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毒蔬菜”被揪出,3种蔬菜要少吃,含甲醛还致癌?告诉你真相

华医网  · 健康  · 昨天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蔬菜是否含有甲醛的传言和真相,以及四种蔬菜在烹饪前需要焯水的原因。文章指出,蔬菜内的甲醛来源于新陈代谢和不良商家的添加,但内源性甲醛含量极少且不会在食用前造成威胁。同时,购买蔬菜时需要注意闻气味、看颜色和摸纹路来辨别是否有外源性甲醛。在烹饪时,需要注意草酸高、含硝酸盐、黄花菜和豆角等蔬菜需要先焯水后食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蔬菜中的甲醛来源

蔬菜中的甲醛来源于新陈代谢和不良商家的添加,内源性甲醛含量微少且不会在食用前造成威胁。

关键观点2: 四种可能被误解的蔬菜

娃娃菜、蒜薹、白豆腐在传言中被认为可能含有甲醛,但实际上这些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蔬菜的保鲜和颜色与多种因素有关,不应根据颜色盲目判断。

关键观点3: 需要焯水的蔬菜

草酸高、含硝酸盐、黄花菜和豆角等蔬菜在烹饪前需要焯水,以去除有害物质或确保食用安全。

关键观点4: 如何辨别蔬菜是否安全

购买蔬菜时可以通过闻气味、看颜色和摸纹路来辨别蔬菜是否安全,避免购买到可能含有外源性甲醛的蔬菜。


正文

导 

蔬菜里真的有甲醛吗?理性看待!

张阿姨一大早就提着菜篮子,跑到菜市场打算买些新鲜的蔬菜,她正打算买一捆娃娃菜,晚上给孙子做个上汤娃娃菜。


突然,她听到旁边两个大妈在窃窃私语:


“现在有些蔬菜可不敢买啊,听说都含甲醛,吃了会得癌症的!”


甲醛?那不是新装修的房子里才有的东西吗?蔬菜里怎么会有?”


“谁知道呢,现在的东西都不靠谱,就像这些用胶带捆绑的蔬菜,看着挺整齐的,但说不定就有毒呢。”


那么,这些传闻到底是真是假?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揭开真相,带您了解这些所谓“有毒蔬菜”的背后事实。


菜场常见的4种食物,

可能“甲醛”超标?

近年来网上关于甲醛蔬菜的传言越来越多,不少经常吃的菜被扣上了“甲醛”的帽子。传言称经常吃甲醛蔬菜会伤肝肾,还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这让大家都很害怕,这几种网传的“甲醛蔬菜”,还能不能吃?

1、娃娃菜

传言称,商家为了给娃娃菜保鲜会用甲醛浸泡,经常吃会增加白血病的发生风险。


实际上,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内添加甲醛,如若添加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且甲醛的成本很高,味道很刺鼻,添加后一下子就会被发现,显然不会有商家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2、蒜薹

网上有个流传甚广的视频,内容是工作人员将蒜薹末梢放到乳白色的液体内浸泡,据说这个液体就是甲醛,目的是为了保鲜。


其实这个乳白色的液体并不是甲醛,而是一种复合保鲜剂,主要成分为咪鲜胺,是在蒜薹上允许使用的一种保鲜剂,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不会影响健康。


咪鲜胺在常温条件下10天基本就能降解完,且在清洗、烹饪下,基本都会代谢掉,可以放心食用。

3、白豆腐

有说法称,商家为了让豆腐的颜色变白,会违规添加甲醛。这个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豆腐的颜色与豆子以及凝固剂的种类相关,可能是这批豆子的颜色比较白。


不能盲目根据豆腐的颜色来判断是否添加甲醛,这是不科学的。


蔬菜里真的有甲醛吗?理性看待!

蔬菜内有甲醛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食物内的甲醛主要来源于2个方面:

一是新陈代谢过程的产物,如蔬果、肉类、海鲜等食物内都有不同浓度的甲醛存在;


二是一些不法商家为了延长食物的储存时间违规添加。

食物自己产生的内源性甲醛含量十分微少,且在食用前清洗、烹饪中会被大量清除,不会对健康产生威胁。至于外源性甲醛,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甲醛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不论以任何形式在食物内添加甲醛均属于违法行为,日常在正规场合购买食物一般不用担心。


实际上,市面上出现甲醛蔬菜的概率很低,因为甲醛很容易挥发,且成本很高、味道刺鼻,很少有商家会铤而走险。


如果实在担心的话,购买食物的时候可以做好这几件事。

一是闻食物上有没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如果有的话不要购买;


二是看蔬菜的颜色是否正常,如若颜色异常艳丽、形状异常的话,也不建议购买;


三是摸蔬菜表面的纹路是否正常,如果没有任何纹路很光滑,不要购买。


这4种蔬菜不焯水=吃“毒物”!

在烹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几种蔬菜,要先焯水后食用!

1、草酸高的蔬菜

常见的有菠菜、马齿苋等蔬菜,菠菜在焯水4分钟后可去除近60%的草酸。马齿苋相对会特殊一些,即便在焯水后内里的草酸含量也比普通蔬菜要高,食用要注意控制量。

2、含硝酸盐的蔬菜

如小青菜、茼蒿、芹菜、苋菜、空心菜等,很容易积累硝酸盐,在烹饪前最好先焯水,焯水可去除大部分的硝酸盐。

3、黄花菜

新鲜黄花菜内有有毒成分秋水仙碱,在食用前一定要先焯水,焯完水后再放入凉水内浸泡一段时间,可很大程度去除毒素。

4、豆角、四季豆

豆角没煮熟的情况下食用,内里的皂苷会破坏红细胞,导致食物中毒。皂苷成分非常怕热,建议在烹饪前先焯水,可以避免没煮熟的问题。


来 源 / 新华网、科学辟谣、家庭医生

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

星标🌟“华医网”

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

2025年卫生资格考试已进入备考季!华医题库更新速度快、视频 / 刷题 / 模拟试卷等功能全、每日可免费刷题练习,点击卡片,开启复习之旅~

(其它学习途径:打开掌上华医→点击“医护助考”)

*此处为课程推广广告


点击上方卡片了解详情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