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假如中专女孩姜萍出生在海淀

常青藤爸爸  · 育儿  · 7 月前

正文



常爸说:

海淀鸡娃风之盛行,已是世人皆知。娃们卷来卷去,家长十八般武艺大比拼,给牛娃提供了极高的平台,但普娃在其中浮浮沉沉,个中滋味怕是只有自己知道。


再联想到这几天爆火的中专女孩姜萍,不禁想象如果这个天赋异禀的女孩生在海淀,如今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海淀这个鸡娃圣地,能让天赋绽放得更早更绚烂吗?


文:莲妈

来源:莲妈读书


这几天,各种跟学习有关的群组,都被这位17岁的中专女生刷屏了。


“中专生”和“数竞大奖”这两个关键词形成了鲜明对比和强烈反差,深深震撼着每个鸡娃圈父母的老心灵。


深受鼓舞的神庙决心带顺顺上高联。


这几天有很多人发关于姜萍的文,可聊的点很多,比如“唯有热爱”,比如“英雄不论出身”,我觉得更值得探讨的是——民间是否有很多天才被埋没掉了。


据报道,女孩姜萍是从小就数学好,初中的时候同学们死活解不出的题,她看一眼就秒出答案。


很明显,这孩子偏科,老师和家长都说过“高考不止是数学”,最终她没上高中,读了一个服装类的中专。


她的幸运转折点来自于老师王闰秋,一个数学博士,在命运的驱使下来到这所中专任教,姜萍是他带的第一届学生。


月考数学成绩遥遥领先的姜萍,引起了他的注意。王闰秋说,当时,150分的数学卷子,姜萍都能考到130至140多分,而班里排在第二位的同学,只能考到五六十分,姜萍断崖式领先。


王闰秋说:“我想尽自己的可能帮助他们,让他们知道还有不一样的未来。”


后面就像《心灵捕手》的剧情一样了,老师带着这个特别的女生学习了高等数学知识,还推荐她参加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可以说,没有这个老师,姜萍将是另一种命运。


群里的父母们讨论得津津有味,说这种偏科的天才孩子,家长应该如何如何规划,可以通过丘成桐等项目,直通清北,或者强基破格,专攻数学。


这不就是信息差壁垒嘛!我不禁在想,这样的孩子,如果在海淀的环境下长大,又会是怎样一番情形呢?


她应该小小年纪就开始在黄庄上课了,一轮轮机构选拔和排位赛中,璀璨的数学天分会非常早就被父母和老师发现,成为圈内知名的牛娃。


一旦进了圈并且明显天赋较强,即使她的家长不太懂,搭子们和机构老师也会让她家里懂,AMC啥的各种参加,路线都有人规划。


孩子的语文和英语假如说太弱,父母基本不会袖手旁观,行不行的,课先上起来。语言类的东西,不需要啥特别天赋,从小堆时间,过得去的成绩总是会有的。


然后小升初,只要没赶上今年这形势,她这种绝对的数学能力,人大附早培应该是问题不大,就算语文英语拖后腿,其它小强直升班也随便挑,不必经受中考的摧残。


进了诸小强,有数学天赋的孩子,都是眼珠子,是心尖子,学校的老师都是超高学历,北大数院博士亲自带,用绿油油的殷切切的目光注视着苗子们的成长,精心呵护、引导。


在海淀这片土壤上,资源有的是,老师有的是,路径有的是,机会有的是……


只要你够牛。


在这里,天才绝不会埋没,次顶流也有充分的发展机会,我从不认为有天赋的孩子会因为过早鸡娃而厌倦学习,他们只会在友好的环境中尽情发展。


但与此同时,这种“宁可鸡错绝不漏过”的风潮,确实也裹挟了太多太多普通孩子,沉沉浮浮,跟着受罪。


牛也好,普也好,有时候命运是没办法的。就像前天说的各地升学差异一样,姜萍所在的江苏,那可能很多孩子压根连上高中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直通清北,各种破格。


姜萍是幸运的,她能在中专里遇到年轻的,还没有被生活磨钝的数学博士老师,她能参加没有设置任何门槛的阿里巴巴数学竞赛。


还有多少没这么幸运的偏科天才,在残酷的地方升学中,在父母的忽略中,在信息的壁垒中,默默地被分流掉,终其一生无法展现一丁点儿才华。


无论父母是什么学历,是什么工作,都有可能生出惊才绝艳、基因突变的天才孩子,但遗憾和悲观的是,绝大部分这种娃,可能都与至高的学问殿堂擦肩而过了。


所以有时候,我们也很难讲海淀(代指鸡娃圈)这片土壤的罪与善。


图片 | 网络截图




1

END

1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