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正确的心修行——关于打坐

一念行者  · 佛学  · 6 天前

主要观点总结

提问者关于打坐修行时身体感知和呼吸问题的咨询,得到一念行者的回应。回应内容主要阐述了身体感知的变化是正常现象,需要保持清醒的觉知,不被身体的有无或者呼吸的变化所影响。同时,提出用平等的心态去观呼吸,如实记录,不干扰,保持清净的觉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身体感知的变化是正常现象,需要保持清醒的觉知。

提问者在打坐时感觉到身体的存在与消失都是正常现象,是心的感知,而非真相。需要保持清醒的觉知,不执着于身体的有无。

关键观点2: 用平等的心态观呼吸。

对于呼吸的变化,需要用平等的心态去观察,如实记录,不干扰它。觉知观照修行的心就像摄影机,只是如实记录而已。

关键观点3: 超越身体的障碍,觅寻清净的心。

身体是心的构建,虚妄相想。通透的心不受身体影响。需要觅寻不被任何见闻觉知影响的心,用它的态度或方式去生活修行。


正文

作者:一念行者


提问:我平时静心观察的时候习惯都是盘腿坐着,现在呢,因为坐的时候过长,我就坐两小时再走一小时这样交替。我坐得轻安的时候,念头就基本上没啥了。时常会感觉我的头部以下都感知不到了,但是头部特别是太阳穴位置还是会堵和胀(但是比以前还是好些),导致我还是会感觉到有个头在这里,我记得你之前文章说,心要跨越的第一个障碍就是身体。我是不是需要再加强对头部的观,才能跨越这个障碍?还是说问题出在了我的认知上?

第二个问题是,我有几次碰到一个情况,就是呼吸好像快没了,就是感觉很憋,呼吸越来越少,我本能就有些恐惧产生,然后杂念会跑出来,虽然会提醒自己安住在觉性里,但是还是会退回到一个正常呼吸的状态里。这个情况我不太会处理。

来自一念行者的回应:

1
我们在打坐中,

有时会感觉到身体完全没了,或大部分身体不存在了,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为打破头脑固有知见的,并非为它创造新的执取对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头脑的提示是:

身体一直有,是一种感知,

身体忽然无,是另一种感知,

两者仅仅都是感知。

并非身体有是真相,也并非身体无是真相,

二者俱真,俱不真。

清醒的心不落脚于此处,

它落脚的地方,不是身体的有无,而是反映那个有无的它自己。


身体一直有,是一种感知,众生的普遍感知状态,

身体一直无,十地大菩萨感知的状态,

但这两种状态,就像一条河的此岸和彼岸,平等无差,

我们真正要谋求或处于的位置,是超拔这两种感知的——

虚空之临在,如虚空般的存在状态,

这是心的感知本体和本体感知,

这个位置是佛位。


在佛位,身体有和身体无是一样的,

都只不过是它觉知的对象。

所以,对于一位佛,

身体有就觉知身体有,身体无就觉知身体无,身体部分有就觉知身体部分有,身体部分无就觉知身体部分无,

前尘是什么它就觉知什么,前尘有什么它就觉知什么,

它丝毫不受出现于它面前的前尘打扰,

就像镜子里出现什么,镜子就觉知什么,

镜子丝毫不受镜像的任何打扰。

2
认为身体有,并且是实在的,且就是那个样子,

这是身体对没有智慧的心的障碍。

有一日心瞥见身体无,或了解并无实在的身体,身体只是心的一种构建,心的一种虚妄相想,

如此认知便超越了身体的障碍。

但如果执着身体无,或执着并无身体,又陷入了另一种迷惑,

事实上,执着身体无的背后,还是执着身体有,假如没有身体有的概念,也就没有身体无的观念。

通透的心,身体的有无,来去,这样或那样,都不能影响到它。


觅寻你那颗不被任何见闻觉知影响的心。

3
用同样同等的心观呼吸。


呼吸粗就观察呼吸粗,

呼吸细就观察呼吸细,

呼吸多就观察呼吸多,

呼吸少就观察呼吸少。


呼吸它走它的路,

而觉知心只是伴随。

像摄像机给人拍像,

摄像机不干扰人,

它只是如实记录那个人的动作及行程。

哪怕那个人打了个趔趄摔倒,

它也只是如实记录。


觉知观照修行的心就像摄影机,

它只是如实记录而已。

用这样的心生活,去分别,免诸苦,清净无忧。


去觅寻我们里面摄影机般的心,

用它的态度或方式去生活,去修行,

这样就接近诸佛的用心方式了。

祝福你,真修者,实修者。
一念行者2025.4.4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