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道作者 | 直八
近日,成都杀出一个超级隐形冠军:国星宇航,向香港交易所发起IPO冲刺。
通俗地说,这家公司是搞卫星的,核心产品包括:AI应用卫星、AI智算卫星等。截至目前,国星宇航已发射9颗AI卫星,市场份额为1.9%,在从事卫星相关业务的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中排名第八,在国内管理完整卫星产业价值链的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中排名第二。 - 01-
国星宇航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商业卫星研发商,核心技术包括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创始人、董事长陆川是一位80后,拥有近20年的人工智能、航天及通信工程研究经验。陆川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均在该校就读,并在多个职位任职。
2018年,国星宇航分别发射了旗下首颗AI应用卫星。2022年,它推出“灵境引擎”,提升遥感数据三维建模能力。2024年,它完成全球首次在轨AI大模型验证,并启动“星算计划”,计划构建2,800颗AI智算卫星组成的天基算力网 。1、AI应用卫星——搭载AI算法,可在轨进行遥感数据分析、智能目标识别等任务,提高数据处理效率。2、AI智算卫星——提供太空计算能力,为政府、企业及科研机构提供高算力支持,实现数据实时处理。3、星基解决方案——基于“灵境引擎”技术,将2D卫星遥感数据转化为高精度3D数字模型,用于城市治理、数字孪生、农业监测、国土规划等场景。其中,星基解决方案是公司收入占比最高的业务,2023年此类营收达4.6亿元,占总收入90.7%。国星宇航的主要客户包括航天机构、电子产品制造商、软件开发商以及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制作企业等。通过提供高精度卫星数据和AI驱动的解决方案,国星宇航帮助客户解决数据获取、分析及应用中的痛点。据报告显示,2023年,公司五大客户贡献收入2.84亿元,占总收入的56.1%,其中最大客户贡献1.09亿元,占比21.5%。 - 02-
国星宇航所在的赛道是:商业航天,近年来发展迅速。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商业航天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商业航天也在其中。该行业竞争激烈,参与者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国际企业。在市场份额表现上,按2023年收入计算,国星宇航在中国从事卫星相关业务的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中排名第八,市场份额为1.9%;在中国管理完整卫星产业价值链的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中排名第二。国星宇航的国内竞争者主要包括:上海华测导航、长光卫星、银河航天、天仪研究院等。根据招股书,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公司是华测导航。它成立于 2003 年,总部位于上海,深耕卫星导航定位领域,专注于高精度导航定位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应用,产品广泛应用于交通、测绘、农业等多个行业。国内排名第二的是可能是中科星图。它于2006 年成立,总部在北京,长期专注数字地球行业,持续研发数字地球相关产品和核心技术,提供软件销售及数据服务、技术开发与服务等,为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地理信息解决方案。国星宇航的国际竞争者包括:SpaceX(Starlink)、Planet Labs、OneWeb等 。与这些竞品相比,国星宇航的核心差异化之一是:拥有全球首创AI智算卫星,通过灵境引擎提供遥感数据3D化能力,高度集成卫星数据与AI计算。2022年至2024年期间,国星宇航的收入分别为1.77亿元、5.08亿元和2.37亿元人民币。然而,公司在此期间仍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因素包括:研发投入大、市场推广成本高以及业务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从市场规模看,商业航天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市场规模有望在2028年达到约6000亿元人民币。国星宇航凭借AI智算卫星和“星算计划”,在商业航天赛道占据先发优势。尽管短期亏损,但其技术创新与市场前景,仍有可能成为AI卫星超级独角兽。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图片为AI生成。
铅笔道近期推出了一款爆炸产品——媒体VIP会员,核心亮点是:以一顿午餐的价钱,聘铅笔道为你的年度媒体顾问,1年6次专属顾问时间,做你媒体圈的贴身朋友。详情可以查看链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