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是坏情绪啊,没关系!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大学校园  · 2 周前

正文


mood

情绪贯穿于我们的生活,几乎所有事都能引起我们的情绪变化,譬如即将到来的考试会让我们感到紧张,通过了考试又会让我们感到放松。我们习惯将情绪简单地分为好和坏两类,常常希望自己被好心情环绕。而坏情绪则常常受到“退!退!退!”的待遇,甚至“有情绪”这个词往往都带有贬义。在大多数人眼里,一旦染上“坏情绪”,第一要务就是尝试各种办法马上摆脱它。可是,坏情绪真的如此不堪吗?我想说,其实,坏情绪和好情绪一样都是正常的情绪,我们不必为它感到焦虑。


电影《阿甘正传》


坏情绪总是来得措不及防


@怪盗基德


坏情绪来得像暴风雨,没有任何预兆,老是打得我措手不及。高中某天中午,等同学们都已经走得差不多了,我才一个人慢悠悠地从教室走去食堂。看着食堂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一股失落感突然涌上我的心头。我逛过每一个窗口,脚步越来越慢。最后我走出了食堂,换了个方向朝小卖部走去。买完面包,我拎着袋子逛上学校的小山坡,偶尔有三两成群的人从我身旁走过。我把校服拉链拉到顶部,把头埋了进去,全然当看不见。


午休也很奇怪,原本定时睡觉的我不知为何翻来覆去都睡不着。为什么呢?我也不知道,或许是因为早晨的那杯咖啡,或许是因为昨晚睡得好,又或许是因为那没来由的孤独感。说不清,道不明,这坏情绪怎么突然就来了。当时我总想知道我为什么会觉得失落呢?明明是我自己选择的,明明我还挺享受一个人的,明明...好吧,那次的坏情绪就是这样莫名其妙,它大概也不需要什么理由。我就这样拖着午休没睡好的身体去上体育课。神奇的是,上了体育课后我的坏情绪消散了许多许多,大概是因为运动分泌了内啡肽吧。



网剧《暗恋橘生淮南》


@端午不吃粽子


小学写心情不好,不是写“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雨”,就是写“外面晴空万里,可我...”。但实际上,坏情绪才不管天气是什么,它随时都会来。那就是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日子,我满怀期待地点进crush的朋友圈想知道些什么,可是我却只能看到一条横线。刚开始只觉得奇怪,后来越想越不对。上某书一搜,不是被拉黑就是被删除了。错愕、震惊、难过、疑惑,各种各样的坏情绪接踵而至。我盯着那个页面过了好长一段时间,还傻乎乎地在满屏空白中划拉两下期待它能有什么变化。最后还是接受了事实。尽管我一怒之下怒了一下,把他也拉黑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简直是个傻瓜,但又庆幸自己也把他拉黑了。就像付航说的那样,他在我的人生剧本里已经杀青了。



综艺《喜剧之王单口季》总决赛付航选段


@名字无法显示


那天的工作真的令人非常火大。本来下午我还在和朋友打篮球,晚上准备去喝酒吃烧烤的时候,领导突然一个信息让我加班。当时我还只是为不能悠闲过完这个周末而可惜。一开始和同事合作得也不错,毕竟之前我们也一起做过项目。谁能想到后面发生的事会让人这么恼火。一个内容反反复复做了很多次,刚开始我还有耐心和信心一定能在当天完成,毕竟有三个人。但是,线上办公的坏处马上就体现出来了。改最终稿的时候,每次给同事A发信息,他总是要过很久才回,小群里的通知他好像从来不看,我和同事B只能私信一遍遍问他。更过分的是,都已经在收尾阶段了,他突然有了新鲜的想法,特别想加到创意架构里。我当时在家里气得差点把电脑砸了。最后翻来覆去弄到第二天凌晨5点!交完这个项目,领导觉得还不错,甚至因为是紧急加班还给我们放了天假,也算是意外收获了,正好给了我时间把那天失去的都夺回来!



画师巫巴多作品


坏情绪存在于各种关系中


@哆啦不A梦


我和我妈妈的相处模式大概就是典型的中国亲子关系吧。好的时候如胶似漆,坏的时候恶语相向。我的妈妈很好,她很关心我,但有些时候过于关心了,关心到我总是觉得厌烦。


高中住校后,最期待的无非是每周在家短暂的十几个小时。我当然是想和妈妈见面的,可不知从何开始,只要我的妈妈一出声关心我的学习,关心我的生活,我的心里总有一股无名之火升起。或许是厌恶、或许是烦躁,虽然我知道这不应该,特别是不应该对那样爱我的妈妈产生这样莫名的坏情绪。每每因为坏情绪上头对妈妈用了不好的语气,说了难听的话后,我总是很后悔。在心里告诉自己不可以这样,那是我最亲爱的妈妈。可下一周再回家时,再一次听到妈妈的“关心”,我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坏情绪。那天我下定决心要和妈妈好好聊一聊,我忐忑地把我的苦恼和她说了出来,在妈妈安静的十几秒里,我好后悔,猜想这肯定伤透了她的心。意外的是,妈妈没有责备我,而是给我了一个拥抱,轻声说,没关系,你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小世界,妈妈都理解。我回抱住妈妈,泪珠连成串似的掉个不停。在妈妈一下又一下的拍背中,我那颗苦恼的心逐渐安静下来。



电影《好东西》


@洁世一


有的时候会觉得自己被“附体”了,时不时冒出些不合时宜的坏情绪。和同桌日常来说都是侃侃而谈的,上课聊,下课也聊,吃饭聊,走路聊,甚至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如胶似漆。可就是偶尔那么几次,我觉得他好吵。他凑过来想和我说话的时候,我会不自觉地皱眉、撇嘴,还会下意识地远离他。大数据大概知道我的烦恼,给我推荐了好多相关视频,说这是一种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可能是因为我和同桌太亲密了,而我下意识地想回避这种过度亲密。好吧,不管这是不是真的,起码我没来由的“生理性厌恶”有了理由。所以后面我就不再过度在意这件事,想着这是正常的,顺其自然地,反而好了很多。



美剧《破产姐妹》


@love story


之前有个电影叫《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那年看的时候还只当个乐子看,现在自己谈上异地恋了才知道那部电影拍得有多真实。我们是高考后在一起的,刚谈一个月就开始异地了。暑假的时候我就各种担心,可他信誓旦旦地和我保证每天起码打一次电话或者视频,共享课表,三餐报备,给足我安全感。他也确实这样做了,所以刚开始我也没觉得异地恋有什么不好的,甚至我们还都有自己的空间。后来我们都越来越忙,有各种各样的考试、工作,还要忙着做志愿赚时长,我们的时间自然也越来越匹配不到一起去了。上周我好不容易空了一点,想着多和他聊聊,打开对话框一看,上一条还是我三天前给他发的一句小抱怨,一下子有点生气,但我也知道他确实很忙。给他发了一句“在干嘛”之后,我没忍住开始翻异地之后的聊天记录,从一开始的句句有回应,事事有反响,到后来他发一大串我回一两句或者我发一大串他回一两句,落差感大得我的眼泪在打转,翻到最底下,发现他还没回我,更难受了。抹了把眼泪,想马上打电话给他,可又怕他在忙,不想打扰他,只能暗自神伤地等。


那一整个下午我都魂不守舍的,又特意找出那部电影看,毫不夸张地说,一代入就开始哭,一整包纸都被我哭完了。等到晚上,他一回我,我马上回了电话过去,一听到他的声音我又开始哭,他在那边慌张的安慰我,可我的眼泪怎么都停不下来,最后还是哭累了停下的。真的,异地恋好痛苦...



电影《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海报


坏情绪最终会流走


@iHatetheWorld


遇到不开心的事憋在心里是人的本能,我们总想着自己消化掉负面的情绪,却往往越陷越深走不出来,有些时候就连身边最亲密的朋友都不清楚我们发生了什么,因为我们常常难以开口复述、害怕暴露自己的脆弱,亦或是不想再次经历一遍痛苦的感觉。


村上春树说,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事怎么也长久不了。


找到自己的“情绪出口”那样就算是坏情绪也会全部流走的。



美剧《都市女孩》


@你好,疯子


很神奇,有的时候耗着耗着就不内耗了。


作为INFJ,我无时无刻不在内耗。高三大概是我最内耗的时候。上课听不懂内耗,作业错太多内耗,不仅大考没考好内耗,我连周测和估分不一样都内耗。首考前身体还特别不争气,生了好几次病。第一次因为扁桃体炎住院的时候,一边内耗一边因为撑不住天天睡觉,回校后不停补作业。第二次手术住院,离首考还剩80天左右,当时特别想休学,害怕回去以后跟不上进度,害怕成绩下滑我无法面对。出院后的某个周四,我果然崩溃了,又用去医院复查的借口和班主任请假。妈妈在电话里好像察觉到了我的不对劲,提前下班回来和我沟通。但那个时候的我能听进去的真的太少了,我说我想休学,我妈说那不如不要读书了。那天我哭了好久好久,一直在撕心裂肺地吼叫。等我平复下来,爸爸带着我去走路,他慢慢地说着,我默默的听着。那天之后,我好了很多,虽然依然在内耗,但是不再像之前那样那么歇斯底里。


上大学以后也是,因为各种ddl内耗。可是吧,耗着耗着就觉得随便吧,我总会做完的,不管做成什么样,总会做完的。有一个周末,三四件事全都堆在一起,我在周四周五的时候就开始内耗,开始想要怎么办,不把时间安排完美的话我好像很难受。可是最后我发现,总会过去的,顺其自然就好了。毕竟,船到桥头自然直,耗着耗着也就不内耗了。



电影《英雄本色》


@人生是旷野


坏情绪在我身上产生的频率就像热带雨林地区下雨的概率一样,用“易燃易爆炸”来形容我再合适不过了。所以很多人都觉得我脾气差,我也知道这一点,甚至有的时候会把坏情绪展示给最亲近的人。为了消除它,我以前总是伤害自己或者做一些出格的事。后来我找到一个宣泄情绪特别好的方法——打拳击。一旦发现我有坏情绪的苗头了,我就会约一节拳击课,去场馆里痛痛快快地打上一个小时。怒气值就这样一拳一拳被我打下来,那些坏情绪也同汗水一起蒸发掉了。





我们的生命中就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坏情绪,它时而猛烈时而舒缓。任何人,任何时候,都有可能产生坏情绪,它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也不会永远萦绕在我们身边。我们都不应该因为坏情绪而痛苦,更不应该被坏情绪困住,希望我们都能在遇到坏情绪时从容地喊出:是坏情绪啊没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制作 | 毛杭姝

校对 | 王浩恺

审核 | 丁家雪 薛莲

主编 | 常桐



向下滑动查看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