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工商银行了解到,近几年,工行积极应对电信网络诈骗多发高发态势,全力提升识诈、防诈、反诈能力,不断筑牢金融安全屏障。2024年,工行在网银、自助终端、ATM等渠道,自动拦截可疑电信诈骗汇款近6万笔,为客户避免损失超30亿元;累计办理电信诈骗类型案件网络查控事项超1亿笔,涉及账户近2000万个;协助公安机关办理电信诈骗冻结资金返还近2万笔,返还金额超5亿元。
▲ 图为工行网点工作人员帮助客户办理业务
工行安全保卫部反欺诈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工行于2022年3月成立涉诈涉赌“资金链”治理工作专班,建立“组织推动+专业管理+资源保障”工作机制。各一级(直属)分行也比照总行成立工作专班,深入开展防控电信网络违法犯罪专项治理,压实压细防控责任。
在账户端防控方面,工行聚焦账户开立、变更、使用等关键环节,构建完善“风险特征+监控模型+黑灰名单”涉诈风险监控智能模型体系,不断完善事前预警、事中拦截、事后监测的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体系,有效防范账户涉诈风险。工行通过密切关注最新犯罪手段,对账户异常开立、频繁开销户、异常资金交易和团伙作案行为等重点风险特征进行分析识别、挖掘抽取,加强对群体开户、虚假开户、挂名开户等风险的防范。
在资金端方面,工行依托自主研发的风险信息服务平台“融安e信”,加强对涉诈交易风险拦截。该平台提供的电诈防控服务以公安机关查获的电信诈骗账号等信息为基础,打造毫秒级、零时差响应的高级别安全工具,对涉案账户的转账汇款交易进行全渠道、实时预警拦截。在网银、自助终端、ATM等渠道,累计自动拦截可疑电信诈骗汇款60余万笔,为客户避免损失超百亿元。
在客户端管控方面,工行创新研发“受害人保护模型”,基于模型的综合能力将预警前移,打破以往客户要发生多笔金融交易后才可能识别被害人的异常行为瓶颈。当预警线索出现后,自动对接智能决策引擎反诈平台,触发一体化防控措施。
“该模型运作模式包括,一是实时拦截,在模型识别出高风险人群后,结合可疑涉诈特征,在手机银行端对转账汇款交易直接拒绝。二是账户保护,在实时拦截后,同步对账户进行48小时非柜面渠道保护性止付。三是风险提示,通过发短信、客服致电等方式,与客户确定交易意向、核实交易风险,同步开展反诈宣传。四是人工审核,引导客户至柜面,提示工作人员对潜在受害人开展现场劝阻。”该负责人说,模型自2024年9月投入运行以来,成功预警保护超万人,保护总资产超10亿元,联动警方劝阻超2000起,最近拦截最大的一笔金额超千万元。
“此外,工行加强系统建设,完成了数字人民币行业风险联防联控体系建设,实现风险信息的线上化、自动化快速传输,提高了与监管部门风险信息共享的效率。自2024年正式投产使用以来,累计接收数字人民币联防联控风险线索超万条,设置专人专岗每日处置,按照不同类型的风险线索,采取直接停用、下发分行核实或者列入黑名单等处置措施。”该负责人说。
来源:新华财经 总行安全保卫部 北京分行
记者:余蕊
责编:王欣
校审:郑越之
媒体报道
▼点击下方 阅读更多▼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