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坚持“整体市监”“助企惠民”理念,从农贸市场切入,推进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风险治理等改革事项,探索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新路径。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多项措施创新提升,让“浙”里的菜篮子安全保障再次升级。文章还介绍了浙江在食品快检体系、食品数字追溯、风险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坚持“整体市监”理念,从农贸市场切入,推进多项改革。
包括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风险治理等,旨在提升群众幸福感和经营者获得感。
关键观点2: 浙江坚持“助企惠民”,提升菜篮子安全水平。
通过改革和创新措施,全省农贸市场自主快检胶体金覆盖率达到89.35%,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实施监管快检28.18万批次。
关键观点3: 浙江探索建立“多维一体”食品快检集成体系。
解决快检责任不清晰、项目不更新等问题,提高快检阳性率。
关键观点4: 浙江推进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
通过贯通“浙食链”“浙农码”等数字系统,建立全省最大的食品安全追溯平台。
关键观点5: 浙江推动风险综合治理。
运用数据集成和预警模型,实现风险监测、预警、交流和处置全流程闭环。
正文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坚持“整体市监”“助企惠民”理念,从农贸市场这个“小切口”切入,融合推进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风险治理一件事、农贸市场一类事、快检一件事等改革事项,积极探索“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新路径,让“浙”里的菜篮子安全保障再次升级,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和经营者获得感。
小小“菜篮子”,关乎大民生。
在建德,当地以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四改融合”全省试点建设为抓手,从农贸市场内外一体监管、食用农产品追溯难、食品快检阳性率低等问题入手,多措并举创新提升,探索出了一条农贸市场、生鲜门店食安治理新路径。
建德的这场改革并非个例。
为了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出更多“安全感”,今年以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坚持“整体市监”理念,创新实施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同步开展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农贸市场一类事和食安风险治理一件事、食品快检一件事等改革事项,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智慧监管体系,推动浙江菜篮子安全水平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全省农贸市场自主快检胶体金覆盖率达到89.35%,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实施监管快检28.18万批次,改革覆盖全省三星级以上农贸市场及其周边生鲜门店。
“我这边做了葡萄和韭菜,检测人员说半个小时就能出结果,我觉得这还是挺方便的。”在杭州市东山弄农贸市场,一位消费者在体验了食品快速检测(以下简称“快检”)之后,如是说道。
针对快检责任不清晰、项目不更新、流程不科学、方法不灵敏导致阳性问题检出率明显偏低等问题,浙江出台了《浙江省“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实施办法》,探索建立“多维一体”食品快检集成体系。
据悉,浙江率全国之先明确“谁快检、谁负责”原则,督促市场开办者履行法定义务对入场交易食用农产品实施快检,引导校园食品配送企业、大中型商超、生鲜电商等经营主体自愿快检严格把关,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发挥“县级检测中心、快检车、快检箱”作用,补齐社区生鲜门店等盲区,构建了法定快检“普筛”、自愿快检“补缺”和监管快检“靶向”三位一体食品快检工作体系。
浙江规范抽样、检测、复核、溯源、处置和公示等“六道”快检流程,强化票证不齐、高风险食品抽样,加快更为灵敏的胶体金法推广应用,建立食品快检与定量检验协同机制,第一时间溯源和销毁阳性食品,及时公布食品快速检测信息,做到食品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今年以来快检阳性率明显提高,真正成为了食安治理的重要技术手段。
每天凌晨4点不到,随着经营户开始陆续往市场进货,舟山定海区桔园菜场的安全管理员就开始查验相关进货票据,同时做好登记工作,方便日后的溯源检查。
“主要是把好食品安全关,杜绝没有合格证明的农副产品流入市场。”安全管理员说道。
2023年9月,浙江省人大审议通过《浙江省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规定》,是全国首个食品安全追溯地方立法。
为持续强化“浙食链”系统提质联通扩面,浙江着力贯通“浙食链”“浙农码”等数字系统,浙产食用农产品无纸化出证后,自动向下推送合格证明信息。同时,紧抓浙江66家农批市场,指导市场开办者和入场销售者通过“浙食链”系统履行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等法定义务,将追溯信息自动向农贸市场、商超等下游销售者流转。
浙江还深化长三角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合作,共同发布实施《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信息追溯》区域地方标准,联合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召开长三角地区检疫检验服务增值化改革座谈会,推进长三角食品安全数字追溯一体化。
目前,“浙食链”“重点主体”、“重点品种”上链率分别达到98.66%、97.85%,追溯数据超42亿条,今年累计上链食品超45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省域食品安全追溯平台。
在湖州,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着力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由事中事后处置向前端预防转变,全市建立涵盖生产经营企业、检验机构、科研院所等六大类的监测哨点202家,初步建成“覆盖广、种类全、专业强、监测灵”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
“我们早上会对市场内的经营户进行抽检,检测结果会直接会通过平台发送,抽检不合格的产品会做进一步复核,复核结果如果依然是不合格,就会对产品进行无公害处理。”长兴中心农贸市场检测人员道。
据悉,浙江针对多项改革同步推进中存在的数据散落、信息“孤岛”等问题,始终坚持“整体市监”理念,积极推动“浙食链”“浙江市场在线”等系统集成应用,放大改革乘数效应。
为推进系统融合,浙江通过系统对接、模块集成、更新迭代等举措,集成整合相关改革数字化业务模块,将零散的追溯、快检等数据流进行贯通应用和深度开发,实现市场管理、追溯流转、快检质控和风险闭环等系统功能的无缝衔接。
为更好地进行风险治理,浙江积极推进数据融合,运用风险预警模型发现并生成预警提示信息,市场主体、监管部门依据提示信息实施快检,快检结果反馈形成快检信息大数据库,全量回流至预警平台,由其进行综合性风险分析预警,如有阳性结果自动流转有关业务系统进行后处置,从而形成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交流和风险处置全流程闭环。共回流阳性食品信息3840条,处置中高风险213个,“抽检+快检”双向反馈机制风险监测问题发现率达17.6%。
预警高风险隐患100%闭环处置,特种设备安全形势保持稳定
近年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以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和有效防范一般事故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压紧压实安全责任,着力推动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来源 | 省局食品流通安全监督管理处、市场合同监督管理处
微信号|zjscjgjz
市场监管,在你身边
在看吗?那就戳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