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心!这种最会伪装的有毒“食物”!近期有人被它“放倒”……

广东疾控  · 养生  · 6 天前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钩吻(断肠草)的毒性及其与常见药材的鉴别指南,以避免误食导致的中毒事件。近5年在广东发生了多起钩吻中毒事件,误将钩吻认作五指毛桃是主要原因之一。文章详细描述了钩吻与五指毛桃、金银花、海风藤等的区别特征,并提供了避免误食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钩吻的毒性及中毒事件

钩吻被成为“断肠草”,含有剧毒的钩吻碱,误食后可能导致头晕呕吐、呼吸衰竭等症状。近5年在广东发生了多起中毒事件,8人丧命。

关键观点2: 钩吻与其他药材的鉴别

文章提供了详细的鉴别指南,包括根、花、藤茎等方面的特征,以帮助区分钩吻和其他药材如五指毛桃、金银花、海风藤等。

关键观点3: 避免误食的建议

提出不采、不买、不吃来源不明的野生植物,购买正规药材,误食后立即就医并保留剩余样品等建议,以提高公众对误食钩吻等野生植物的风险意识。


正文

ff37bf8b0487c6711091a8fe170e89b5_640_wx_fmt=gif&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gif



“阿妈,煲咩汤啊?”

“五指毛桃炖鸡汤啊,清热解毒嘎!”



图片

图源:见水印



半小时后

……


“喂,120吗?

中午饮佐我阿妈煲噶汤

而家全家人头晕眼花啊”


a8574920928c4565fb3822d152032a4a_b5f8bf7934c1449aad56019eea1703eb.gif



这不是段子


而是真实发生的钩吻中毒事件



据统计,近5年广东发生了11起钩吻中毒事件,8人因此丧命。其中大部分都是误将钩吻认作五指毛桃导致的。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

这个潜伏在汤里的“隐形杀手”



01

钩吻到底有多毒?


钩吻之所以被称为“断肠草”

是因为它含有剧毒的钩吻碱


图片


这种毒素的可怕之处在于

👇



全 株 有 毒

从钩吻的根到花,没有一处是安全的



毒 性 强

误食后轻则头晕呕吐,重则呼吸衰竭



发 病 急

最快30分钟内就出现症状



伪 装 性 强

钩吻与许多常见药材特别相似

除了五指毛桃,容易混淆的还有

金银花、海风藤、白狗肠等




02

最强鉴别指南



表情包加工 晓婷6 (5).png

特征

钩吻根(根)

五指毛桃根(根)

颜色

棕黄色

红棕色

气味

无香味

特殊香味

断面

放射性纹理

髓部呈褐色或中空

呈圆柱形,有分枝

表皮

有明显纵纹

表皮难剥离完整

表皮易剥完整



表情包加工 晓婷6 (4).png

特征

钩吻花(花)

金银花(花)

花序

聚伞花序

一蒂双花

叶子

光滑无毛

有细毛

颜色

只有淡黄

黄白双色



表情包加工 晓婷6.png

特征

钩吻藤(藤茎

海风藤(藤茎)

栓皮

软木栓皮

较硬

裂成不规则纵沟

海绵状栓皮

柔软有弹性

具纵裂沟和横裂纹

断面

皮薄

易与栓皮一起剥离

木部黄白

皮厚

与栓皮一起不易剥离

本部浅棕色

气味

微苦

无味



表情包加工 晓婷6 (1).png

特征

钩吻茎(茎)

鸡血藤茎(茎)

切面

无分泌物;纵纹深

有红棕色树脂分泌物

环纹

同心圆环



表情包加工 晓婷6 (2).png

特征

钩吻根(根)

牛大力根(根)

表面

棕黄色

纵沟纹

黄色或淡黄色

环状横纹

质地

硬脆

坚硬,难折断

香味

无特殊香味

微甜




03

避免误食,这样做


不采、不买、不吃

来源不明的野生植物

尤其是用来煲汤、泡酒的根茎类


图片


购买正规药材

避免在路边摊购买所谓的“野生药材”



误食后立即就医,保留剩余样品

千万不要尝试民间偏方

延误治疗时机





夏季是误食中毒的高发期


尤其是喜欢煲汤、泡酒的朋友

一定要提高警惕

别让“养生”变“伤身”




参考文献 

[1] 郭栓柱,陈锦,庄烁峰,等.急性钩吻中毒致视神经损伤1例[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24,37(06):576-577.DOI:10.13631/j.cnki.zggyyx.2024.06.007.

[2] 张雪宝 ,阮峰,焦亮,等.一起钩吻碱甲引起的食物中毒暴发调查[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9,30(10):794-796.DOI:10.13515/j.cnki.hnjpm.1006-8414.2019.010.022.

[3] 温海珍,朱海城,高淑苹,等.一起民工饮用自泡药酒引起钩吻碱中毒事件的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18,30(06):484-486.DOI:10.19428/j.cnki.sjpm.2018.18718.

[4] 陈建东,洪佳冬,梁东兴,等.一起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原因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8,44(02):163-165.DOI:10.13217/j.scjpm.2018.0163.

[5] 周海青,叶艺娟,陈俏嫦,等.一起因蜂蜜引起的钩吻碱中毒事件GC-MS快速检测和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4,36(10):1124-1129.DOI:10.13590/j.cjfh.2024.10.004.

[6] 张昊培,陈学国,姜利民,等.钩吻毒性与成分检验研究进展[J].福建分析测试,2020,29(06):16-20.

[7] 钟延旭,谢艺红,蒋玉艳,等.2015—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钩吻碱中毒事件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9,31(01):81-83.DOI:10.13590/j.cjfh.2019.01.017.

[8] 罗婧.这些“补药”有毒,别煲汤泡酒![N].广西日报,2025-01-09(010).DOI:10.28292/n.cnki.ngxrb.2025.000721.

[9] 任建萍.金银花与钩吻的鉴别与使用[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04):68.

[10] 周丽娜,陈少锋.海风藤及其易混品断肠草的鉴别[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03):57.

[11] 戴蒙,潘超美,彭泽通,等.牛大力两种根的生药学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21,32(01):100-102.


/ 健康科普 /

撰文:黄伊婷(南方医科大学)、卢玲玲

制作:江晓婷

专业审核:闻剑、黄琼

初审:龙遗芳

审核:邱泉




图片

往期精选



01

很多人都爱吃的这种食物,正在悄悄“毁掉”你……


02

看电子屏幕 VS 看纸质书,哪个更伤眼?其实,真正伤眼的是……




图片

图片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