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贝莜面村的本质,是管饭的托儿所

21世纪商业评论  · 商业  · 9 月前

正文

本文字数:1909|预计3分钟读完

孩子成了涨价密码。


来源丨有数DataVision

作者丨黄茜琳



去年,B站UP主“大兵探店”在广州排了一个小时的队,才录上一期西贝当红炸子鸡—儿童餐的探店视频。

 

视频给人的最大感受是:孩子真多。

 


如果你留意过西贝的门店,就会发现,它其实是一家伪装成餐厅的幼儿园。在西贝,孩子是绝对的主角:

 

排队时可以领气球、免费饮料和小食,还能看《小猪佩奇》;吃饭时,有儿童围兜、椅子和餐具;临走时,还能跟服务员剪刀石头布赢玩具,就连菜也能优先15分钟上齐。

 

2023年,西贝累计接待了640万人次儿童,依照统计局公布的2.48亿儿童口径算,每46位儿童中就有一位光顾过西贝。

 


1


涨价密码

 


2009年,海底捞的迅速扩张引起了西贝老板贾国龙的注意:


前者不仅扩张神速、店店爆满,接受媒体采访时,张勇还特意提到,海底捞净利润率高达18%,吊打其他连锁餐饮品牌。


备受震撼的贾国龙第二年就加快了开店速度,后来更将提价摆上日程。


相比同行,西贝的提价之路充满坎坷。49元一份的面筋,33元一个的大花卷,让网友直呼“预制菜刺客”。


不是西贝不努力,实在是其身处的赛道——西北菜天生与高价绝缘。



西北菜向来以“高性价比”出名,主打比脸盆还大的大盘鸡。


加上西北菜相对粗犷的色香味,基本与约会宴请等场景绝缘。


国内主打商务宴请的高端餐厅,几乎没有西北菜馆。


过去多年,西贝也曾通过使用“比普通羊贵2块钱”的草原羊,连着两季和纪录片《舌尖》中当红面食联合营销等方法,试图提高品牌附加值,但大多逃不过“偷偷涨价-被骂-致歉-降回原价”的宿命。


直到2017年,西贝推出“家有宝贝,就吃西贝”的营销口号,把儿童餐提到了战略高度,门店也开始向托儿所靠拢,把早教中心和亲子乐园的活儿都揽在了手里。



除了为儿童量身定制科学配比的饭,点菜之余还能学习四种食材的识字菜单,让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中国孩子又比别人跑在了前面。


2023年,一份五六十块钱、分量感人的儿童餐卖到脱销,并大幅带动了西贝的外卖业务,公司营收也创下历史新高,力压九毛九,仅次海底捞。

 


2


救命恩人

 


在“家有宝贝,就吃西贝”的营销思路诞生前,品牌营销咨询公司华与华曾在2013年为西贝定制了全面的转型计划:


把几千平门店面积砍到几百平,装修换成明档厨房;100多道菜砍到40多道;客单价对应上涨


购物中心谋划转型,希望餐饮能够代替零售,变成交租的主力。


除了少数能请来卡地亚和LV的高端购物中心,大部分商场的转型思路就一个:从标准化向非标准化转移。


服装、鞋履等百货的特点是标准化大规模生产,数码和家电更是有统一的规格和参数,难免被电商精准狙击;餐饮、娱乐这类体验型业态的特点则是非标,电商再发达,也不能把头寄给理发师剪。


同时,非标的服务往往主打一个信息不透明,其中又以“亲子”这个细分门类尤甚。


也就是说,只有高毛利的餐饮、亲子等业态,才能适应不断上涨的房租,由此衍生出了一个现象:


一线城市的大型商场,周末的顾客几乎都是带着孩子的家长。


当家长带孩子上完兴趣班,看着商场里既熟悉又陌生的预制菜,总会陷入沉思:得找个孩子爱吃的。



因此,西贝加码亲子餐,本质上是敏锐的捕捉到了购物中心转型的趋势。


在这个语境下,西贝可以规避西北菜系几乎所有的不足——毕竟食材再珍贵、刀功再了得,也抵不过一句“孩子想吃”。



光2021年,西贝的儿童客流就有500万。2023年,西贝的客单价坚挺在98.35元,在一群客单价下滑的同行面前鹤立鸡群。


在成功转型的同时,“孩子引流,家长掏钱”的西贝模式,也给全中国的同行指了一条明路。

 

 

3


溢价生意

 


西贝也许是一家连锁餐饮企业,但“儿童餐”的对标其实不是餐饮,而是小天才手表。


类似小天才手表这样的产品,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消费场景:使用者和支付者分离


小天才手表的使用者是孩子,但买单的是家长;课外培训的使用者是孩子,但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是家长;同理,各类“儿童餐”的本质,也是孩子吵着要吃,父母乖乖掏钱。



这类消费场景,往往有两个鲜明的特征:


一是产品设计不是为了让使用者用的舒服,而是为了让支付者心甘情愿掏钱;二是它们都有着惊人的溢价空间。


最典型的是奶粉:在中国家长心里,便宜奶粉约等于假冒伪劣产品,导致国内奶粉厂家哭笑不得的发现,奶粉涨价,反而卖的更好


各类连锁餐饮的“儿童餐”也是同样的道理,无论是营养的搭配,还是食材的安全与品质,本质上是打动家长。



毕竟小孩子是不是真的爱吃饭,在餐桌上发过火的家长都清楚。


而在79元一份的价格面前,“孩子要吃”就是广大父母必须面对的选择难题,大部分爱子心切的爹妈还是会二话不说,掏出手机扫二维码。


儿童餐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商业胜利,但也是餐饮行业的一种悲哀。


从菜单的缩减、到预制菜的普及、再到日渐盛行的儿童餐,本质上是连锁餐饮行业面临不断上涨的三大成本项之间的斗智斗勇。




推荐文章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