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荐读:中国古代案例⑫一一李南公捏伤辨伪真

法信  · 法律  · 1 月前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跨越时空,亲历古代判案现场,从珍贵的历史案例文献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独特魅力。“法信”公号开辟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中国古代案例专栏,为您独家呈现中国古代案例库的丰富内容。


本期推出选自《〈折狱龟鉴〉选译》的《李南公捏伤辨伪真》


李南公捏伤辨伪真


概述


根据打架形成的伤痕会因血凝聚而变硬,故通过用手捏伤痕,从而断定控辩双方的伤痕孰真孰假,确实是令人钦佩啊。

古文



李南公尚书知长沙县时,有斗者,甲强而乙弱,各有青赤痕。南公召使前,自以指捏之,曰:“乙真而甲伪也。”讯之果然。盖南方有榉柳,以叶涂肤,则青赤如殴伤者。剥其皮,横置肤上,以火熨之,则如棓伤者,水洗不落。但殴伤者血聚则硬,而伪者不然。南公乃以此辨之也。


(《折狱龟鉴》卷六)

白话文


李南公尚书担任长沙县令时,有两个人打架,甲强壮而乙较弱,他们身上都有青赤伤痕。李南公把他们叫到跟前,亲自用手捏捏他们身上的伤痕,然后说:“乙身上是真伤痕,甲身上是假伤痕。”经过审问,果然如此。原来,南方有一种名叫榉柳的树木,用它的叶汁涂揩皮肤,染上的青赤色象打架的伤痕一样。剥下榉柳树皮,将它平放在皮肤上,用火熨烫,便显出如同棒伤一样的痕迹,水洗不掉。但是,打架的伤痕由于血凝聚着,变得坚硬,而伪造的伤痕则不会这样。李南公正是依据这个道理,辨别出真假伤痕的。


(来源:《<折狱龟鉴>选译》)



折狱龟鉴


《折狱龟鉴》又名《决狱龟鉴》,其是南宋人郑克在五代和凝父子《疑狱集》的基础上采摭旧文、增广条目、附益宋事、分类增补、附以按语编撰而成的一部案例汇编。


《折狱龟鉴》内容丰富、体例井然。该书原记载了春秋战国至北宋大观、政和年间的395个案例,其体量比《疑狱集》大许多。原书当为三卷二十门,即《释冤》《辨诬》《鞫情》《议罪》《宥过》五门为上卷,《惩恶》门及其下的十二门为中卷,《严明》《矜谨》二门为下卷。这种始于《释冤》终于《矜谨》的结构,不但体例井然,而且充分体现了儒家宽仁折狱的思想。


《折狱龟鉴》中既有对前人折狱经验和理论的总结,也有郑克自身的发明和创造。中国古代没有控审分离的理念,也没有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明确划分,现代司法中的调查取证、侦查、起诉、审理、判决和执行等都属于古代“折狱”的范畴。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该书所收录的主要是刑事诉讼方面的案例,但也有少量民事诉讼方面的案例。就刑事案件而言,侦查破案、定罪量刑是折狱的核心内容,相关记载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方面。而就民事案件而言,对案件的处理(即判决)是最核心的部分,其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司法的能动色彩,司法者对法理、事理、情理的把握和演绎常常让人拍案叫绝。


(引自《光明日报》(2024年01月20日 11版)《<折狱龟鉴>的思想价值》,作者何永军)



01

关注“法信”公号“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中国古代案例专题,即可随时随地查阅这份丰富多彩的法律文化遗产。


扫描下方二维码,登录“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官网,即刻开启您的中国古代法律探索之旅,期待与您一同见证中国法治文化的悠久与辉煌。


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机构开通试用联系

010-67553398


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简介

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拥有中国法律文献库、外国法律文献库、法律法规库、法律音视频、综合数据资源五大类法律数字资源,涵盖法律和社科类图书、期刊、报纸、年鉴、方志、论文、会议资料等各类文献和党建学习、中华法系、古今中外案例、数字VR展区等18个特色专区。总计1.53亿篇、3.4万亿字,5584课时法律音视频,是汇聚法律人知识资源和传播法律文化的重要平台。


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第57期

苹果手机在App Store搜索“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即可下载

安卓手机扫码在浏览器下载数字图书馆App

开通试用请联系

010-67553398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