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优秀项目案例集——科技创新案例之八 | 数字科技焕活文化遗产 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国家数据局  ·  · 昨天

正文

文化遗产对于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文化自信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然而,文化遗产数据在活化利用的过程中,特别对于确权、侵权发现、取证、维权和授权等方面存有诸多难题。同时,传统文物保护方法的局限性和高成本,难以满足大规模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数字孪生技术、数字采集技术等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腾讯通过探元平台探索数字科技助力文化遗产焕新、为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贡献力量。

一是制定统一标准规范推动数据融合共享。平台依托腾讯在科技和互联网领域的深度积累,创新将国产区块链、自研人工智能及游戏技术应用在文化遗产领域,搭建了高效便捷的SaaS化平台产品服务,提供资源管理、版权管理、资源授权交易及资源创意生产等功能。先后上线数字资源库、数字工具箱等模块能力。其中数字资源库包括数字文物库、文创素材库和戏曲资源库,连接300余家文博机构,存证25000余件数字资源。深度打通微信、游戏、影视等活化利用场景,触达上亿传统文化爱好者和传承用户。

二是建设数据版权存证全链路服务推动监测效率提升。探元平台基于国产区块链底层技术及微信支付能力,从0到1搭建“版权存证-版权授权-版权交易-版权监测-侵权取证-版权维权”全链路产品,助力文化遗产各类资源安全可靠开放共享。其中版权监测方面,全网侵权监测能力已覆盖15个品类、覆盖37W+侵权站点,实现头部平台100%覆盖,已攻克海外、网盘、长尾网站等高难侵权场景,比对准确率达到99.6%,工程链路时效最快10分钟可完成监测维权全流程。在版权存证方面,支持音视图文、3D模型等多类别数字版权资产7*24小时快捷登记存证,秒级证据返回,区块链技术固证并直通司法,已与北京互联网法院实现跨链对接,程序可信安全。在侵权取证方面,支持探元实现PC自动化批量取证,自动录屏取证平台覆盖总数65个,头部平台覆盖率100%,攻克滑块、黑白屏、遮挡、报错四大类不可用难题,取证可用率达95%,下架标记准确率达100%。在版权维权方面,支持机器发函/人工投诉/屏蔽断链/诉讼等多种维权形式。

三是丰富数据资源应用场景,提升数据价值。形成可视化报告、业务指标等多种成果形式,强化数字展陈体系建设、线上线下IP联动建设等文化遗产创新活化方式。诸如在“数字中轴”项目,在应用层推出云上中轴小程序、时空舱、小宇宙等互动体验产品,加强北京中轴线数字资源在公众端触达和直观体验。此外,通过游戏、视频号实现数字资源二创及IP强化,与《和平精英》、《天涯明月刀》合作天坛场景互动及先农坛华服,参与用户数百万。发起“繁星100”视频创作、元梦之星全民共创地图等场景共建活动,全国近5000万用户参与创作,助力文物数据资源充分发挥落地价值。

四是建设多式联运数据生态推出公益反哺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多式联运数据生态建设,广泛整合文博机构、古迹遗址和文创设计等共创伙伴,形成一站式数字资源平台。基于用户类型和服务内容实施分类服务,提供学术研究公益免费下载、低成本资源使用费和落地场景共建商业费用等方式实现数字资源的有效流转。通过设立“繁星数字守艺人”公益项目,持续为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提供支持,形成有效循环,积极拓展数字文创、数字金融等增值服务,创造更多公益反哺来源,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