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硬件方面感觉还在探索阶段。虽然 AI 眼镜、AI 音箱这些产品不断涌现,但还没看到能真正改变用户使用习惯的「杀手级」产品。
最有意思的是,AI 产品开始重视「长期陪伴感」了。不再追求一时的新鲜感,而是想办法让用户离不开它。比如有的 AI 助手会记住用户的习惯和偏好,越用越懂你。
爱范儿:
今年很多手机厂商都推出了系统级 AI 和 Agent,这是否代表了 AI 时代的智能硬件趋势?理想中是 AGI 时代智能终端应该是怎样的?
从技术的成熟,到真正有所谓的超级应用或 Killer App,还是需要几年时间的探索。硬件+大模型,一定是未来的趋势。类似 AI Native 硬件的最终形态,终端不会革自己的命,大模型会成为交互界面本身,随着大家对大模型的应用和方式的探索,从 GUI 到 VUI,经过大模型充分的应用和交互探索之后,会演变成 LLM-UI。
随着硬件的突破,随着模型 Densing Law,能力密度不断增长,端侧 AI 的硬件,将无处不在。每个人,每件物品,都会有自己的 personal model,就像计算机从大型机变成消费市场的个人电脑 PC。
爱范儿:
最近我们看到生成式 AI 技术已经在游戏领域广泛应用,刘梦霏博士有哪些你印象深刻的产品或者案例?在您看来,AI 与创作者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有不少游戏在创意阶段已经开始使用 AI 来做展开工作,实际上 AI 是降低了游戏的创作成本,让它变得普惠,更容易让普通人进入到游戏开发的世界的。AI 生成的视频和内容虽然不适合直接用在游戏里,但在宣传、粉丝社群建设方面都有非常有益的潜能。但行业也确实出现了一些 AI 引发的人才结构的变化,很多游戏公司开始更多保留中高级的创作、开发与管理人才,行业本身也在经历转型的阵痛,倒也不能一味鼓吹 AI 化。我觉得游戏行业还需要一些探索空间。
我理想中的 AI 应该成为更好的创作辅助,也能合理优化开发流程,但我想我们还是要处理好技术与人的关系,毕竟没有人的世界毫无意义。
爱范儿:
赵赛坡你认为 AI 助手可能会是未来的入口之争,你觉得什么样的产品,能在这一轮竞争中取得先机,会是硬件,还是软件?
AI 助手一定是软件,未来软件依然会吃掉世界,只是所有的软件都会 AI 化。通过各类 AI 代理,AI 助手不仅可以帮助用户处理数字世界的各类需求,还会进一步将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联系起来。
基于 LLM 的 AI 产品, 是不是以 Chat 为主界面?这个问题可以抽象一下:人与大模型交互时,应该以何种交互提供「信息」?
Chat 是一种交互,对于习惯了思考和表达的人,一个对话框就是「众妙之门」。但对产品的广大受众而言,Chat 是一种「重交互」,不是「设计之重」,而是「认知之重」。需要用户调用系统,逻辑思考,发出那个「认知」上的问题。这事反人性,我觉得它肯定不是最佳的交互形态。互联网时代的 Don't make me think. 原则在 AI 时代仍然生效,因为人性没变。
大模型除了 Scaling Law 指导性规律,Densing Law 也正在被大模型公司、终端公司所演绎。未来五年,随着模型的「能力密度」增长,芯片算力的增强,两相交汇,带来的变化一定是越来越多的设备将成为端侧 AI 硬件。不接入云端模型,很多硬件就能变成智能体,渐渐具备连续的语音、视觉、文本交互能力,能理解、推理、规划。尤其是 To C 的硬件,智能汽车、PC、智能手机、智能硬件,都会受益。算力更高的终端,将能获得能力更强的端侧模型,算力较低的,将会获得 AI 能力,变成整个生态扩圈的一部分。
越来越强大的 AI 产品过程中,也许会逐步产生人和 AI 的亲密关系。任何关系可能更好或更差,取决于人的主体性。理解并擅长使用 AI,了解你的 AI 伙伴、AI 产品,很重要。你对 AI 产品使用的熟练度,深度理解它的优势和局限,人和 AI,大概率是互相增益的关系。发展 AI 产品过程中,我们更注重找到人们可以用 AI 替代的有价值场景,以 AI 普惠,更大范围尽可能让所有不同认知、不同能力的人,都能在一条起跑线上。
我认同俞挺老师的观点。并且 CAD 肯定会继续发展向「AAD」,而「辅助」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随着 AI 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应用场景的深入,会持续丰富,从重复性的辅助,从体力性的辅助,进一步走向创造性的辅助和智力性的辅助,这对于俞老师所说的「不懂得目标管理」的人是有帮助的,智能辅助是人类明日的常态,虽然可能也伴随着风险和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