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海关总署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通报了2024年检出的100个进口“洋品牌”消费品质量安全不合格典型案例,涉及多个知名品牌。不合格情况包括多个方面,如进口小家电、玩具、服装、家具和牙刷等的质量问题。海关依据相关法规进行处理,并强调消费品质量安全关乎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呼吁关注福州日报微信获取更多信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进口消费品质量安全不合格典型案例被通报
涉及索尼、LV、Jellycat等知名品牌,共计100个案例。
关键观点2: 不合格情况涉及多个方面
包括进口小家电电池容量测试、电器辐射发射项目不合格;进口玩具机械和物理性能、小零件项目不合格;进口服装甲醛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超标;进口家具甲醛释放量超标;进口牙刷磨毛不合格等。
关键观点3: 海关依据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海关作为进口消费品质量安全的“把关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相应处理。
关键观点4: 海关重视消费品质量安全
强调消费品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呼吁关注福州日报微信获取更多信息。
正文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海关总署对2024年检出的进口“洋品牌”消费品质量安全不合格100个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涉及索尼、LV、Jellycat等知名品牌。
不合格情况包括进口小家电电池容量测试、电器辐射发射项目不合格;进口玩具机械和物理性能、小零件项目不合格;进口服装甲醛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超标;进口家具甲醛释放量超标;进口牙刷磨毛不合格等。对上述质量安全不合格的进口消费品,海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相应处理。消费品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进口消费品质量安全的“把关人”,海关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放在首位,认真践行“守国门、促发展”职责使命,严把进口消费品质量安全关,努力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