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博毕业季经常会有这样一种情况:硕士刚毕业,春招秋招都不好找工作,那要不要读了博士再出来找工作呢?
硕士毕业想进高校,但是高校基本都是博士岗位,身为硕士不好找自己能报的高校岗位就算了,好不容易收到了高校offer,待遇之类的都与预期的差很多。那是先占坑呢,还是先读个博士呢?
毕业生们初入社会,对职业的规划往往想寻求前人的经验。本文在此讨论一二。
@知乎答主“young”:一个比较功利的观点,读博可以让你在所在专业里,建立人脉和名声,以便于之后可以延长职业生涯,和拓展职业宽度。
硕士的四五年工作经验,不敌一个博士学位?
有高职的硕士教师在社交平台公开发帖,称自己2019年入职,2023年才评上讲师,四年过去,自己为了讲师这个职称拼尽全力,但只要你是博士,向来都是直接认定的。
△高校硕士教师,评“讲师”都不容易
新入职的博士可以初定中级职称,这在本科、高职院校里十分普遍。
信息来源:河南工业大学人事处官网
且这一规定是写在人社局的官方文件里的,有法可依。
信息来源:《高等学校教师职称评价基本标准》
如果博士成果够好,部分高校甚至能直聘副教授,提前享受副教授待遇。
△很多硕士教师可能一辈子评不上副教授
但是如果是硕士,科研成果则更多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在找高校工作时,硕士依旧会受到学历限制;如果不找高校工作,企业又不大看重这些,便平白浪费了文章。
△拥有6篇sci的硕士后悔没读博
“博士能申请很多基金项目,硕士只能卷教学等;明明硕士教师们已经工作多年,新进的博士却经常超越自己,来一个,升一个,实现后来居上……”
△在校硕士教师想读博,面临许多困境
有些硕士教师就开始后悔:当初要是读了博士就好了。
尽管在某些地区,部分高校对新聘博士在评聘中级职称时也设定了额外要求。如满足工龄、教学成果、项目竞赛参与及论文专利等指标,存在不按职称聘用博士的情况。但这些高校仍会向博士承诺:“在X年内为其解决编制问题。”
即便编制实现不了,评聘上高级职称对博士来说作用也很大。如今很多高校招聘公告对应届博士的需求并不着急,反而优先考虑有工作经历和科研成果且有高级职称的博士。
你看,博士都尚且之难,如果你是硕士教师,除非编制傍身,没编制的话,评高级职称更是一堵很难越过的“高墙”(竞争大,要求高,学历限制等)。
硕士教师们想要不进不退,偏处一隅,学校里越来越高的博士学历占比也成了无形中的push。
再说说,博士的待遇能比本硕毕业生好多少的问题。
虽然读博的时候很清贫,但高学历给高待遇的情况,随处可见。
刚入职高校,博士有安家补贴和科研启动费,硕士没有;就算不去高校,博士文凭很多时候也比本硕要“值钱”很多。
最近一则新闻,有多名清北毕业生入职浙江省一县级中学,其中还有厦门大学和吉林大学这类985院校的博士。
截图自极目新闻
图源:2024年嵊州市教育体育局下属学校公开招聘教师拟聘用人员公示(三)
一所县级中学,招聘公告写着「本科以上即可报名」,凭什么吸引了清华北大以及众多博士毕业生呢?其实是高达百万的待遇起了大作用。
参考《2025 年嵊州市教育体育局下属学校公开招聘优秀教师公告》,知名高校的博士可以比肩清北硕士生的待遇,对比其他本硕,各种补贴奖励加起来,更是翻了几倍。
虽然在过往几年,读硕读博,很多人是为了更好地在大城市立足。但现实生活中,大城市的博士立足起来也不容易,没有编制,考核繁重,高额房价……于是,有些人想开了,反其道而行之——
「我为什么不读个最高学历(博士),然后去一些资源不错的小城市,开辟自己的“舒适区”呢?」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词叫地方舒适性(Local Amenity)。当这些舒适性资源在小城市中更加丰富和优质时,人们可能会选择在这些小城市中生活,即使他们在大城市中也能获得相似的资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来去自由」视博士的含金量而定,不具普遍性。
博士学历在职场中的益处及带来的多样化选择虽多,但这些故事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十年前,拥有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在职场选择上往往占据主动地位。然而,近年来,硕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原本硕士学历即可胜任的高校岗位、研究所岗位等,如今不仅提高了门槛至博士,还对博士生的专业背景、研究成果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此外,选择读博也需谨慎考虑。有几种情况下读博可能会让人产生后悔情绪。例如,大龄读博可能面临年龄限制,影响申请科研项目或进入高校的竞争力;而选择了“水博”项目,则可能因学历不被用人单位认可而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
综上所述,虽然博士学历在职场上具有诸多优势,但个人在选择是否读博时,还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职业规划以及行业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考虑。切勿盲目跟风,而应理性判断,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