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工信部表示将加快自动驾驶产业化发展,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这带来了相关产业链的机会,包括整车制造商、传感器与感知系统、芯片与计算平台、软件与算法、车路协同与基础设施以及测试认证与安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工信部将加快自动驾驶产业化发展。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将抓紧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标准体系,推进自动驾驶的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关键观点2: 相关产业链受益个股分析。
对整车制造商、传感器与感知系统、芯片与计算平台、软件与算法、车路协同与基础设施以及测试认证与安全等相关产业链进行详细的个股分析和市场预期。
关键观点3: 政策对自动驾驶产业的影响。
L3级生产准入政策将加速智驾车型的商业化落地,对相关产业链的公司盈利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政策推动下,自动驾驶相关的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正文
驱动事件:【工信部:将加快自动驾驶产业化发展 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今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表示,工信部将抓紧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部门协同,完善支持政策,持续巩固扩大产业竞争优势,扎实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一,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突破,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第二,加快自动驾驶产业化发展,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完善标准体系,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第三,积极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编制实施新一轮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落实好汽车以旧换新;第四,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在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场景应用;第五,进一步深化行业管理改革,加快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立法,完善企业退出机制,推进汽车生产准入管理改革。相关产业链受益个股如下:一、整车制造商:L3 车型量产加速:
比亚迪(002594):核心逻辑:作为国内新能源龙头,比亚迪已推出 “天神之眼” 高阶智驾系统,覆盖腾势 N7、仰望 U8 等多款车型,并获得全国首张 L3 级高快速路测试牌照;2024 年其智驾系统将进一步下探至 10 万元级别车型,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提升。:L3 级生产准入政策将加速其智驾车型的商业化落地,叠加成本优化,盈利能力或显著改善。
长安汽车(000625):核心逻辑:长安汽车计划在 2024 年 8 月推出 10 万元级别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实现天枢智驾系统的向下普及。其与华为合作的阿维塔品牌已具备城市导航辅助驾驶能力,L3 级车型量产在即。市场预期:政策推动下,长安汽车在中低端市场的智驾渗透率提升,有望成为销量增长新引擎。
广汽集团(601238)核心逻辑:广汽埃安的 L3 级自动驾驶系统已在 AION LX Plus 等车型上实现量产,且其子公司广汽资本投资了文远知行,布局 Robotaxi 领域。政策支持下,广汽在高端车型的智驾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二、传感器与感知系统:硬件需求爆发
激光雷达:速腾聚创(2498.HK)、禾赛科技(HSAI)
核心逻辑:激光雷达是 L3 级自动驾驶的核心传感器,速腾聚创 2024 年激光雷达销量同比增长 109%,达 54.42 万台,且毛利率提升至 40% 以上
;禾赛科技的 AT128 激光雷达已获多家车企定点,预计 2025 年营收增速超 50%。政策催化:L3 级车型量产将带动激光雷达需求,速腾聚创和禾赛科技作为国产龙头,有望抢占全球市场份额。
摄像头与 CIS:联创电子(002036)、韦尔股份(603501)核心逻辑:联创电子为特斯拉、蔚来等提供车载镜头,其 8MP 前视摄像头已实现量产;韦尔股份旗下豪威科技(OmniVision)的 CIS 芯片在车载领域市占率超 30%,L3 级车型对多摄像头配置的需求将推动其业绩增长。技术升级:L3 级自动驾驶需更多高分辨率摄像头,联创电子和韦尔股份在光学技术和供应链上具备优势。
惯性导航:芯动联科(688582)核心逻辑:芯动联科的 MEMS 惯性传感器已进入 L3/L4 级自动驾驶制造商的供应链,其产品精度达到国际主流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政策推动下,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公司有望成为惯性导航领域的核心供应商。
三、芯片与计算平台:算力需求激增
自动驾驶芯片:地平线(0667.HK)、黑芝麻智能(02533.HK)核心逻辑:地平线的征程 5 芯片算力达 560TOPS,已搭载于比亚迪、长安等车企的 L3 级车型;黑芝麻智能的武当 C1200 芯片支持 L4 级自动驾驶,预计 2025 年量产,其在手订单超 1.6 亿元;市场地位:国产芯片厂商在成本和定制化服务上优于英伟达、Mobileye,政策支持下有望加速国产替代。
域控制器:德赛西威(002920)、经纬恒润(688326)核心逻辑:德赛西威与英伟达合作开发的 Orin 域控制器已量产,配套小鹏、理想等车企的 L3 级车型;经纬恒润的 L3 级域控制器采用地平线征程 5 芯片,性价比突出。技术壁垒:域控制器是自动驾驶的核心硬件,德赛西威和经纬恒润在集成能力和量产经验上领先行业。
四、软件与算法:全栈能力决定竞争力
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百度(BIDU)、Momenta(未上市)核心逻辑:百度 Apollo 的 ANP 3.0 系统已支持城市导航辅助驾驶,覆盖 20 万元以上车型;Momenta 与丰田、比亚迪合作开发端到端大模型,其 Mpilot Pro 中配方案已量产。生态优势:百度和 Momenta 在数据积累和算法迭代上具备优势,政策推动下,其解决方案的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高精度地图:四维图新(002405)核心逻辑:四维图新的 “四图合一” 技术(SD 地图、HD 地图、ADAS 地图、停车场地图)支持 L3 级自动驾驶,其高精度地图已应用于比亚迪、长安等车企。政策要求 L3 级车型必须配备高精度地图,公司将直接受益。政策壁垒:高精度地图资质稀缺,四维图新作为国内少数持牌企业,将主导市场份额。
五、车路协同与基础设施:政策落地的关键
路侧设备:金溢科技(002869)、万集科技(300552)核心逻辑:金溢科技的 C-V2X 路侧单元(RSU)已批量应用于多个智能网联项目;万集科技的激光雷达和 V2X 设备支持车路协同,其 128 线车载激光雷达获乘用车主机厂定点。项目驱动:北京、上海等地的车路云一体化项目投资超 400 亿元,金溢科技和万集科技作为核心供应商将深度参与。
云控平台:高新兴(300098)、千方科技(002373)核心逻辑:高新兴的智能网联云控平台已应用于广州、深圳等地的车路协同项目;千方科技的 “鲲巢・双智路口” 方案整合路侧感知和云控平台,支持 L3 级自动驾驶。技术整合:云控平台是车路协同的核心,高新兴和千方科技在系统集成和数据处理上具备优势。
六、测试认证与安全:量产前的必经环节
- 测试认证:中国汽研(601965)、中汽股份(301215)核心逻辑:中国汽研是国内权威的汽车测试机构,承担 L3 级车型的安全认证;中汽股份的智能网联测试基地为车企提供法规验证服务。政策推动下,测试需求将大幅增长。市场空间:L3 级车型需通过严格测试才能量产,中国汽研和中汽股份将受益于测试服务需求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