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了费曼学习法的核心和应用,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三大坑点。包括输出方式的变形、让别人听懂之难以及短期不一定见效的问题。文章还提供了避坑指南,包括选择适合的听众、多种方式学习、关注反馈和坚持使用该方法等建议。
通过用自己的语言向他人解释复杂知识,以检验自己的理解。以输出来促进输入,以他人的理解程度来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
包括输出方式的变形、让别人听懂之难和短期不一定见效等问题。需要避免过度期待、选择合适的听众和关注反馈等。
包括选择适合的听众(对相关主题感兴趣且不是特别了解的听众)、多种方式学习、关注反馈和坚持使用费曼学习法等方面的建议。
近年来,费曼学习法已经成为国人心中的神器。
费曼学习法由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提出。其核心是通过用自己的语言,以简洁、易懂的方式向他人(或自己)解释复杂的知识概念,来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该知识。
费曼学习法的本质,就是以输出来促进输入,以他人的理解程度来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
对于家长来说,这种学习方法堪称捷径——效果好,学习过程又非常省钱省事。你不用报班,也不用辅导,只需要提问和倾听。这不是躺赢吗?
听上去很不错,那么在实际应用怎么样呢?
我们家两娃也在践行费曼学习法。
老大朵拉从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开始教授小朋友英语,至今已有三年。在这三年里,她教授了语法、阅读、写作和单词四个板块的内容。她还自学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八门网课,最终拿到了国际英语教学资格TESOL证书。现在她是初中生了,无论是校内学习还是校外考试都可以比较轻松地应对。
BetterRead相关文章:
怎样才能做一件有结果的事?
备考8天托福首考112,她却说还是初中英语考试难
当老师四个月以后,她眼中的世界变了
对老师好一点
老二闹闹的输出办法是用英语写小说。从去年6月份开始到现在,已经写了将近两万字。同样,他的英文不需要报班,也可以轻松应对校内和校外的考试。
BetterRead相关文章:
小说是怎样炼成的?
攻略:如何在两个月里自己搞定小托福?
但是,我家两娃的学习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更不可能“躺赢”。在我的周围,也不常见有家长真正用上费曼学习法。
究其原因,费曼学习法有三个大坑,都是家长们看不到或者不愿意跳进去的。
第一坑:输出方式容易变形
刚才说了,很多人把费曼学习法简单理解为孩子讲父母听。这样父母省力了。他们只需要听,判断孩子讲得对不对。甚至父母不懂也没关系。如果孩子能让父母明白,不就说明孩子学好了吗?
但是结果可能比你自己辅导孩子还要闹心。
如果父母懂行,发现孩子讲得不好,容易怒从心头起,越听越上火,转而从孩子讲变成父母边骂边讲。
如果父母不懂行,怎么也听不懂,容易焦虑从心头起。这是我笨还是我孩子笨呢?
最后你会明白,自己的孩子不是费曼,你也不是费曼的家长。
费曼本身就对万物有极强的好奇心,也非常爱表达。他的知名自传《别闹了,费曼先生》就是他给别人讲述自己的经历,然后形成的。从这本自传里可以看出,他的父亲也很擅长启发孩子。
所以说,费曼学习法有两个关键词:兴趣和平等。双方对交流的主题都要感兴趣,而且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这样的好处是,孩子的学习是主动的输出过程,而且更为放松。 因为有兴趣又有空间,双方的问答会不断激发新的思考和探索,走向良性循环。
大部分情况下,孩子讲、父母听的过程,并非双方平等且兴致盎然的交流,而演变成业余教师对新手学生的一场拷问。这是典型的被动学习,很容易打击到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信,也打击家长的辅导信心,最后走向恶性循环。
对此,我们家自己辅导孩子的经历也是一言难尽。至少我是不太行的,辅导孩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要么交给了孩子爸爸,要么交给了AI。
BetterRead相关文章:
怎样用AI辅导孩子?
怎样用AI辅导孩子阅读?
家长免崩溃辅导法
至于费曼学习法,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改变输出对象。
比如朵拉同学的学生,是自己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虽然不太听得懂,每次考试成绩也不太行,但是态度好啊。据朵拉同学说,爷爷奶奶每次听课都认真做笔记,也认真做卷子,实实在在地满足了小老师的成就感。
我家两娃的输出对象也不是父母。
朵拉的学生都是小学生。闹闹的小说阅读对象都是他在网课上的同学。
他们遇到的反馈,当然并不都是表扬。小学生有时候会不专心,也会忘记做作业,还经常听不懂。闹闹的小说也会遇到“看不懂、太过琐碎”等等评价。但是这些评价都不是高高在上的,也非常真实,所以对他们来说即便负面的反馈,也是可以接受的挑战。
更常见的做法是给同学讲题或者参加演讲等分享活动。比如很多学霸会整理自己的笔记,分享自己的经验等等。
究其原因,分享是一种社交。社交因素构成了学习的驱动力。
第二坑:让别人听懂,太难了
前面提过,费曼学习法实际上是以输出来促进输入,或者说你不仅得自己理解,还要让别人也能理解。
很多人把让别人听懂当作是检验学习者是否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听上去很有道理,但这个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的掌握水平。
用自己的语言把学到的知识讲给别人,相当于对知识的吸收、理解和重组再加工。这已经跨越了学习的三个层次了。
如果要别人能够理解,就不只是考察输出者的理解能力,而是考察是两项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别说孩子了,就算成人要把自己的业务讲到外行能够理解,也是很难的。
在达到可理解的输出上,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性是不相上下的。如果要强调深入浅出的话,则表达能力可能更重要。
我们知道,不少科普读物的作者是科学家兼作家。但是并非科研水平最高的科学家才能成为科普作家,而是文学功底较强的科学家才能成为科普作家。
比如This is Going to Hurt (中文版为《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这本畅销书的作者Adam Kay曾经是一名妇产科医生,现在是英国的喜剧演员、作家和畅销书作者。他除了这本书,还曾经出版多本儿童生物科普读物,深受好评。这可不是其他妇产科医生能够办到的。
还有科学家Mark Miodownik,是伦敦大学材料学教授、英国皇家工程学会会士。他写过两本知名科普读物Stuff Matters和Liquid Rules,文笔堪称一绝。
在视频和音频节目上也是如此。我们看到像李永乐这样的老师来做视频博主。但是更多的科普电视节目可能是职业主持人负责的。这些职业主持人同时也可以做其他类型的节目。
这些科普作家或者博主能够将专业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大众,正如孩子在费曼学习法中需要将所学知识讲给他人理解一样,都需要强大的表达能力。对于孩子而言,要跨越理解和表达这两个难关,并非易事。
如何避坑?很简单,降低期待。
费曼学习法是一项工具,而不是过程。我们并不是要学习者交出一份完美的输出作品,而是希望输出者在努力让别人理解的过程中,深化自己的理解。
所以听众的反馈就很重要。
如果是一个对相关问题非常了解的听众,比如父母或者老师,我的建议是多提问,多鼓励,少给负面的评论。这样可以促进孩子去反思,并且进一步深入学习。
但是更好的办法,是选择对该主题不太了解但是有兴趣的听众。
当听众对相关领域不了解的时候,她/他的期待就不高,反馈也很真实。如果对方听不懂,孩子也容易接受,不至于伤害自尊,还会去努力改进;如果对方听懂了,孩子也更容易产生成就感。
第三坑:短期不一定见效
大家听到费曼学习法,往往会很激动,觉得自己或者自己孩子使用这个方法,也会成为费曼这样的大学霸。
你想多了。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个学习方法是费曼提出的,而不是某个学渣提出的呢?
我们经常看到学霸分享和讲题,而且越讲越开心,越觉得有收获。但是我们很少见到学渣讲题,或者听说过学渣讲题事眉飞色舞,并因此学习突飞猛进。
因为这种方法更适合培优。
刚才谈过,费曼学习法看似很轻松,实际是跨越三个层次的学习,并且要求同时具备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才可以达到完美效果。
这意味着,普通学生要采取这种方法来学习,很难立刻见效,甚至可能持续受挫,所以需要更大的耐心和韧性。这好比逆流而上,虽然很励志,但是慢。
费曼学习法的确好,但是同时还存在在其他的普通学习方法——上课听讲,做作业和考试,整理错题本,根据反馈进行调整,并且在老师的指导继续学习。
有这么多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又那么紧张,当然可以用见效最快的一种,而不一定是见效慢但是效果好的那种。
那么,如果普通学生依然想用费曼学习法,可不可以呢?
当然可以。
我们家两娃虽然不能说是学渣,但肯定也不是什么天才。他们能用这种办法,别人也能用。不过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还是降低期待。孩子自己要降低期待,父母更要降低期待。
办法也很简单,就是父母不参与。比如我家老二闹闹的英文小说已经写了19章,但是他只给我看过开头的四章。
第二是选择特别需要积累、理解和表达的学习科目。
什么是需要积累的学习内容呢?
比如语言学习是不能一蹴而就的,特别重视长期的积累。这种科目的学习本来见效就不会快,又同时涉及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就特别适合用费曼学习法。
又比如我自己,高三复习历史和文言文的时候,会自己做思维导图,然后自己录音。整整一年,我持续做思维导图,每天晚上入睡前听录音,分析自己梳理的知识点是否有疏漏,逐步去积累和重组琐碎的知识点。
这种通过费曼学习法进行知识内化的方式,在某些学科上优势明显。然而在艺术、体育等领域,费曼学习法的效果不一定是最好的。我们完全可以针对不同孩子和学科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避坑指南
综上所述,费曼学习法很好,但是有坑。避坑也不难,只要遵循以下注意事项:
1 选择对相关主题感兴趣且不是特别了解的听众
从年龄来看,首选同学或者比自己小的小朋友,他们更容易给孩子带来成就感。如果必须是大人,最好是有儿童教学经验或者懂得孩子的大人。也可以是爱孩子且相对宽容的长辈。如果是一个比较社恐的学习者,甚至可以不找听众,而是自言自语。
最不合适的就是对孩子期望较高且要求严格的家长。
2 选择多种方式来进行学习
在运用费曼学习法时,选择多种方式进行输出学习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避免因单一输出方式带来的问题,还能更好地发挥费曼学习法的效果。
不同的输出方式,难度也不同,对学习者的激励也不同。
从口头输出来说,包括自言自语、简单交流、讲题、演讲到授课等形式;从文字输出来说,从总结笔记、写思维导图、出题、写作文甚至写书都算输出。
3 根据反馈持续精进
输出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之所以需要听众,实际上是需要有获得反馈。所以学习者需要特别关注对方的反馈,然后想办法改进。
从家长的角度,我们需要尽量鼓励孩子,让他们从积极的反馈获得信心,但是也要提醒他们,把负面反馈视为改进的机会。
我们需要关注反馈的细节而不是倾向性。反馈可以是负面的,但必须具体。因为对方不明白的地方,可能正是自己的知识盲区或者逻辑漏洞。
4 坚持做下去
学习本身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费曼学习法中的输入与输出亦是如此。
当学习者完成一次输出闭环,例如给他人讲题后,往往会发现新的问题,进而促使其再次调整学习策略。如此循环往复,学习者对于知识概念的理解会逐步深化,从最初的浅层认知过渡到深入理解,并且在不断向他人输出知识的过程中,又能将复杂的知识以更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实现知识掌握从浅入深、再深入浅出的良性发展。
所以,刚开始用费曼学习法碰上困难,别打退堂鼓;就算把题讲好了,也别就这么停下。踏踏实实地一直用这个方法学习,说不定哪天,你或者你的孩子也能像费曼那样游刃有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