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白这一件事,你的人际关系将越来越好

壹心理  · 心理学  · 9 小时前

正文


“花几百块做一次心理咨询,有必要吗?”

这是我对心理咨询最初的看法,并且持续了很久。

直到我一个人实在扛不下去了。

被人际关系和自我否定折磨到抑郁、崩溃,甚至终日以泪洗面。

我才哭着走进那间陌生的心理咨询室,坐下来。

这不是什么深思熟虑的选择。

更准确的说法是,一个溺水将死的人本能的求生。

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分享出自己的亲身经历。

如果你也深陷人际关系的困扰,也许我的故事会给到一个答案。



从小,我就羡慕别的小朋友,总有很多小伙伴可以一起玩耍。

家里也很热闹,常常有客人来。

我却不敢去别人家里玩,也从来没有邀请过别的小朋友来我家。

总是一个人孤零零的。

长大后,同事和朋友的聚会,我也很少参加,我似乎很害怕这样的场合。

大多数时候,我都把自己“包裹”起来。

在同事面前,我很少谈及工作之外的事情,更对自己的家事绝口不提。

即使有同事关心我家里的情况,我也会逃避或转移话题;

在父母面前,我从来都不会谈及工作。

他们甚至不知道我到底在做什么,薪资多少。

总而言之,我会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女儿、员工、同事、朋友等,扮演不同的、按角色要求的、片面化的自己。

我将自己层层包裹起来,像是住在套子里的人,在不被窥探中寻得一些栖居的安全感。

可同时,我也备受折磨。

其实,我渴望得到朋友的关爱,希望能够和朋友保持联系,但又不知怎么联系。

有时朋友给我发来消息,我不知该怎么回复,经常三言两语就说不下去了。

渐渐地,朋友也就不再联系我了。

所以,在很多人眼里,我像是一个“透明人”。

这种感觉真的太糟糕了。

我被这种糟糕的感受拖曳着度过每一天,不管生活或工作,都让我身心极度疲惫。

我活得越来越费力,对日常的人和事都有抵触情绪,计划表上的事项一拖再拖。


当精神内耗已经严重影响到现实生活时,我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了。

在一个失眠的午夜,我拿起手机,预约了一次心理咨询。

但第一次咨询,我特别忐忑。

不知道咨询师会如何评价我,会像外人一样对待我吗?还是像长辈似的讲什么人生大道理?

我也特别不安。

不善于交际的我,真的能在一个陌生人面前展露所有的痛苦与羞耻吗?

我用尽全身力气,终于迈进了咨询室。

迎接我的是一名温柔的女性,很随和,像一个亲切的邻家大姐姐。

她是我的咨询师。

我坐下看着她,她的眼神里流露出一种平静与包容的力量,顿时让我感到心安。

之前的忐忑与紧张,瞬间消失殆尽。

我开始向咨询师,讲述自己的心结。



一直以来,我深受孤独的折磨。

那种压抑感,像是胸口堵着一块巨大的石像,让人喘不过气来,尤其在夜深人静时。

每每此时,我想要找人诉说,却无人可寻。

于是,我买了一大堆零食,企图通过咀嚼的方式舒缓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但暴饮暴食,也引发了各种健康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可是,哪怕这么孤独,我还是做不到走近别人,做不到卸下面具。”我无力地说道。

“别人了解你,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咨询师引导我,去展开更深入的思考。

她的问题让我想到了一件小事。

同部门同事知道我不能吃辣。

可一起吃饭时,我却刻意表现出能吃辣的样子,只是为了不被“贴标签”。

即使这么做,会让我的身体受不了。

我似乎害怕有人在了解我之后,就会伤害我,干涉我的生活,因此甚至会刻意地变成他们“陌生”的样子。

“别人了解我,意味着我暴露了自己的弱点,他们就可以拿捏我了。”

当我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内心仿佛绷不住了。

一些陌生而汹涌的情绪,溢满整个身体,让我忍不住颤抖。


我想起自己特别害怕聚会,每次聚餐前,都会有种莫名的恐惧。每次提醒自己在聚会时说说话,但一到场,却怎么也张不开口。

“算了,还是不要打扰人家了吧”,我总是浮现这个念头。

印象最深的一次,我参加一场活动,全程没有说过一句话。

看着身边的人从陌生变熟悉,聊着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我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熟人的聚会也是这样,前段时间老同学聚餐。

吃饭时,同学们都在分享自己的近况,聊得很嗨,我却不知道说什么好,怕他们嘲笑,也不认为自己能给他们提供什么价值。

四个小时的聚会,我的说话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聚会对于其它同学来说,是加深感情的好方式,但对我而言,似乎没有任何收获,甚至全程处于抵触和挣扎的状态。

我总是这样,我渴望与人连接,又害怕建立连接,最后弄巧成拙。

并且,我似乎感受不到快乐。

任何美好的事,在我眼里都是转瞬即逝的,逛街、逛公园、逛游乐场......

这些在常人眼里非常开心的时光,于我而言没有任何感觉。

甚至刚开始逛街,我就会想到逛完后有一大堆杂事需要处理,无法专注于当下,全然没有快乐。

听我说完这些,咨询师眼睛似乎有些湿润。

她接下来的话,我想我会记得一辈子:

“无论是焦虑、抑郁或者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我相信几乎所有消极行为中所蕴含的那种绝望情绪,都来自根深蒂固的无价值感。”

“认为自己应该得到幸福,和知道自己值得拥有幸福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常常会把幸福挡在门外,因为在内心深处,我们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

我哽咽道:“那要怎么样,我才能改变,才能知道自己值得拥有幸福呢?”

咨询师:“人生最悲哀的事,是总在悔恨过去或者焦虑未来,从来都没有聚焦在当下。如果你放下之前所有的固有想法,做出一点点改变,你会做点儿什么呢?”

我想了想,鼓起勇气说:“也许会联系一下跟我关系最好的朋友,用更真实的样子,跟她聊聊天。”

那天走出咨询室,我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

午后的阳光带着暖意,缓缓流淌过我的身体。
 
现实里,什么都没有改变,但内心深处,某种东西,开始松动了。



之后的那个周末,我联系了老朋友,主动参加陌生的活动。

结果比我想象中的更好些。

我并没有遭到老朋友的拒绝,也主动在活动中发言,自认为表现不错。

我也尝试不思过去,不率未来,在公园里悠闲地散步,体验活在当下的感觉。

当夕阳西下,被日落笼罩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如今,当参加朋友聚会或活动时,我会降低对自己的期待。

我不苛求成为社交的中心,而是选择与我相仿的某个人,主动和她打招呼,也几乎都能得到回应。

偶尔会碰到一个“曾经的我”。

也许因为性格内向或其它原因,对方不愿意交流,我也能及时调整心态,安慰自己:“她可能心情不好或者比较害羞,并不是有意针对我的。”


而一切改变,都要感谢我的咨询师。

是她,为我打开了新生活的大门。

对我而言,心理咨询是一个自我剖析的过程。

在向咨询师描述的过程中,我也在回忆和梳理自己的经历,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想法,常常从咨询师那里得到了一些新的认知和视角。

她就像一块海绵,柔软、温暖,无限包容着我的情绪,给我无尽的安全感。

她也像一座灯塔,照亮我,陪伴我探索自己内心的最深处,用专业能力帮助我重新认识自己。

但相比咨询师,我更想感谢的人,是我自己。

是我从一开始,决定给心理咨询一次机会。
 
也因此,给了自己一次重生的机会。

如果你也一次次深陷痛苦的漩涡,难以自拔,不妨大胆地迈出第一步,让专业的心理咨询力量拉你一把。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选择咨询师,我们向你推荐下面这位资历丰富、专业扎实的咨询师一一何子慧

何子慧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认证亚隆团体咨询师,从业超16年,积累个案时长9400+小时,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

为了帮助更多人走出困局,何老师特地开通3个半价咨询名额,原价800元/次的咨询,现价仅400元。

这一次
请你在无数次选择中走向自己↓


如果,你也总是一次次压抑自己的需求,无法适当地释放自己,常常陷入自我否定的漩涡,又想查看、选择更多不同风格的咨询师,不妨试试壹心理的「半价咨询」,找到更合适你的那一位咨询师↓

↓点击查看更多半价咨询优惠↓

作者:来访者向日葵的影子

编辑:Lilith

图源:Pexels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