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推出新版的DRG/DIP支付方式以确保民众不会因为费用问题延迟或放弃治疗。新体系按疾病分组或病种计算费用,更加精确。同时,对于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的特殊病例,医院可以申请单独审核。相关医疗信息化公司的概念股在资本市场引起关注。
为了确保民众不因费用问题而放弃或延迟治疗,国家医保局推出了新的DRG/DIP支付方式。这是基于旧版支付体系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改革。
新版支付方式采用按疾病分组或病种计算费用,相较于旧版1.0体系,新版的2.0体系在疾病分组上更加精确,使得费用对照更加清晰。
对于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的特殊病例,医院可以申请单独审核。这是新版支付方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既保证了医院能够处理特殊病例,也消除了患者因费用问题而延误治疗的顾虑。
与DRG/DIP支付方式相关的概念股在资本市场上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这些概念股主要涉及医疗信息化领域,为医院提供信息化服务和支持。
国家的主要目标确保民众不会因为费用问题而延迟或放弃治疗。为此,国家医保局推出了新版的DRG/DIP支付方式。简单来说,DRG和DIP是两种新的医保支付工具或方法。
在旧版的支付体系中,患者的住院费用是基于各项服务的单独计费,比如CT检查费用为200多元,B超费用为50多元。而在新版的2.0体系中,费用是基于疾病分组或病种来计算的,比如第一组疾病(可能包括合并症、并发症等)费用为200元,第二组疾病费用为500元等。按疾病分组付费的方式称为DRG,而按病种付费的方式称为DIP。
旧版的1.0体系在疾病分组上存在不够精确的问题,可能导致本应属于第一组的病例被错误地划分到第二组,反之亦然。新版的2.0体系在疾病分组上更加精确,使得费用的对照更加清晰。
对于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的大病、重病或复杂疾病患者,医院可以申请单独审核,以解决患者的特殊情况。这种“特例单议机制”既保证了医院能够处理特殊病例,也消除了患者因费用问题而延误治疗的顾虑,这是此次改革的核心内容。
从2025年起,患者就医将更加无忧。DRG付费模式的指导将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费用和药物浪费,让患者能够在关键时刻得到“医”疗支持,同时享受“保”障,确保健康。
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和DIP(基于大数据的病种分值付费)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关键措施。在资本市场上,与这两种支付方式相关的概念股也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DRG/DIP概念股及其简要介绍:
1. 卫宁健康:作为国内医疗信息化领域的佼佼者,卫宁健康为医院和区域卫生信息化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2. 创业慧康:专注于医疗卫生信息化,为医疗机构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和支持。
3. 嘉和美康:在医疗卫生IT领域位居龙头地位,拥有强大的医疗软件开发能力。
4. 国新健康:在医保费用控制、医疗质量监管等方面拥有相关业务和技术。
5. 思创医惠:提供包括医院管理和临床医疗在内的智能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
6. 久远银海:涉足智慧医疗等领域,为医疗保障提供信息化服务。
7. 万达信息:作为医疗IT和智慧城市服务提供商,在医疗信息化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8. 东华软件:参与医疗信息化项目,提供相应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9. 山大华特:国内肝病诊治信息化领域的领军企业,同时在医保信息化领域也有所布局。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在操作时需谨慎,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