欢自己的名字的人,会乐于接受名字所带来的期待。


例如说出”这个电影就叫我的名字啊,好巧啊”的韦一敏同学,应该就比较喜欢自己的名字。


在短视频平台,一位网友在询问名为《你的名字》的电影时,将电影的名字误解为自己的名字 / 抖音


这类人可能会更偏好和自己名字有关系的东西[9]。


如果你叫美心,你可能就会特别喜欢美心月饼。


这种效应被称为“姓名字母效应(name-letter effect)”[9]。


心理学将这种对自己姓名的偏好,用于测量“内隐自尊”,即对自己的认可和积极程度[9]。


因此,对于那些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及其背后含义的人,改变名字可能成为他们”重启人生”的契机。


例如,你想提升外表,真的可以考虑改名叫“吴彦祖”。


今后在众人期待的目光里,你可能会不自觉地更加注重自己的发型、衣着和表情管理。


这样一来,你每天离“海淀小吴彦祖”都更近一小步。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答案如下,作者:三二。二次转载请联系原平台。   
部分参考资料:  

[1]Zwebner, Y., Sellier, A. L., Rosenfeld, N., Goldenberg, J., & Mayo, R. (2017). We look like our names: The manifestation of name stereotypes in facial appear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2(4), 527.
[2]陈先慧.(2018).汉语文化背景下名字—面孔匹配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硕士.
[3]Zwebner, Y., Miller, M., Grobgeld, N., Goldenberg, J., & Mayo, R. (2024). Can names shape facial appearanc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21(30), e2405334121.
[4]闫向博,李东,杨廙,田杨阳,李曌 & 蒋重清.(2023).人名发音与面孔的形状概念关联: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心理科学(02),266-273.
[5]Barton, D. N., & Halberstadt, J. (2018). A social Bouba/Kiki effect: A bias for people whose names match their faces.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25, 1013-1020.
[6]辛志勇,杜晓鹏 & 沙璐.(2015).名字易识认性对被信任者的可信性的影响.心理科学(06),1438-1444.
[7]陈建新,方紫梦,陈倩郡,韩玥,张晓晨,杨伟平 & 魏柳青.(2024).内隐联想测验中叠音姓名对人际知觉的影响.心理学探新(01),60-65.
[8]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2021).《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发布.
[9]顾念君, 杨红升, & 王芳. (2014). 姓名字母效应:内隐自尊的一种反映指标. 心理学进展 , 4(2), 10.


名字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个人行为。

               

如果你遇到了一些个人成长、原生家庭等的心理困扰推荐你来我们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我们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陪你探索自我,觉察过去的成长模式,引导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向,更好地成为自己。


点击这里👉只需花1分钟时间,帮你智能匹配咨询师还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添加咨询客服帮你推荐适合你的心理咨询师,还可以领一份全方位心理健康评估。


点击下方小程序
开始预约心理咨询
👇👇👇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