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河南的文旅资源,包括历史、自然、山水、文化、古都等方面,并倡导大家参与投票,共同推广河南文旅。文章强调了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和文化旅游强省的地位,以及近年来在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文章提到河南是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探源地、实证地、体验地,见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邀请读者参与投票,共同选出最能代表河南文旅的关键词。
文章介绍了河南的地理特点,如太行山的巍峨耸立、大川云集等自然景观,以及四季分明的中原之美。强调了河南的大遗址和自然风光是其文旅的重要资源。
文章提到河南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以及姓氏文化,强调了河南在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河南的八大古都文化以及近年来的文旅新标杆,如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等。
文章强调了宣传推广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并呼吁大家参与投票,分享与河南的故事,共同为河南文旅打Call。
太行巍峨耸立,故事在山水间流淌
“老家河南”
,不仅是地理坐标
更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
提起河南文旅,
你脑海里会第一时间浮现什么?
是千年古都的厚重历史,
是牡丹盛放的国色天香,
还是豫剧唱腔里的荡气回肠?
这一次,我们邀请你为河南文旅“代言”!
选出你心中的
“河南印象”
“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
”
河南作为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探源地、实证地、体验地,见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大河之南,文明在兹。
新时代的中原大地,既深深扎根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昂首阔步迈向无限可能的未来。近年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着眼建设文化旅游强省,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努力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让更多人在行走河南中触摸历史、感知文明、滋养精神、读懂中国。
行走河南,可以漫步历史遗址,
触碰中华文明的演进脉络。
河南是全国大遗址分布最为密集的省份,目前已有
17
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得挂牌或立项,总数位居全国首位。
以三门峡仰韶村、洛阳二里头、偃师商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郑州商城、郑州大河村、安阳殷墟等为代表的大遗址,如一条文明的廊道,勾勒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与繁荣的核心历史画卷。
中原之美,美在名山荟萃、雄姿英发。太行山雄踞华北、气势恢弘雄阔;伏牛山绵延八百里、各具秀美;大别山“青分楚豫、气压嵩衡”,共同构筑了中原挺拔骨骼,造就了嵩山、云台山、老君山、鸡公山等众多驰名中外的胜景奇观。
中原之美,美在大川云集、姿态万千。河南是我国唯一地跨黄河、长江、淮河、海河4大流域的省份。
中原之美,美在四季分明、自然自在。二十四节气就是在河南大地形成完备的,春和景明时,可赏牡丹国色天香。夏木苍翠时,可享峡谷漂流的激情、峰顶避暑的清凉。秋红色艳时,可望漫山红叶、层林尽染。银装素裹时,可观冰挂冰瀑、天鹅嬉戏。
行走河南,可以寻根问祖追根溯源,
感知中华民族的血脉相连。
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初辟鸿蒙,奠定了炎黄子孙的共同血脉根基,每年“三月三,拜轩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承载着亿万华夏儿女的悠悠情丝。《中华姓氏大典》记载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有1834个起源于河南,百家姓中有78个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
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其四,独占半壁江山。近年来,我们坚持创意驱动、科技赋能、项目支撑、跨界融合,突出国际范、中国味、中原韵,打造了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隋唐洛阳城、万岁山武侠城、银基旅游度假区等文旅新标杆。大家到河南,可以探寻古都新的打开方式,沉浸式体验古风和新潮相映成趣,传统和现代相得益彰。
为更好宣传推广河南文化旅游资源,老家河南新媒体矩阵面向网友发起征集:
提起河南文旅,您最先想到啥?河南还有哪些文旅家底,您觉得需要更好地“晒”出来?
我们预设了一些选项,欢迎您投票参与,也期待您在评论区留言补充提供建议意见。
投票说明
投票时间:
长期有效
投票方式:
上方投票区进行投票,可进行多选哦~
投票规则:
每个微信ID可以投票一次
注意事项:
1. 请文明参与,尊重他人选择
2. 留言内容需积极健康,与河南文旅相关
转发此条推文,邀请更多人为
河南文旅
打Call!
备 注丨
本公众号内容文章旨在宣传推广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并涵盖中国文旅新媒体推广联合体相关内容。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内容部分文字、图片、视频源自素材提供者或网络,版权归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或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或以其他共识方式妥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