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了,基础很重要,要重视。
现开始整理高一,高二知识点。请同学们根据考试范围,拿起笔完成问题的回答。有不懂就及时查找资料或在群上留言。
必修一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质点定义,物体可以看做是质点的条件?
2.参考系选取原则
3.时间和时刻:第3s末,第4s初,第5s内,第二个2s,4s到7s的中间时刻
4.位移和路程定义,区别?大小关系?什么时候相等?
5.区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速率(计算公式)
6.加速度公式(定义式、决定式)、方向,加速减速的判断
7.补充:天体运动、火车过桥、平动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
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四个基本公式:
9.特征 ①②③④
10.三个重要推论①位移差 (用途:判断匀变、测量a);②中间时刻速度和中间位置速度关系;③比例关系(应用条件:V0 =0):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速度比、位移比;连续相等的位移,速度比、时间比 (做图帮助记忆)
11.应用:
(1)刹车问题 先计算停车时间,逆向思维,匀减就是匀加的逆过程
(2)往返问题:竖直上抛运动、斜面足够长,整体法求位移,分段法求路程
(3)函数关系:x=5+4t-6t2 (x:位置坐标)
12.平均速度公式技巧:有位移有时间,先求平均速度,也是中间时刻的速度
13.自由落体运动定义:运动性质:基本规律:
(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2)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3)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
(4)落地时间:
注:一切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均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特别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式,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应用更频繁。
14.实验:测量重力加速度,测量物理量: 验证:
15.同时释放和先后释放的区别和速度关系
16.多阶段运动:第一阶段的末速度是第二阶段的初速度,注意规定正方向,列方程求
17.图像专题:识图方法: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五截距、六交点
(1)一般图像:x-t图、v-t图
(2)特殊图像:及函数表达式(从图中获取x,v,t,a的值即可)
(3)a-t图函数表达式: ,面积的意义:
(4)v-x图函数表达式:
(5)v2–x图像图函数表达式: 斜率的意义:
(6)x/t-t图像的函数表达式: 斜率的意义: 纵截距的意义:
18.追及相遇问题专题:一个临界条件两个关系:
19.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物体B追赶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到vA=vB时,有三种情境:
(1)若xA+
x0B,则能追上;
(2)若xA+x0=xB,则恰好能追上但不相撞;
(3)若xA+x0>xB,则不能追上
20.解题思路:
(1)先画运动示意图,v-t图像(标上已知量,设未知量),v-t图上看面积
(2)
题目问什么物理量,就设该量的未知数
(3)列出两个运动物体各自的物理量x,v,t,a,列等式关系
(4)解二元一次方程,就解位移关系式
(5)解答一定有判断依据:例:100m>50m,所以会被撞。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实验器材:两种打点计时器原理和区别
(2)实验原理:牛顿第二定律(小车被重物牵引获得加速度)
(3)实验步骤:先 ,再 。
(4)数据处理:测量瞬时速度、逐差法求a
(5)
注意事项:平行、先通电再释放小车、初速度不为0
第三章相互作用
22.重力:
(1)产生原因
(2)大小
(3)g的影响因素
(4)方向:竖直向下,即重锤线的方向,不能说垂直于地面。
(5)作用点:重心,等效替代、悬挂法测量、越低面积越大越稳定。
(6)
注意:大小,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不一定是物体的几何中心(球心不一定是重心),和质量分布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23.弹力:
(1)产生原因:A对B有弹力,是因为:
(2)条件:①②
(3)大小:胡克定律(两种表达式)、牛顿定律
(4)方向:轻质弹簧、绳、杆(活动杆、固定杆);面与面、点与面、点与点
(5)判断弹力的有无:条件法、假设法、状态法
(6)受力分析步骤:确定研究对象、一重力、二已知力、三弹力、四摩擦;多物体,先整体再隔离,从受力少的入手
24.摩擦力
产生条件:①②③④
注意:
(1)F压与mg没有必然联系
(2)F滑和速度大小无关、接触面积无关
(3)F滑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也可能不共线
(4)既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5)最大静摩擦力只用来做判断是否能发生相对滑动
(6)同方向多个力平衡,谁小摩擦力帮谁。
(7)判断方法:假设法、状态法、牛顿第三定律
25.μ=f/Fn (很好用),斜面模型:μ>tanθ μ=tanθ μ
26.
模型:受力分析先整体后隔离
(1)叠放模型(轮胎、搬砖)
(2)斜面模型:μ=tanθ 的含义
(3)电梯模型
(4)传送带模型(静摩擦力提供加速度,需要多少拿多少)
27.力的合成与分解
(1)两个力 取值范围
(2)三个力:最大值: 最小值①三个力大小满足三角形边长关系②不满足
(3)求合力的方法:多个力,两两合成,最后都是二力合成
(4)重要结论:
① 两个分力的大小一定时,夹角0越大,合力越小。
② 合力一定时,两个分力的夹角越大,两分力越大。
③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
④ 对称力:F=2F1cosθ;二力夹角120°,则合力和分力相等
28.力的分解
(1)已知合力与两个分力的方向
(2)已知合力F,与一个分力的方向(三种情况):唯一解、两组解、无解
(3)按效果分解(用的比较少,比如斜劈,刀刃)新课标不再强调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
(4)力的正交分解
(5)两个力垂直:勾股定理
(6)两个力大小相等:合力在角平分线上
(7)合力与一个力垂直
29.共点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平衡条件:F合=0或Fx=0,Fy=0。
(3)合成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分解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
(5)正交分解法: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而平衡,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平衡条件。
(6)
力的三角形法:对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平移使三个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矢量三角形,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数学知识求解未知力。
30.轻绳上的活结死结、轻杆分动杆和定杆
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
31.伽利略的两个斜面(理想斜面,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斜面,区别)
32.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及意义,可以通过实验验证吗?
33.运动状态包括什么?
34.惯性的理解,不受外力时?受外力作用时?
35.不受外力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能力,受外力时,抵抗运动状态改变的能力
36.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什么
37.牛顿第一定律,加速度a的表达式,两个
38.牛二适用范围:宏观、低速
39.牛二的六个性质
40.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单位(力学3个,电学1个,热学2个,光学1个)
41.牛顿第三定律:关键分清研究对象,受力分析顺序,区分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
42.判断正误: 以下全是错的,找到错误原因
(1)环绕地球运动的宇宙飞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没有惯性。
(2)汽车速度越大,刹车时越难停下来,表明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3)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
(4)
先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
(5)人走在松软土地上下陷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6)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而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一定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7)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也属于基本单位。
(8)可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确定自由电子的运动情况。
必修二
第五章抛体运动
43.曲线运动的条件
44.合力方向和轨迹的关系
45.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
46.合力方向和速度关系

47.小船过河模型 体现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最短时间即 d/v船
48.绳杆模型求关联速度
49.平抛运动规律:两个推论:位移关系、夹角正切值;求解方法:竖直方向求时间,水平方向求速度
50.平抛运动时间和水平射程决定因素
51.速度和位移变化规律:
52.多物体下落:高度决定时间,水平位移决定水平速度
53.斜面约束:垂直打到斜面上、水平抛出又落回斜面、离斜面最远(最高距离),平行斜面和垂直斜面建立正交坐标系,分解速度、分解重力加速度
54.斜抛运动规律:水平方向夹角45°射程最大;垂直打到墙面,相当于平抛的逆过程。有竖直高度,可以求时间。
第六章 圆周运动
55.圆周运动:一串公式

56.两种传动方式:皮带传动(摩擦和齿轮)、同轴传动
57.离心运动和向心运动:供需关系

F合 是供给方,Fn 是需求方,供给方>需求方,近心运动,运动半径变小;供给方
58.
三个模型:圆锥摆、水平路面拐弯(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单摆,重点区分:圆锥摆和单摆
59.临界问题:竖直面内有支撑和无支撑(绳杆模型、管道模型、斜面等效重力场、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半圆弧临界状态,不滑落的条件:圆心等高出速度为零,或最高点时重力提供向心力

60.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火车转弯、汽车过拱桥、航天器失重现象、离心运动
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61.一串公式、速度、角速度公式
62.三个图
63.开普勒第三定律内容
64.
对同一中心天体,如何比较线速度大小?
65.同步卫星周期=?
66.两极和赤道相比,重力加速度大小,公式
67.黄金代换公式?
68.两个推论
推论1:在匀质球壳的空腔内任意位置处,质点受到球壳的万有引力的合力为零,即∑F引=0。
推论2:在匀质球体内部距离球心r处的质点(m)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球体内半径为r的同心球体(M′)对它的万有引力,即F=GM′mr2。
69.测量天体质量的两个方法:自力更生,有g,R,利用公式?引入外援:有T,r,利用公式
(1)“g、R”法(“自力更生”法):已知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和天体半径R。
①由GMmR2=mg
,得天体质量M=gR2G。
②天体密度ρ=MV=M43=3g4πGR
(2)“T、r”法(“引入外援”法):测出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周期T。
①由GMmr2=m4π2T2r
,得M=4π2r3GT2。
②若已知天体的半径R,则天体的密度ρ=MV=M43=3πr3GT2R3。
70.变轨问题:升轨,需要速度变 ,做 运动,升轨后,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周期、机械能如何变化?降轨,因为能量损耗,速度变 ,做 运动,降轨后,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周期、机械能如何变化?
71.追及相遇问题:距离最近、距离最远。
72.双星问题、多星问题
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73.功 功率计算公式 做功正负的判断,P=FV既可以求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取决于V
74.机车启动的两种方式:三个核心公式:Vmax=P/F阻 Pt-F阻s=ΔEk P=Fv
75.合力做功的三种求解方式:
方法一:先求合力F合,再用W合=F合lcosα求功。
方法二:先求各个力做的功W1、
W2、W3、…,再应用W合=W1+W2+W3+…求合力做的功。
方法三:利用动能定理W合=Ek2-Ek1。
76.教材中的模型:水平地面(飞机起飞)、竖直面内(砸夯机,分阶段)、斜面(滑雪,向上向下)、单摆 (课本中都有例题)、连接体(滑轮上的AB)、含弹簧系统、流体建模
77.动能定理及应用,适合单个物体
78.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应用于系统
功能关系:
(1)功能关系分析:W=ΔEk+ΔEp+Q。
(2)对W和Q的理解
①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fx传。
②产生的内能:Q=Ffx相对。
说明:一对静摩擦力做功之和为零 ;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代数和为负值,因为能量有损失,产生热量。

79.传送带模型:
(1)三个位移(物体、传送带、相对位移/划痕)
(2)两个时间:匀变速时间、匀速之后运动时间
(3)一个图像:v-t图像
必修三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80.库仑定律公式
81.库仑定律适用条件
82.一个电子的带电量、1ev= J
83.电场强度方向如何定义的、单位
84.电场强度计算公式:定义式、决定式,匀强电场中的计算
85.电场线特征:电场线疏密代表?
86.三个自由点电荷平衡条件:两同夹异、三点共线、近小远大(快速计算未知电荷量:外外开方=外内开方+外内开方)
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
87.等差等势面的疏密代表什么?
88.电势能的计算公式:
89.如何判断电势高低:方法①根据电场线方向;②看距离场源电荷的远近;③电势是标量,也可以代数叠加。正电荷附近电势 ,负电荷周围电势 。正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 ,负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 。一般取 为零势能面 。
90.等量同种电荷,连线中点场强最 ,中垂线中点场强;(会画)
91.等量异种电荷,连线中点场强最 ,中垂线中点场强;(会画)
92.静电力做功,四个公式
9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轨迹问题:四步(已知等势面):假设速度方向、找交点、做垂直、力指向轨迹凹侧,看夹角判断正负功
94.静电平衡特点:(近异远同)
95.电容器的动态分析:电容的定义式、决定式。Q不变,E与什么有关?单位换算:
1F= μF= pF
96.图像:
(1)φ-x 图 两个个核心:电场线方向、斜率的意义
(2)E-x图 两个个核心:电场线方向、面积的意义
(3)Ep -x图两个个核心:电场线的方向、斜率的意义
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
97.电流产生条件,定义式,单位换算 1 A= mA= μA 微观表达式I=_____
98.电阻大小的决定式,定义式,电阻率影响因素:材料、温度
99.串并联电路规律
100.电学实验基础:
(1)游标卡尺的使用
(2)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3)电表读数,1、2、5原则
(4)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限流式(滑动变阻器阻值是待测元件电阻的几倍即可)、分压式(滑小必分压、零起必分压、烧表必分压)
(5)电流表内接外接判断
(6)选表原则
101.测量电阻电阻率,原理,实验器材,测量物理量,电路图,误差分析;特殊方法
102.测量电源电动势,原理,实验器材,测量物理量,电路图,误差分析;特殊方法
103.什么是伏安特性曲线,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104.电表改装:电表表头是?串联分压,串联电阻改装为电压表,并联分流,并联电阻改装为电流表,表头内阻 R=
105.多用表的使用,红进黑出,看表内的电源;测量电阻之前,先进行欧姆调零,改变不同倍率的欧姆档,必须重复欧姆调零。
第十二章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
106.
电流做功的实质:
107.十个公式;四个P 加一个 P=Fv (力学计算瞬时功率)
108.焦耳定律内容 公式;热功率 P热=
109.非纯电阻电路电功和电热的关系
110.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11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两个表达式:电流式和电压公式
112.闭合电路U-I图像,横纵截距以及斜率的物理意义
113.电源总功率、输出功率公式,电源效率=?
114.有关输出功率的四个推论,何时最大?图像特征
115.欧姆表的原理,欧姆表内阻R
Ω= 中值电阻大小=RΩ
116.动态电路分析方法,程序法、结论法:串反并同,什么含义
117.测量电池电动势原理
118.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选择原则
119.测量E与r:一个原理、两个方法、三个方案、四个电路,误差分析和器材选择

图像分析误差:


120.热敏电阻电功率的计算(同一个u-i图中,交点即为接入此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十三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
121.基本概念:磁性、磁体、磁极,磁场基本性质,磁感线的五个特点
122.六个磁体磁场、安培定则
123.磁感应强度定义、公式、物理意义,磁场力、电流、磁感应强度三者的方向关系
124.磁场方向的四种表达
125.磁通量定义 公式,单位,正负的理解,投影面积计算,磁通量的变化量△φ=
126.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条件
127.电磁感应现象应用(发电机)
128.
奥斯特、安培、法拉第、麦克斯韦、赫兹的贡献
129.电磁波的产生、传播(描述特征)公式
130.电磁波谱的排列顺序及应用
131.什么是黑体?能量子?公式,如何计算能量子数
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章 安培力与洛伦兹力
132.安培力方向判断:安培力大小:
133.洛伦兹力大小:
134.方向判断:洛伦兹力的特点
135.电子束的磁偏转应用:显像管(磁场特点):速度选择器(作用:选择速度 ,条件)Eq=qvB

136.磁流体发电机(动态平衡时的电势差)饱和电压U
137.半径公式、周期公式,入射速度越大,半径越大,周期和速度无关
138.电子 、质子 、α粒子 、氕 氘 氚;同一种粒子,比荷就是确定的。
139.质谱仪作用及原理
140.回旋加速器作用及原理,最大速度决定因素,交变电压周期和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关系
141.霍尔元件
给定电流方向,无论载流子带什么电性,偏转方向都和正电荷的偏转方向相同。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画轨迹、定圆心、求半径、求时间
142.三个角度关系
143.两个对称关系:平行直线、圆形边界
144.确定轨迹圆心的两种方法
(1)已知出入速度方向
(2)已知入射速度及方向和出射点
145.半径公式法、几何法:三角函数、勾股定理
146.旋转圆、缩放圆
147.极值问题/临界条件 恰好不射出:两种可能性,正负电荷
148.
复合场问题、叠加场
第二章 电磁感应
149.楞次定律:口诀,作用,一般思路
150.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作用,感生电动势、动生电动势
151.结合电学闭合回路的欧姆定律、动力学公式(牛顿第二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 (推论:电动势和时间成正比,电流和速度成正比、q=△φ/R)
152.结合动量定理,求时间、求速度变化量、求位移等
153.图像问题:φ-t图像,B-t图像 斜率物理意义:大小和正负表示什么
154.涡流的产生条件、感生电场的方向判断(与谁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