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点班学生抑郁过半!容易抑郁的孩子,从这些细节就看得出……

新东方家庭教育  · 心理学 教育  · 5 天前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优秀学生中出现抑郁的情况。文章指出,自我要求过高、对生活丧失兴趣以及过于听话懂事可能是导致孩子抑郁的信号。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理解孩子的感受,不要过分压迫孩子,让孩子找到学习的意义,敢于表达自我。文章强调父母应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让孩子在探索中成长,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自我要求过高

孩子可能因为追求完美而陷入焦虑抑郁的困境。家长应引导孩子理智看待成绩,关注学习本身而非成绩和名次。

关键观点2: 对生活丧失兴趣

孩子可能因缺乏生活乐趣而感到迷茫无助,甚至患上抑郁症。家长应让孩子找到人生的目标,点燃生活的热情。

关键观点3: 过于听话懂事

看似乖巧懂事的孩子可能因压抑自己的感受而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家长应鼓励孩子表达自我,敢于做真实的自己。


正文

明日直播 一键预约

作者:主创团·枫子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越是优秀的孩子越容易出问题,学霸抑郁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

在网上,一位给重点高中提供心理服务的咨询师透露,一个45名学生的班上,有19位在服抗抑郁类的药物,还有3位已经休学。

青少年心理专家陈默老师根据大量临床经验也指出了一个残酷真相:抑郁的学生中,优等生居多,且数量上呈逐年上涨趋势。

面对患病的孩子,很多家长总觉得孩子是“突然生病”的:

明明孩子从小那么乖、听话、自律,怎么就会抑郁了呢?

但事实上,那些看起来很优秀的孩子,可能早早就埋下了抑郁的种子。

但家长们往往沉浸在孩子优秀的光环中,从而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今天,我们就聊聊那些懂事、自律、上进的孩子身上,隐藏着哪些容易引发抑郁的信号。

自我要求太高:

给自己太大压力

有些孩子特别自律,永远都在追求“最好”。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好事,但其实他们很容易掉进完美主义陷阱,从而被焦虑和抑郁侵蚀。

《少年发声》栏目中有一个叫小黎的女孩,她来自上海,家庭条件很不错。

她本人上的初中,是全上海数一数二的学校。

与此同时,她还是一个“卷王”,卷到什么程度呢?

在小黎看来,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其余的时间都应该用来学习。

每天,除了学校作业,她还给自己布置了很多作业,做不完就不让自己睡觉。

有段时间,她甚至常常学习到凌晨两三点,睡觉时间不足4小时。

常人难以想象的苦和累,小黎却是甘之如饴——那是一种偷学的窃喜。

一开始,小黎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后面,她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取得满意的成绩时,她开始不断崩溃,觉得自己很差劲,不够努力。

但她却再也学不进去了,一提笔就会呕吐,甚至一度想死。

她还经常做梦,梦到上一届成绩不好的学生被扔到一个尸体堆里,而她是这一届成绩不好的学生,也差点被扔到那个尸体堆里。

陈默老师在对小黎做过咨询后表示:

把自我评价完全维系在成绩上的孩子,容易陷入一种巨大的困境:高期待,伴随高焦虑。

他们期待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优秀,但一旦努力没有换来优异的成绩时,内在的焦虑就会不停地攻击他们。

那些本该投入在学习上的能量,就会被内心的决斗和撕扯耗尽,成绩像滚雪球般下滑,直至有一天丧失踏进学校的勇气。

所以,面对自我要求高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减压阀,教孩子理智看待成绩。

就像《少年说》中的一位妈妈,在看到儿子在课桌上写下“考第二就是落后”的字眼后,便和家人一起给儿子“拖后腿”。

她告诉儿子考砸了也没关系,不一定非要拿第一,甚至在儿子失利后,还给儿子发红包。

因为在妈妈看来,孩子的生活不该只有高考,还应该有诗和远方。

是啊,成绩和名次并不代表孩子的一切,一个人的一生中还有很多值得欣赏的风景。

让孩子关注学习本身,而不是成绩和名次,他们才能享受学习的过程,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没有意义感:

对生活丧失兴趣

还记得之前刷屏朋友圈的高考状元游安吗?

她说,成为高考状元,有一半是妈妈的功劳。

她妈妈奉行“成绩至上”,为她制定了严苛的学习计划,要求她必须严格遵守。

初二期末她退步了,只考了年级 18 名,于是那个寒假,她妈妈每天凌晨 6 点就叫醒她,盯着她背书、做题,不允许她有丝毫懈怠。

考上高中后,这种管制愈发严重。她的生活里只剩下学习,没有假期,没有爱好,也没有娱乐,仿佛就是一台学习机器。

所以,哪怕她考了高分,却也觉得是在完成任务;虽有好成绩、好排名,却感觉不到一点成就感和价值感。

最后,她虽然成为了当年文科的高考状元,考入了北京大学,但内心始终感到空洞。后来,她甚至开始怀疑努力学习的意义。

她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些什么,更看不清人生的方向。

她变得自卑,觉得自己没有用,是一个配不上北大的“北大垃圾”。开始害怕与他人接触,选择躲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我麻痹,日复一日。

在内心的不断煎熬之中,她终于在大三崩溃的边缘,走向了心理医生,这才知道,自己患上了抑郁症。

而游安这种情况并非个例。

北大新生中高达30.4%厌恶学习,还有40.4%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

进入大学后的迷茫、无助、抑郁、疯魔,其实都是中小学畸形教育积累之后的恶果。

因为压抑越深,管制越深,反扑越凶。

父母要知道:

教育,从来不是把孩子当成流水线产品,用刷题去填满孩子的生活,用分数去磨灭孩子的热情。

教育,应该是点燃一把火,应该让人获得新生的力量和勇气。

《银河补习班》里的爸爸马皓文,他也希望儿子考好成绩、进名校,但却从来不是去逼儿子学习、刷题。

而是让儿子先找到人生的目标,让学习变得有意义。

他意味深长地告诉儿子:人生就像射箭,目标就是箭靶子,找不到箭靶子,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为此,他带着儿子前往各地去参观喜欢的航展,不仅提升了儿子对国家和科技的认知,还激发了儿子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追求。

有了前行的方向,孩子的学习便有了动力,努力也有了意义。

所以啊,父母们与其为孩子规划一切,强行操控他们的人生,不如先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让他们在探索中成长,在成长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过于听话懂事:
看着让父母省心

自己的感受却被压抑

心理学上有种说法:调皮捣蛋的孩子不可怕,过分懂事的孩子才可怕。

这是因为,一个爱跑爱跳爱闹、敢于释放坏情绪和攻击性的孩子,生命力是旺盛的,他学习不一定最优,但绝对不会抑郁。

但那些看起来乖巧、懂事、从不惹事的孩子,却习惯压抑自己、委曲求全,故而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就像《小舍得》中的米桃,学习上积极主动的她,是大家口中的“别人家孩子”。 

她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不讲究吃穿,一个破了的书包,缝缝补补还在用。

她担心父母经济有压力,自己拼命学习,不上任何辅导班,努力做到名列前茅。

她体谅父母挣钱不易,一有空就主动在店里帮忙干活,还经常分担家务。

明明自己还是个孩子,却要时刻关注他人的情绪感受,放弃自身意愿迎合父母,不敢任性、不敢有要求,甚至不敢添一丁点麻烦。

人人都夸她懂事,可又有谁知道,懂事的背后其实是深深的压抑。

正因如此,原著中的她才从一个成绩优秀的尖子生,变成了抑郁症患者,最终,只能无奈退学。

所以你看,懂事的孩子,看似让父母省心,却很难让自己安心。

许多心理咨询师、疗愈师也有这样的结论:

很多小时候很乖的孩子,长大以后普遍心理问题较多。

原因就是,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们首肯为生活主导,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内心压抑、痛苦。

父母若真爱孩子,就应该让孩子敢于做真实的自己。

网上一位妈妈的做法就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当女儿为了得到她的肯定,在挑选书本时将喜爱的漫画换成练习册,并谎称自己喜欢学习时,她并未顺势夸奖女儿自觉,而是察觉到了女儿眼中的讨好。

于是,她对女儿说:

“你无需猜测如何让我满意。你可以聪明、好学,可以成为最厉害的小朋友,但不做最厉害的也没关系。妈妈希望你大胆表达喜好和想法,宝贝的感受最重要。”

当女儿取得好成绩,问她是否开心时,她反问女儿高不高兴,然后回答:

“妈妈高兴,是因为你高兴,而非你考了高分。即使考砸了,你也不用担心,妈妈看重的是你的努力,而非成绩。”

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与看见,让孩子包围在爱与接纳里,这样,孩子才无需戴着面具,委曲求全地做一个懂事的乖小孩。

这,就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作家尹建莉曾说过一句话,发人深省:

“教育是件‘秋后算账的事,虽然儿童的缓慢成长给了一些人以暂时的幻觉,但栽下罂粟不会结出樱桃,恶果不知会在哪个枝条上结出。”

错误的教育,或许当下看似无害,甚至让父母误以为孩子很优秀。

但,那些被忽视的情绪、过高的期待、过度压抑与忙碌的童年,终将如水滴石穿,导致孩子内心的崩溃。

所以,千万别等孩子病了,才听到孩子的哭声。

多一点觉察与看见,多一点反省与改变,多一点爱与接纳,我们的孩子才能向阳而生,活出闪闪发亮的自己。

共勉!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哦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