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宇树科技公司新发布的人形机器人G1的演示视频及产品的特点,分析了人形机器人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竞争态势,以及围绕机器人的各种技术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讨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宇树科技发布人形机器人G1演示视频。
视频中展示了G1机器人在大街上散步、上下坡、铁轨行走等场景,行走动作流畅自然。G1机器人还能进行各种特技表演,如挥舞金箍棒、模仿小黑子经典动作等。
关键观点2: 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竞争态势和未来发展。
随着AI技术的成熟和进步,人形机器人对硬件的需求如自由度、数量、外观灵活度等将越来越低。机器人的进化不应局限于模仿人类,而是要找到自己的最优解。同时,机器人需要深入产业一线,解决实际需求,才能更接近未来。
关键观点3: 机器狗的应用场景和技术特点。
介绍了宇树科技推出的机器狗在泰山运送垃圾的应用场景以及机器狗的技术特点,如静态负重能力强、续航能力出色等。还提到了其他公司的机器狗产品如Black Panther 2.0的性能和特点。
正文
视频中的 G1 在大街上遛弯散步,映衬着旁边的外卖小哥,有种破次元壁的感觉。并且 G1 行走动作流畅,上下坡如履平地,在铺满碎石的铁轨上健步如飞,就连走路时的扭胯动作,那股子自然劲儿,和人类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宇树机器人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些亮眼的升级。比如前阵子刷屏全网的,能爬山穿水的升级版工业机器狗 B2-W 也是出自宇树之手。当时这只机器狗还圈了个大粉——马斯克本人。而这次 G1 更新主打的就是「全球最柔顺的行走,和仿人奔跑」。视频在 X 平台一经发布,立即引来了英伟达高级科学家 Jim Fan 的背书。他甚至专门出面力挺:「别急着说这是 CG 特效,现在很多学术实验室都已经有 G1 的真机了」马斯克前段时间也公布了 TeslaBot 的上下坡视频,但远不如 G1 的游刃有余。不过,鉴于 TeslaBot 未来几周内还会有重大的改进。这场卷上加卷的人形机器人的较量或许还远未结束。在此前亮相的多个更新视频中,G1 都是整活的一把好手,堪称先天抽象圣体与杂技演员二合一。在《黑神话·悟空》游戏爆火期间,G1 还曾在去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一度变装齐天大圣,吸引了当时众多观众的围观。走出国门的 G1 也收获了不少忠实拥趸。在 X 平台热度最高的 CES 产品推荐帖子上,G1 依旧是热度颇高的人气王。用宇树创始人王兴兴的话来说,人形机器人相当于机器狗站起来了。而在推出旗下首款人形机器人 H1 之前,宇树早早就靠着机器狗在业内外打响了名号。我们所熟知的 2021 牛年央视春晚、2022 冬奥会开幕式、2023 超级碗赛前表演、2023 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等等,都能看到宇树机器狗的身影。再往近些,还有在泰山运送垃圾,静态负重可以达到 120 公斤、充一次电能攀爬 4 到 6 个小时的宇树机器狗,以及最近出圈的升级版 B2-W。产品的热度托举起了这家公司的知名度。伴随着前阵子 Deepseek 在外网的爆红,网友顺带评选出了杭州四小龙,宇树也同样榜上有名。投资圈的嗅觉总是最为敏锐。公开信息显示,宇树在 2021 年宣布完成千万美金级 A 轮融资,由雷军创立的顺为资本领投。去年,宇树完成了近 10 亿元人民币的 B++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美团、金石投资、源码资本等,后续宇树也强调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业务拓展和团队建设等。真会玩和真本事往往是一体两面,从目前陆续发布的产品来看,宇树显然深谙此道。细心的网友可能已经发现,G1 走路时的扭胯动作特别明显。这还真不是为了「凹造型」,而是出于力学和平衡的考虑。扭胯实际上是在模仿人类走路时的自然动作,能帮助机器人在单腿支撑阶段更好地分配重心,减少左右晃动。在不平整的地面上行走,扭胯也能让身体的重心轨迹更加平滑,减少上下颠簸带来的冲击。售价 9.9 万元起的 G1 技术实力建立在扎实的硬件基础之上。不过,功能因型号和版本而异,故而以下参数仅供参考。官网显示,其核心硬件配置包括 Intel RealSense D435 深度相机、LIVOX-MID360 3D 激光雷达和大容量快拆电池。RealSense D435 深度相机集成了全局快门的双目红外相机、激光发射器、卷帘快门 RGB 相机以及六轴惯性测量单元。LIVOX-MID360 3D 雷达系统则是一款性价比极高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可实现环境建图、定位导航、目标识别和避障等核心功能。在运动系统方面,G1 每个手臂配备 5 个自由度(3 个肩关节、2 个肘关节,可选配腕关节),每条腿则拥有 6 个自由度(3 个髋关节、1 个膝关节、2 个踝关节)。值得一提的是,中空关节走线设计有利于保持外观的简洁性。G1 产品线分为标准版和 EDU 版两个型号,在规格和性能上各有特点:标准版 G1 重量约 35kg,具备 23 个自由度,膝关节最大扭矩 90N·mEDU 版可扩展至 43 个自由度,膝关节扭矩提升至 120N·m两款机型都采用了双编码器系统和局部风冷散热设计,配备 54V 5A 充电系统、8 核高性能处理器、WiFi 6 和蓝牙 5.2 模块。EDU 版还可选装 NVIDIA Jetson Orin 计算模块,进一步增强计算能力。续航时间方面,G1 和 G1 EDU 均为约 2 小时,标配 9000mAh 快拆电池,支持 OTA 远程升级和二次开发。宇树官网也公布了相应的二次开发指南。G1 可选配宇树自研 Dex3-1 力控灵巧手,这款灵巧手采用三指设计,每根手指具有 2 个弯曲自由度,拇指额外配备 1 个旋转自由度,总计 7 个自由度。在国内外的人形机器人里,采用三指设计方案的厂商屈指可数。王兴兴在接受采访时也曾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他表示当前全球人形机器人技术路线尚未完全统一,最典型的分歧之一就是手指数量问题。考虑到 G1 约 1.3 米的身高,五指设计会导致手部比例过大。另外,据实践证明,三指方案已能满足 90% 以上的抓取需求,这也是波士顿动力 Atlas 等产品采用的方案。从实用性角度考虑,他们倾向于简化硬件设计。随着 AI 技术的成熟和进步,人形机器人对硬件的需求如自由度、数量、外观灵活度等将越来越低,甚至没有手指也能干活。
不过,SDK 开发指南也显示 G1 可搭载 Inspire Robotics (RH56DFX) 的仿人五指灵巧手,该灵巧手具有 6 个自由度和 12 个运动关节,可以模拟人手实现复杂动作。其实如果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类从多指多趾演化到现今的构型,经历了漫长的试错和优化过程。同理,从四足到双足,从五指到三指,机器人的演进或许也不该局限于模仿人类,而是要找到自己的最优解。当我们过分追求「像人」的时候,反而可能错过了超越人类的可能性。现在还在深圳年会发红包的黄仁勋前不久就指出,通用机器人领域的「ChatGPT 时刻」即将到来。只是,机器人的发展或许正面临着一个有趣的悖论。没有应用场景就难以获得进步所需的数据,没有足够的技术进步又难以开拓新的应用场景。就像人类用基因进化,机器人用数据进化。最好的进化养料不在实验室,而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因此,在泰山上默默运送垃圾的机器狗,虽然不比后空翻更夺人眼球,却因为解决了实际需求而更接近未来。要打破这个困局,就需要深入产业一线,仔细甄别每一个可能的应用场景。而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 10 年前,其次就是现在。同样是杭州,幕后公司镜识科技联合浙江大学推出了一款名为 Black Panther 2.0 的机器狗,能够 10 秒跑完 100 米。这是什么概念呢?这个速度在人类历史上大概排在 1000 名左右,换句话说,如果它参加奥运会预选赛,没准真能杀进决赛圈。说起来有趣,「遇到狗追别跑,反正跑不过」。现在这句玩笑话在赛博机器狗上倒是有了更直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