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2024珞珈全球暑期学校吸引了来自美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3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220余名学员与带队老师共同参与。开幕式上,武大师生与外国师生共同揭幕,一幅珞珈山水卷轴徐徐展开,标志着2024珞珈全球暑期学校正式启动。这一中式写意的开幕式展现手法,让现场所有暑期学校学员不禁欢呼、起立鼓掌,留下了深刻印象。
▲2024珞珈全球暑期学校学员合影
本届暑期学校是武汉大学国际交流部在整合校内现有暑期交流项目的基础上,引导学院培育新的课程模块项目,开发11个课程模块,为来自30余个国家与地区的220多名学员提供了11个主题学习项目。暑期学校通过组织学术课程、小组交流、实地考察等形式,为学员提供从不同侧面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使参与学员在学习学术知识的同时,深度感知中国,培育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青年力量。
第一届盘龙城国际田野考古暑期学校共招录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的9名学员进行为期五周的交流学习,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考古领军人才。
▲盘龙城国际田野考古暑期学校成员合影
田野考古课程采用多学科交叉、国际化融合、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为期五周的课程涵盖田野考古技术、长江流域青铜文明、陶石器科技分析等理论知识。
▲学员参与动物考古实验室分析
学员们亲自动手,参与到了盘龙城杨家湾地点的发掘工作,体验了陶器整理、动物考古实验室分析等实践环节。在酷暑的考验下,他们坚守田野一线,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在尝试掌握基本田野考古方法的基础上,对盘龙城城市聚落布局、手工业与资源利用等问题展开研讨。
▲国际学生体验考古挖掘
新闻与传播学院采用学术课程、小组交流和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开办“全球传播与可持续发展”主题分营。项目吸引了来自斐济、斯里兰卡等国的22名留学生,与24位武汉大学本科生一起学习。来自6所国内外大学的教授与国内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专家,共同为学员们带来了关于中国式发展理念的深入讲解。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际经济大学
Kuldasheva Zebo老师正在授课
10场讲座、5次参观调研、2次文化展示,充分展现了武汉大学在国际学生交流和中国治理理念国际传播教育方面的领导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CGTN、《北京周报》、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广泛报道。
▲江西省鄱阳湖生态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
FAO-GEF江西湿地项目宣传与知识管理专家
易清老师正在授课
交流学习结束前,乌兹别克斯坦学生和武大同学共同策划举办了文化交流派对。大家在派对上互赠礼物,交流此次暑期学校的收获。自斐济的Viliame说:“武汉是个文化大熔炉,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们来到这里,通过亲身体验和学习,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为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Viliame同学体验湖北省电视台
湖北国际传播中心新闻直播间
由国际教育学院牵头的中国文化交流项目在瑞士伯尔尼大学、泰国KMITL中文系和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经济大学的学生中受到了广泛欢迎与喜爱。6—7月,泰国KMITL中文系插班短期生项目、瑞士伯尔尼大学暑期班、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经济大学暑期班先后结业。
▲同学们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
此次活动采取插班授课、集中活动的形式。为了让各位同学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汉语教研室将语言课、中国文化与课外体验活动相结合。这不但为同学们创造了语言实践机会,也为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国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国际教育学院还安排了中国志愿者的辅导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语言知识的同时,还让大家获得了与中国年轻人交流的机会。
▲同学们体验中国文化
瑞士伯尔尼大学中文系的杨爽老师在发言中高度称赞了武汉大学在本次伯尔尼大学短期班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和教学工作。在会议的最后,伯尔尼大学的学生纷纷用汉语发言,表达了自己对于汉语的热爱和对武汉大学的不舍。
值此中俄建交75周年暨中俄文化年之际,受中国外交部欧亚司委托,武汉大学承办了中俄高校联盟“中俄青年游长江”活动子项目——“荆楚遇见喀山”中俄青年交流营活动。活动邀请了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的10名优秀学生代表和1位青年教师,与武汉大学12名师生于6月末至7月初共同开展交流活动。活动期间,俄文系举办了多场双语主题讲座,中俄青年还共同参与了多项文化体验活动:打太极、练书法、剪窗花…
▲喀山学子参观湖北省博物馆
▲中俄青年游览古德寺
▲俄罗斯同学体验剪纸
喀山联邦大学汉学专业教师索菲娅·西拉科娃—马卡罗娃感叹:“在武汉的这些天过得美好,震撼……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善良、真诚、无私和体贴让我惊叹!”“我爱上了中国”“我爱你们”“我爱武汉”“深深地感谢你们”——这是俄罗斯师生最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俄罗斯同学的随想笔记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暑期学校。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9名地球空间信息科学领域的青年学者、学子及专业技术人员齐聚星湖湖畔,在“可持续发展”主题背景下,围绕海绵城市、智慧交通、土地利用、社会应急等关键主题开展学习研讨、分组讨论、实地考察等。
本次暑期学校分别开设武汉大学邵振峰、陈碧宇、关雪峰三位教授主讲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宾夕法利亚州立大学李振龙教授主讲的《用于灾害管理的社会感知和大数据计算》两门短期课程。同时邀请联合国卫星中心气候变化和减灾处首席科学家Samir Belabbes博士、武汉大学Timo Balz教授以及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魏耀宗总监为学员们带来三场精彩的学术前沿报告。
▲邵振峰教授主讲《海绵城市理论、应用与城市水管理》
这里不仅是学术探讨的平台,更为同学们提供文化交流的契机。每一位学员都沉浸在这文化之旅中。联欢会上,中国书法、蒙古歌曲、斯里兰卡热舞等节目精彩纷呈,多种文化汇聚一堂,在此交融。
▲学员们体验中国书法
来自法国巴黎西岱大学孔子学院与加拿大魁北克汉语夏令营的学员们,加入了文学院“人工智能写作教学与创研实验室”体验课,开启了一场科技与文学交融的奇妙之旅。
在文学院写作学教研室萧映教授的引导下,学员们亲身体验了这座集科技创新与人文底蕴于一体的实验室。在实验室中,学员戴上沉浸式VR体验器、立体3D眼镜,穿梭于虚拟世界。
▲学员们体验沉浸式VR体验器
基于丰富多样的虚拟现实场景,萧映老师鼓励学员运用汉语,将虚拟世界中的见闻转化为文字。这种写作练习不仅激发了学员对中国文化的共鸣与喜爱,也彰显了人工智能在文学创作中的新颖应用。
▲同学们体验人工智能写作教学与创研实验室
7月8日-7月20日,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孙敏(Min Sun)老师、聂鉴冰老师及26名学生来到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志愿者们一起进行了形式多样、活动丰富的交流学习。学院于两周内开展了四场英文讲座,介绍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本土化”的理论和思潮,展示了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呈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在研讨交流中,师生们积极互动,进一步加深了两校之间的理解与合作。
师生们还参观了校史馆、辛亥革命博物馆、万林艺术博物馆等场所,并前往鄂州市鄂城区峒山社区、科大讯飞华中公司等地开展调研学习,体会中国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在科技创新上的探索与进步。湖北之行结束后,师生们还前往长沙,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研学活动。
▲同学们参观校史馆
▲师生们参观科大讯飞公司
7月中旬,武汉大学第六届定量遥感暑期学校暨第三届定量遥感国际暑期学校顺利举行。来自国内外测绘遥感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青年教师以及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等3614多名学员报名参加了此次活动,其中包括970名国际学员。
3场特邀报告、21场全英文讲座和28场中文讲座精彩纷呈。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高校的知名教授的授课更是妙趣横生。课程内容涵盖了遥感数据处理、定量反演陆表碳循环等专题。
本届暑期学校还安排了以开放地球引擎为主题的线下培训。十天的线上课程则是由哔哩哔哩官方账号、遥感学报和蔻享学术三个平台同步全网直播,其中课程在哔哩哔哩“知识直播-科学科普”专区热度连续十天位居榜首,三个直播平台学习累计超17万人次。
7月上旬,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主办的2024年“未来信息领袖”国际夏令营开幕。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筑波大学等高校的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教授、学子和从业者齐聚珞珈山下,围绕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方法、技术、实践和社会问题等重要主题开展交流分享。在3天的未来信息领袖国际夏令营期间,各位营员进行学习研讨、分组讨论、实地考察、参观研学、互动问答等一系列活动。
▲2024年“未来信息领袖”国际夏令营成员合影
珞珈全球暑期学校——第二临床学院首届中法医学生交叉论坛于7月成功举办。武汉大学医学部各年级中法班同学和法国洛林大学、里尔大学的14名暑期交换生共同参与。
▲参与第二临床学院首届中法医学生交叉论坛成员合影
法国同学代表就学校之间的交流,中法医学体系对比等进行了深入阐述。与此同时,两国师生就中法教育的差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法国同学们结合自身经历,详细介绍了法国医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他们在学习中的体会和收获;同时结合近两周来在第二临床学院的实习经历,对中法两国间医疗体系的异同及优缺点发表了观点。
▲中法两国医学生探讨交流
2024武汉大学珞珈全球暑期学校“亚洲建筑文化与遗产”子课题以“建筑遗产的批判性保护”为主题。在为期12天的夏令营中,来自昆山杜克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等高校的学员们,完成了场地调研、课程汇报等活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师生们参观了武汉大学数字遗产实验室、武汉大学校史馆、以及武汉昙华林历史街区,并在国内外教授的指导下听取了6场专业讲座。学员们以建筑遗产的批判性保护为主题,探讨如何通过富有创意的建筑与城市设计,促进建筑遗产的再生及其周边地区的社会繁荣和空间活力。
▲同学们参观武汉大学数字遗产实验室
经过近一个月的沉浸体验与学习探索,2024年珞珈全球暑期学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来自全球的学子们怀抱满满的体验与收获,踏上了归国的旅程。留学生们对这段经历充满感慨。他们纷纷表示,这次夏令营不仅让他们学到了许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前沿知识,更通过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龄人交流,拓宽了视野,建立了跨越国界的友谊。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他们深入了解了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卓越成就,亲身体验了武汉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人文关怀,他们期待着与国际友人一起运用所学知识为中国和亚洲服务,并为架设东西方之间的桥梁尽绵薄之力。
在武汉大学,留学生们在与师生的深入交流和丰富活动中培养和延续各国友谊。他们不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理念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更在其中感受到了中国智慧的深邃。他们学习中国新兴科技,触摸到中国在发展与创新上的强劲脉搏,亲身体验了科技进步带来的无限可能。在这里,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们共同编织着友谊的纽带,共享着成长的喜悦,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
武汉大学全球暑期学校“全球传播与可持续发展”项目负责人纪莉老师谈道:“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国际传播项目,以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的合作,探索武汉大学作为综合类大学在传播中国治理理念方面的创新力与引领力。学生们不仅在夏令营学习国际传播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在理念认同中自主尝试传播中国故事。国际学生与本校学生在项目中共同学习,在交流中密切合作,这也让本校学生在我们的全球项目中直接受益,既提升了国际视野,培养了国际交流能力,也更深刻地认同了中国做好国际传播的价值与意义。”
在本次暑期学校中,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志愿者,他们深度参与各个项目,为暑期学校的顺利举办做出了巨大贡献,听听他们怎么说!
我不仅是志愿者,也是参与者。在这趟“旅程”中,我个人不仅重新走过武汉,更是从不一样的眼光重新审视中国文化。我切身感受到我更加热爱我的祖国。我们大家正是从不同文化,差异中相互学习,相互成长。
来自不同国家说着不同语言的我们,一起在日光照耀下的东湖进行龙舟比赛,在晚风吹拂中的工操聆听夏夜歌声,乘着知音号驶过长江大桥,淋着细雨伴着钟声走过黄鹤楼。我想,我会一直记得这些因为不同原因来到中国来到武大的朋友们的诚挚的话语,记得志愿者们一起努力的笑脸,记得夏夜中飘向远方的歌声,和这段动人的时光。
张宇轩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
在桥梁博物馆学科普,在汉口江滩边吹晚风,在苏州画舫上听评弹,在橘子洲头拍合照;我教外国友人讲汉语绕口令,他们向我介绍魁北克俚语……即便文化背景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总有共鸣可以超越国界,触及心灵。相识短短两周,告别已是一件难事。Thanks for meeting you all. Thanks for this summer.
本次暑期学校不仅是一次学术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与融合。学子们带着对中国的深刻印象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成为了连接中国与世界的使者,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也让中国的声音在世界舞台上传得更远。
从陌生到熟悉
从初见到告别
国际学生与武大学子
在欢笑中增进理解
在交流中提升能力
暑校虽短 情谊绵长
与君远相知 不道云海深
全球视野 文明互鉴
武大必将在更多元的国际交流中
绽放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