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探讨了人们经常陷入的心理困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塑造一个新的自我。文章介绍了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观点,以及如何通过接纳自我、现实和改变来走出心理困境。最后推荐了壹心理的新书《我对自己有办法:如何走出日常生活中的50个心理困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主要讲述了心理困境的普遍性和影响
许多人会陷入自我怀疑、自我攻击和自我贬低的循环,感到生活无意义,无法摆脱现状。这种心理困境已经成为一种公共的“心理困境”。
关键观点2: 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被用来解释心理困境的成因
阿德勒认为,追求卓越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但自卑情结会阻碍人的成长。当自卑感过于强烈时,人们就会陷入自我厌恶,无法接受自己的不足,从而无法付诸行动改变现状。
关键观点3: 文章通过案例分析了心理困境的实例
通过小慧的故事,文章展示了人们在面对心理困境时的挣扎和无助。小慧想转行做心理咨询师,但遇到了很多困难,无法坚持。文章分析了背后的原因,包括自卑情结和自我厌恶的影响。
关键观点4: 提出了克服心理困境的方法和建议
文章提出了如何通过接纳自我、现实和改变来走出心理困境。首先,要停止自我批评,接纳真实的自我;其次,要接纳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世界和改变存在的客观规律;最后,在接纳自我和现实的基础上,长出新的自我,找到出路。
关键观点5: 推荐了壹心理的新书《我对自己有办法:如何走出日常生活中的50个心理困境》
这本书从专业角度分析了常见心理困境的成因,给出了实用心理学建议。书中还包含了许多温暖有趣的短文和心理漫画,可以帮助读者挣脱生活中的枷锁,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办法”。
正文
最近几年,经常看到有人用“卡住了”形容自己的人生状态:不满足于现状,却又害怕改变,内心充满进退两难的“拧巴感”;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快乐不起来,感觉人生充满了“无意义感”;陷入了人生的低谷期,想努力自救,却找不到合适的办法,反而越来越迷茫……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发现,这几乎成为了一种公共的“心理困境”:但请你相信,只要你不放弃,即使再渺小的个体,也能找到办法“对付”这个喜怒无常的世界。当你开始用正确的方式爱自己,做自己的内在小孩的父母,重新养育自己一遍。你会感受到喷涌而出的生命力,至于那些焦虑与不安,自然烟消云散。如何解决自己当下的心理困境,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活得更热烈而自由?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认为:追求卓越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对现状不满时,每个人都会本能地想去克服障碍,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但有些情况下,我们虽然有变好的意愿,却很难在现实层面做出改变。大学毕业后,她考上了家乡的事业编制,虽然工作稳定,但她并不喜欢。再加上不懂处理办公室的人际关系,导致她每天都很痛苦,很抗拒上班。后来,她偶然接触到了心理学,对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很感兴趣,于是产生了转行的念头。在咨询了一圈专业人士后,小慧打算先在业余时间自学,再决定要不要辞职。原因是在很多事情上,小慧都会半途而废,坚持不了几天。她买了很多书,却每本都是草草翻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报了很多课,却每个课程都是听了一两节后,就搁置了;明明制定好了学习计划,但下班回家后,却宁愿熬夜玩手机也不学习……
她既无法推进做心理咨询师的尝试,也适应不了本来的工作,每天都活得很焦虑内耗。生活中有很多人和小慧一样,卡在一个讨厌的工作岗位上、一段错误的关系中或某个人生阶段。很想变好,甚至知道怎么做是好的,但就是无法付诸行动。这背后的原因一定是多方面的,每个人都能为自己分析出足够多的理由。但有一种很容易被忽视的深层心理动力,就是阿德勒提出的“自卑情结”。在阿德勒看来,个体追求卓越的心理动力源于克服自卑感。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感到自身不足时,就会产生弥补的动机,从而用行动改变现状,变得越来越好。但当自卑感过于强烈时,反而会阻碍人的成长,这时“自卑情结”就产生了。《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将“自卑情结”定义为——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可以理解为:一个人认定自己具备某种不足,并习惯将失败归因于此。它的本质是一种自我厌恶,即潜意识里你并不相信自己会变好,或是觉得自己配不上更好的。在实际行动中,就会下意识地寻找线索证实这种自我厌恶,常常表现为:对自己非常苛刻,或是对负面反馈特别敏感,甚至会把没有反馈视作对自己的否定。比如,小慧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很多专业知识都晦涩难懂,经常看得一头雾水。所以不仅计划经常被打乱,还常常不确定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这其实很正常,成年人的生活充满不确定性,而且任何人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时都难免走弯路。小慧却因此得出“我能力不足”“我果然不适合做心理咨询师”的片面化结论,自然也就很难坚持学下去。也就是说,自我厌恶让一个人只能接受 100% 的改变,完全无法忍受过渡阶段。TA们期待能够通过某个明确的动作直接抵达理想状态,这显然不现实。在转变的过程中,只要出现偏差,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怀疑,认为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当追求卓越的本能和无力感同时出现时,人就会产生一种“被卡住”的感觉。最近爆火的电影《好东西》中,小女孩王茉莉没有特长,在学校的乐队里只能做观众。她说自己喜欢做观众,妈妈王铁梅看出了她的失落,想给她报班学打鼓。一开始王茉莉不想学,王铁梅没有逼她,而是劝她试试看,如果不喜欢就不学了。有一次,王茉莉上台打鼓前感到很紧张,躲进柜子不愿出来,妈妈告诉她“不上台也没关系”。最后王茉莉鼓起勇气上了台,却发现自己“还是不喜欢打鼓”,于是选择了放弃,妈妈也没有反对和打压她。整个过程中,王铁梅充分尊重了女儿的“自我”,也带给了女儿最宝贵的人生体验:如果一个孩子的真实自我被父母接纳,就会形成科胡特所说的“内聚性自我”。这是一种对自我的笃定和信任,是一个人产生内在动机,发掘自主性的起点。拥有“内聚性自我”的人,能够主动地探索自己想做的事。“但我还小,我还有很长时间去发现自己的爱好,不用现在就定下来最喜欢的事。”与之相反,大部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和自我有关的教育都是“不诚实”的。不能学自己喜欢的专业或兴趣班,要上“有用的”或“体面的”;不能半途而废,学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还要达成父母眼中的成绩标准。TA 们的自我不是真实的,而是被父母灌输和塑造的。所以很多人长大后,根本不知道“我喜欢什么,我想要什么”,很容易产生无意义感,即我们常说的“空心病”。还有一部分人像前文的小慧一样,虽然察觉到不对劲,凭直觉想要长出“新的自我”,却很难做到。一个从没体验过“自己说了算”的人,内心是虚弱的、不够稳固的,自然很难完全信任自己。TA们在行动前,会倾向于先在头脑中不断演练可能产生的结果。可由于习惯性的“自我批判”,以及经验上的空白,这种评估往往会得出“我不行”的结论,从而抑制行动力。同时,过去的经验是有惯性的,它即便是错误的,却能带来安全感。所以遇到挫败时,小慧不会像王茉莉一样寻找新的方向,反而会退行回过去熟悉的模式中。这些负面反馈进一步加剧了对自己的不信任,更加厌恶自己。久而久之,过度的自我厌恶,会让人全盘否定当下的自我,从而产生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我想“变好”,就必须完全成为“另一个自我”,一个理想中的自我。此时,个体想寻找的是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而这几乎不可能,所以难免会产生无力感。阿德勒提出了“目的论”和“创造性自我”的概念,他认为:人格中存在一种自由成分,能让一个人有目的地生活,并创造性地重塑自己的生活风格。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时候,改变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但你必须主动做出选择。那我们要如何克服自我厌恶,将其转化为“自爱”,逃离“被卡住”的人生状态呢?“一个有趣的悖论是,当我接受自己原本的样子时,我就能够做出改变了。”因此,改变的第一步就是停止自我批评,看见并接纳真实的自我。分别以“我是……”和“我有……”开头,写下10个句子。接着,通过和自己辩论的方式,逐一判断“我是……”的句子是否正确,并定期更新这个清单。一段时间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当初想得太绝对了,现在的自己处理工作已经很顺手了。而“我有……”的清单则会让你发现:你所拥有的内在资源比想象中要多。比如你可以写下“我有这方面的经验,而且我学习能力很强,我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其次,学会接纳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世界、接受“改变存在客观规律”的现实。心理咨询师陈海贤说过:“转变是由很长的波澜不惊和很短的惊涛骇浪组成的,这个惊涛骇浪是需要很久的矛盾和纠结来酝酿。”意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坦然地面对过程中的挫败,不至于被它打倒。最后,在接纳了自我和现实的基础上,长出新的自我,以更具适应性的方式找到出路。壹心理推出的新书《我对自己有办法:如何走出日常生活中的50个心理困境》中,给出了日常可操作的实用方法。将被搁置的计划拿出来,不再去花过多的时间关注效率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你要接纳自己,允许一切发生,跟自己的不完美和解。不管怎样,都要先做出一点点行动,即使这个行动本身看起来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当你迈出了第一步,就进入了一个“行动-反馈-改进”的正向循环,改变就此发生。接纳自我,相信并尊重我有自己的成长曲线,不必立刻到达顶点;接纳现实,生命中没有那么多斩钉截铁的改变,但我依然可以在能力范围内做出足够多的尝试。这本书想告诉在这个时代下,每一个感觉自己的内心被困住、人生被卡住的人:这个信念可以带给一个人强大的力量,让人不至于陷入无力,而是能够主动做出选择,承担生活的责任。在这个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人生旅途中,这本书就是你的“自爱行动指南”。书里从专业角度分析了我们常见心理困境的成因,给出适合大部分人的实用心理学建议,陪伴大家一起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人生办法”。书中温暖有趣的短文,轻松软萌的心理漫画,温柔而有力量的自我疗愈方法……都像是一把心灵钥匙,帮你挣脱生活中的枷锁,带你逃离那些黑暗的日子。作者:麦子
编辑:一颗多肉、笛子
图源:unsplash
参考文献:
1.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 被讨厌的勇气: “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M]. 渠海霞,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2.陈海贤.重新找回自己[M]. 湖南文艺出版社,2024.12.5.3.《我,不完美,但理直气壮》, 看理想, 2022.每一个人都有专属自己的独特经历和议题。愿你也能从自己身上,找到专属自己的人生办法。
选择向阳而生,从这本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