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一】五星订阅文件《活性炭吸附效率取75%甚至90%?请看官方新文件公布的两种活性炭吸附效率计算方法,客观、科学》发布后,不少同行纷纷点赞,称赞这些进气浓度不同吸附效率就不同的算法客观科学多了。 也有些同行问询,既然VOCs进气浓度不同时活性炭吸附效率不同,那么究竟怎么变化?具体效率是多少呢?有无依据?恰有资深专家提供了环境部文件依据,该文给出了具体数据,故此修订分享。
生态环境部环大气〔2020〕33号《关于印发<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的通知》规定:组织企业对现有 VOCs 废气收集率、治理设施同步运行率和去除率开展自查,重点关注单一采用光氧化、光催化、低温等离子、一次性活性炭吸附、喷淋吸收等工艺的治理设施。生态环境部上述规定要求重点关注单一活性炭吸附,意味着这种问题较多,因此各地从严管理不允许使用单级活性炭来处理VOCs,连累着活性炭吸附也被污名化。环评就让项目上活性炭吸附,不弄点高大上的废气处理工艺,好像都拿不出手一样。撇开经济性不谈,技术上应该这样吗?
环办便函〔2023〕400号《低效失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对于采用一次性吸附工艺的,吸附剂不宜采用蜂窝活性炭。可以预见的是,蜂窝活性炭将难见于环评,只能写颗粒炭、纤维炭等。那么,吸附效率取多少呢?不少环评师来请教这个问题,有的写60%、75%,有的写90%,究竟怎么写更合理?实际上,近期官方发文公布了两种活性炭效率计算方法,不是笼统一个处理效率,而是因项目而异,且考虑时间性,确实更加客观、科学。
VOCs进气浓度不同时活性炭吸附效率不同,那么究竟是多少呢?环境部有文件给出具体数据
最近环保小智进行了更新,环保管家或者企业知道自己所属行业后,在环保小智行业分类中就可以点击跳转到对应环评分类、排污分类,跳转到排污分类后就可以跳转到自行监测指南等。
免费查看文件发布公示,有专家讲座,环保小智上60万份环保文件资料(每天更新补充)的方便下载方式:
1. 下载安装环保小智电脑版,网址(如有问题,请加微信hbxz1nm问询):https://gongshi.qsyhbgj.com/h5download?type=public(复制到浏览器下载)。
2. 安装后点击搜索,注意右上角选择文件或共享资料等,点击文件名打开后就自动下载到电脑上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18268767761
以上消息包括部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