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年的小目标有了

也谈钱  · 投资  · 昨天

主要观点总结

作者通过年度目标激发的投资兴趣,进行了一次投资账户的整理与规划。文中介绍了作者的实践心得以及他在账户规划、投资策略方面的见解和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的主要焦点是如何激励自己做下去的年度目标以及重新规划账户的经验分享。

作者通过发现自己在投资上花费的时间更多,意识到这一点后,决定设立新的年度目标——整理投资账户。作者分享了他在整理账户过程中的心得和体验,包括如何分离活钱、备用金和投资等策略,以及使用现代投资工具和方法,如自动调仓和再平衡策略。

关键观点2: 投资账户的整理和规划方法。

作者提出了具体的投资账户整理方法,包括区分场内和场外账户的使用,选择投资平台和工具的策略,以及如何设置多个策略和多笔投资在一个账户内。他还强调了定期复习账户规划的重要性,并鼓励投资者在操作时遵循计划。

关键观点3: 投资理念的转变以及对收益与成本的思考。

作者分享了自己从重视成本到重视收益的转变过程,并探讨了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他提到了大卫·斯文森的观点以及自己的实践经验,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收益的增加可能超过了成本的增加。此外,作者还提到了再平衡策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这一策略融入自己的投资策略中。


正文

我发现那些能激励自己做下去的年度目标,很多都是自己长出来的。观察最近的生活,哪些事无意间花了更多时间,吸引了更多注意力,这个方向也许就有自己的小目标。

23 年的营养学,24 年阅读、运动、多出门,我还在等今年的。直到突然意识到自己花在投资上的时间比往年更多,梳理投资、规划账户、和家人沟通……于是就有了新的小目标——账户大扫除

我和也太把每年小目标记在一个共享备忘录里,相互提醒

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考虑清理账户了  但就像整理收纳一样,短暂整洁过后总是越用越乱。我才注意到自己打理投资时有个分配时间的漏洞,考虑买什么、买多少的时间很多,但考虑怎么买、尤其是在哪买的时间很少。

经常是哪个账户刚好有现金,就图方便直接在哪买,投资越来越散乱。

遇到一笔感兴趣的新投资,没多想就新开户,账户越开越多。但后来再想想,可能这笔投资也不是非买不可,或者在原来的账户也能找到代替。

所以痛定思痛,我花一上午重新规划了账户(又花了一下午欣赏自己的成果)。别说,整理账户的过程还怪解压的,和现实世界的收纳整理一样。

几个心得:

1、账户太乱,可以先从分开活钱、备用金和投资开始。

我反复折腾得到的经验,如果同时用场内、场外账户,现金、备用金优先考虑场外账户,提现方便(场外:也就是支付宝、天天基金这些基金平台)。投资优先场内账户,投资品种更齐全,工具也更丰富,因为选择不够需要新开户的情况会少很多。

但如果只有场外账户,或者之前都不知道场内场外的区别,那倒也不用专门开场内账户。我得生活宗旨,没有一样东西以前也没觉得不便,那就是不需要。

2、跟投的投顾,选能自动调仓、撒手不管的平台。

3、可以一个账户多个策略、多笔投资,但尽量别一个策略、一笔投资分到很多账户。

4、以后每次操作,先把账户规划拿出来复习一遍,按计划来。遇上当前账户买不了的,多问自己一句,是不是非买不可?有没有类似代替?新账户节省的手续费能不能值回自己的时间?

还想到一个自动再平衡的思路

说起这次账户大扫除,还要感谢一位读者的提问:

乍一看提问好像和今天聊的没啥关系…容后解释,先回答小伙伴的问题。

原本我也是这么想的,交易越频繁、成本越高。但后来两个事实让我重新考虑这个问题:

  1. 作为最了解再平衡和资产配置的投资者,大卫·斯文森管理耶鲁基金时用的是(每天)实时再平衡,并在《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中分享了这个建议;

  2. 我在回测各种可转债轮动频率后,发现从每月到每周到每日,轮动越频繁成本越高、但收益也越高。有点反直觉。

重要的不是成本如何,而是收益有没有同步增加?如果为了降低成本,连收益都不要了,不就本末倒置了。

而且再平衡越频繁,单次操作的金额也越小、成本也更低。所以总成本增加也没有第一印象那么多。

不过话说回来,我选择每月再平衡其实没想这么多——每月新增本金会先进入我资产配置的「现金」部分,我要再平衡才知道自己这个月应该投什么。对于定期新增本金的投资来说,每月再平衡 ≈ 每月定投。

给大家分享这个发现不是建议大家频繁交易哈,普通投资者最大的障碍不是手续费,而是时间,折腾不起。ta 对我最大的帮助是解放思想,当你想再平衡的时候,你就可以做,尤其是市场大涨大跌感到焦虑时。放下对成本的顾虑

……

因为小伙伴的提问,我今年的账户大扫除有了个明确的目标:

1、虽然不需要每天再平衡,但我可以把「能每天再平衡」作为账户大扫除的终极检验标准。账户扫除的初衷是投资操作更方面、管理更一目了然,那再平衡就是最实用的检验。

2、然后我在想,再平衡能不能也自动化?既提高频率、又减少时间成本。就想到了网格。

前段时间我刚好建了个组合,实践战略平庸 Plan B——70% MSCI A 股 ETF 512990 + 30% 招商双债 161716,定期再平衡。

假设总持仓 10 万,波动都是“股”带来的,“债”近似成现金。那么“股”每涨/跌 5%,需要再平衡的金额是多少?

算出来是 1050 元。股涨 5%,需要卖出 1050 元来买债。反之则是卖债买股,来实现再平衡。

这样就可以设置网格了 👇 涨跌间隔 5%,每次买卖金额 1050 元

主动基金账户也可以这么设置,如果持有多只基金,设置条件单就按照持仓比例分配金额。估算公式是:

每网金额 = 持仓金额 x 间隔涨跌幅 x (1-仓位)

比如上面的 70000 x 5% x (1-70%)= 1050

效果就很接近自动再平衡了 ✌️ 不过这个思路目前还只能在场内实现,这也是我在规划账户时投资优选场内的原因,选择更多。

以上一点想法,谨供大家参考。

PS:

对了,每次聊预算、记账、整理账户,经常会有小伙伴问我,一直这么做不会烦么?

可能,这就是属于 J 人的快乐吧。看一样东西从混乱到清晰,又能影响现实生活,比看剧、玩游戏还有意思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